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莲塘鱼乐图》
首先,在纵向梳理上,方骏先生以时间(年代)为序,从青绿山水画的发端、繁荣至式微都做了简明扼要的分析,虽聊聊数语,但字字珠玑,避免了“史实性”的冗长繁复。特别是在“史”的梳理过程中,方骏先生的叙述方式,有两点值得我们肯定:“史”与“论”相结合的研究视角
其一,“史”与“论”相结合的研究视角。这种方法曾为很多从事艺术史研究的美术史家所津津乐道。在横向梳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分析青绿山水衰弱的原因时,作者一语中的地道破玄机——“以重彩见长的青绿山水,常常被标榜淡泊的文人视为艳俗,讥为不雅,他们所津津乐道的是‘水墨为上’、‘墨分五色’”。当然方骏先生并不满足于此——简单的揭示出青绿山水“式微”的原因,而是在此基础上表述自己的观点——“这种以用墨,还是用色来论雅俗,分优劣的观点,是末流文人画家的偏见、俗见”,“文人画大家文徵明就说,青绿与山水‘均各有至理,未可以优劣论也’”。
这种在回顾历史基础上,即时的加入新时代语境中自己论点的方式和方法,不仅没有流入习俗,更使自己的论点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尽信书,不如无书”,基于此理,我们也可以说“尽信史,不如无史”。古人的观点未必是真理,特别是随着“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同一语句在新的时代语境中也定会有不同的解读。回顾青绿山水的发展史,无论是展子虔、李氏父子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还是王希梦富丽典雅的青绿重彩;赵伯驹富贵风雅的汉宫七夕;钱选笔下宁静秀雅的湖光山色……都没有半点俗字,有的尽是古雅与大雅。
“知”与“行”相统一的阐述方式
其二,“知”与“行”相统一的阐述方式。“古人的经验和自己创作实践的体会是,设色必须层层薄染,不可一次涂抹。完稿以后勾线,勾线之后要用淡墨分染,一次不够,还可多次分染,然后再填染底色,要注意底色与要罩染的颜色冷暖相映衬……”。在这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含有“意指”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方骏先生在“知”与“行”两方面的深厚造诣。而这些又与画家在现时生活中的新鲜感受相结合,从而使对传统的继承,又有了现时意义。方骏先生所谈到的这些技术性处理手法,一方面是服务于画面的主题内容和艺术境界的;另一方面更是超越意义上的与心灵向往的皈依。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不具备说服力;没有理论的实践是无知的实践,不具备思想性,方骏先生深谙此理,因此其创作的作品也必然是知与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境界
方骏先生在这方面不愧是一位灵性与天赋兼具之人,方骏先生或用重彩画近水,用淡彩画远山;或用淡彩画近水,用重彩画远山等等,在他的作品中,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在重彩之外的水墨淋漓的酣畅之感。这里面不得不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墨与色、冷与暖、艳与素之间的关系,稍加处理不好,就会成为败笔。
“在一张白宣纸上,仅用墨画,这墨的黑色与宣纸的白色产生最鲜明的对比,一旦画上别的颜色,墨与色就产生了关系,墨与纸的白色的对比度就相对减弱了”,而一旦加上了色彩,就改变了黑白对比,单色层次变化来协调的这种关系,色彩在‘抢戏’,与墨互相抵触,更甚于墨被色吃掉。一般而言,这需要很深的功力和文化造诣,不是一蹴而就,短时间内所能达到的。在这一点上,方骏先生娴熟的笔墨处理技巧和超人的个性见解不得不令时人所叹服。方骏作品,大抵都有类似的内在特色。没有画家精神上的诗意沉潜,是很难营造这类境界的。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