被遗忘的女星周苏菲,当年延安十朵金花之一,如今102岁近况如何?
无意间,看到了电视剧《历史永远铭记》,竟然入了迷。最打动雅清的,不是剧中演员们的表演,而是马海德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马海德与女星周苏菲之间真挚感人的爱情。
在这之前,我想很多朋友,包括很多喜欢看电影的朋友,可能对苏菲这位女明星,都了解甚少。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媒体对她在电影创作方面的艺术成就,宣传得太少。通常都把重点放到了她和马海德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上了。
其实苏菲这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在很多电影中的表现也很出色。
所以今天我想专门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昔日的美女明星。如今她已经102岁了,是比秦怡更加长寿的女星。那么她的近况如何呢?
一、富家小姐踏上革命之路1920年5月19日,周苏菲出生于浙江省舟山一个殷实之家,她的原名叫周素珍。她的爷爷周祥茂创办了一家船厂,父亲周吉枚曾留洋日本,后来也从事修造船业。周苏菲6岁就开始上学,就读于沈家门培英小学,13岁毕业后进入定海女中。她从小就长得漂亮,而且性格活泼,爱唱爱跳,是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的女孩子。
可是旧时的女子,很早就会被家里订婚。周苏菲也是一样。在她15岁那年,她的家里就为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对方也是一位大少爷,相当于门当户对。然而已经接受过进步思想的周苏菲,却并不想过早嫁人,而是立志做一名独立女性。于是为了躲避这门包办婚姻,她决定离家出走,前往上海寻求革命之路。
周苏菲来到上海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到了话剧艺术供应社,开启了演员之路。她在舞台上积累了大量演出经验,逐步成为了一名演技过硬的好演员。再加上她天生丽质,气质出众,所以很多电影导演也向她发出邀约。1935年,导演王滨就安排她在田方、陈天国等担任主演的电影《海葬》中出演了一位渔家女。她一出现在银幕上,那清纯动人的形象,便立刻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周苏菲因此走红。
1937年,抗战爆发,周苏菲随话剧艺术供应社的演员撤离上海。他们经香港转到昆明,后来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她来到了延安。
她首先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文学和戏剧。那年她刚满19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再加上她长得如花似玉,所以迅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当时有人评出了延安十朵金花(十大美女),周苏菲是其中非常耀眼的一位。
在延安鲁艺,周苏菲曾参加过话剧《带枪的人》的演出,很受战士们的欢迎。那时的文工团员,除了演出之外,还经常会参加战斗。某一次,他们在演出途中,就遇到了扫荡的日军,周苏菲和战友们毫无畏惧,跳进废弃的壕沟就与日军展开了激战。
在演出和战斗中,周苏菲迅速地成长起来,并于194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而在延安,周苏菲最大的收获,还是遇见了自己的一生挚爱——马海德。
二、与马海德忠贞不渝的爱情马海德,第一个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2019年9月25日,他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1933年,23岁的马海德从日内瓦大学临床诊断专业毕业后,为了考察当时在东方流行的热带病,于是他和两位同学一起,来到了中国上海。他于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的一个来自黎巴嫩的阿拉伯移民家庭。原名叫沙菲克·乔治·海德姆。来到中国后,他爱上了这里。并且在宋庆龄的影响下,他开始投身于革命活动。1936年春天,他受邀来到中国工农红军的临时驻地保安,后来随红军第一方面军南下甘肃迎接在长征途中的第二、四方面军。1937年,随红军队伍回到陕北延安。
在这里,马海德感受到了边区军民的真诚和热情,他很快就融入到了当地生活,甚至学会了陕北方言,并且给自己取了一个具有特写的中国名字马海德。
那时,许多当地的战士和老百姓,都经常会看到一个“洋人”的身影,他背着医药箱,骑着骏马,穿梭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上。
他除了长了一副“洋面孔”之外,无论是衣着还是生活习惯,都与普通战士,没有任何区别。
马海德医术很精湛,而且性格很随和,所以很多人很喜欢找他看病。这不,刚到延安不久的周苏菲也慕名而来了。
其实,周苏菲刚到延安不久,就已经听说过了马海德的名字。而且在鲁艺的校门口,她还见过马海德一面,初次见面的印象很深刻。这之后不久,周苏菲因为患上重感冒,所以找到马海德治病。马海德看得特别仔细。可是在药开好之后,他的目光依然停留在周苏菲的脸庞上,久久不肯移开。原来,他已经深深地被这个东方姑娘的美,给吸引住了。
这之后,马海德就不断找机会接近周苏菲。1940年的除夕夜,鲁艺大礼堂举办迎春舞会,马海德应邀参加。在舞会现场再次见到了周苏菲,他喜不自禁,大胆邀请周苏菲跳舞。在共舞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彼此非常谈得来。这让马海德更加激动,当即就向周苏菲进行了求婚。
这个异国男子的大胆举动着实吓了周苏菲一跳。然而相处久了之后,周苏菲却发现了马海德身上非常温柔和深情的一面。经过慎重的考虑,她答应了马海德的求婚。并于1940年底,他们在延安举办了简朴的婚礼。
后来,马海德不止一次地说,他从第一次见到周苏菲起,就再也忘不掉她。我想,这就是一见钟情了吧?
两人结婚后,情深意浓。期间他们也遭遇了许多挫折,但他们始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上个世纪60年代,马海德被按上了“特嫌”的帽子,遭到了不公正对待,周苏菲也受到冲击。可她却坚信丈夫没有问题,并坚持和丈夫同甘苦共患难。
更令人感动的是,周苏菲自始至终都非常支持丈夫的事业,甚至放弃了个人在演艺方面的发展。马海德在中国从事的事业特别有意义,他1950年被任命为卫生部顾问,并协助组建了皮肤病研究所,尤其在麻风病防治与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8年10月3日马海德在北京病逝后,周苏菲毅然将丈夫未完成的事业给承担了起来。她把自己的养老金拿出来,于1989年成立了奖励麻风病防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工作者的基金会——马海德基金会。她说“我必须把这个担子挑起了,因为这是他生命的延续”。
这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她其实也曾经是位影星,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生动感人的形象了。
三、被遗忘的演员新中国成立后,周苏菲随丈夫一同来到了北京,成为了新成立的北影厂的演员。1950年,她在吴永刚执导的电影《辽远的乡村》中出演了女主角张娟。她在影片中与已经成为电影明星的张平扮演一对夫妻。周苏菲在影片中的表演,颇具个人特色,朴实、自然,非常生活化。将张娟这个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性格饱满。
紧接着,我又在《中华女儿》这部影片中,看到了她所扮演的女战士小王。戏份不多,可是人物却活灵活现,体现了一个演员的可塑性。
我觉得周苏菲是个好演员。如果她一直都在演艺方面发展的话,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以她的美貌,和她的表演经验,成为被更多观众所熟知的影星,也并非难事。然而为了支持丈夫马海德的事业,她宁愿退居幕后,更多的时候,是以导演的身份出现。
1958年,她参与执导了印质明、苏剑峰共同主演的《春雷》,1959年,她参与执导了由于洋、赵子岳、葛存壮、黄宗江等联合主演的《矿灯》。1982年,她和朱今明、邢榕共同执导了神话故事片《孔雀公主》。这部由李秀明和唐国强主演的电影,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983年,周苏菲独立执导了表现三个同龄中年人的激烈冲突的电影《拓荒者的足迹》,她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出了沉稳庄重的创作风格,体现了改革路上拓荒者的大无畏精神。焦晃在影片中呈现了出色的表演。
周苏菲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性格开朗,同时常年坚持锻炼,我想,这应该是她成为长寿老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周苏菲老人如今102岁,虽然行动有些不便,需要有人搀扶,然而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身板也硬朗。从她的近照来看,她一点也不像个百岁老人,反而像个七十来岁的老者。什么是福气呢?我觉得健康长寿就是最大的福气吧?各位觉得如何呢?
今天我们说到了一个曾经的明星周苏菲,尽管她一路走来,并未在银幕上留下太多的人物形象,然而她的一生,却同样辉煌灿烂,散发着璀璨的光华。这样的老人,是值得我们记住的。在此,让我们祝愿老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本文系DJ雅清团队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电影马海德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