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如果敢上映,我第一个买票支持

时间:2021-05-23 03:30:05阅读:3805
「现实永远比电影更有戏剧性。」这句话再次应验。为何这么说?这要从不久前的一则新闻讲起。新闻的内容,鱼叔等下揭晓。不妨先看看它引发的热议——没错。看完这条新闻的人,几乎达成一个共识:这就是绝佳的「治愈系

「现实永远比电影更有戏剧性。」

这句话再次应验。

为何这么说?

这要从不久前的一则新闻讲起。

新闻的内容,鱼叔等下揭晓。

不妨先看看它引发的热议——

没错。

看完这条新闻的人,几乎达成一个共识:

这就是绝佳的「治愈系」剧本,不仅值得一个热搜,更值得被拍成电影。

甚至很多网友已经化身制片人,纷纷出言献策。

有人提议拍成单元剧,一集一个故事;

有人物色赵本山,张颂文,黄渤出演男主角;

黄渤

还有人表示,如果这部电影能拍出来,绝对第一个买票支持。

所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答案揭晓,它来自题为《一个中年人非要劝年轻人快乐》的特稿。

新闻事件的主人公叫徐世海,今年45岁。

他有一个伟大的身份:劝生者。

2020年5月,徐世海的儿子跳楼自杀,年仅17岁。

他悲痛不已,同时心中有一个巨大的疑问:

生前明明乐观开朗的儿子,怎会突然想不开?

徐世海的儿子致敬抗疫英雄的画作

直到徐世海登上儿子的社交账号,才发现真相。

原来,儿子加入了一个相约自杀的群聊,群里都是充满厌世情绪的青少年。

徐世海在愤怒和震惊过后,渐渐冷静下来。

他没有选择去责怪这些孩子,而是决定长期「潜伏」其中。

为了融入他们的语境,徐世海努力学习各种新潮的网络用语。

努力在群里伪装成一个青少年。

徐世海身后的黑板上是儿子所画的他

徐世海平时就在群里划水聊天,可只要看到「想死」之类的字眼,他便会立马向对方发出好友申请。

然后坦白自己的身份,在线开导这些孩子。

他不在乎一次次反刍痛苦的往事,只希望寻短见的孩子能够看开:

「现在我愿用我的生命换回孩子,可是能吗?他一蹦走了,我们怎么活?心都被掏空了。」

他也拒绝大道理,只用最简朴的话语告诉孩子们,好好活着最重要:

「看过心电图吧,人生就像那条线一样,起起伏伏才是生,一马平川就完了,啥都木扭了。」

在这样的劝说和帮助下,他挽救了数十个有自杀冲动的孩子,30多个「自杀群」先后被处理。

有些被挽救的孩子,也懂得回过头感恩徐世海:

「以后可以把我当半个儿子。」

徐世海承受着丧子之痛,却能将悲伤化作劝人向生的希望。

他将对儿子的这份爱,放在了每一个孩子身上。

用行动告诉他们:

这世上有人在关心着你,要活下去。

这既是挽救他人,也是在救赎自己。

因为这么做的同时,徐世海想的是:

如果当时也有人能拉一把自己的儿子,结果也许就不一样了。

徐世海的事迹,让鱼叔想到了另一位父亲,胡明(化名)。

他也是一名「网络劝生者」,一位失去孩子的父亲。

胡明曾经登上豆瓣9.4分的综艺《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讲述自己的经历。

胡明的儿子,22岁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得知此事,胡明的第一反应和徐世海是一样的:

明明儿子一切正常,怎么会这样?

为了找寻原因,胡明登录了儿子的社交账号。

刚上线,就收到一条消息:「兄弟你没死啊!」

原来,儿子也加入了一个「自杀群」。

得知此事,胡明的心更痛了,但他很快在群里表明身份:

「我是胡小天的父亲,孩子已经电影无双解析走了。」

他认为这些孩子一定陷入了某种困境,不得已才想到自杀:

「不是魔鬼,都是一个个孩子。」

经过长时间的交流,胡明基本摸清了这些孩子的难处:

情感危机,经济问题,心理疾病。

甚至还有一个「富二代」,从家里拿了60万,等这些钱全部花完,就去死。

胡明想到离开的儿子,不想这些孩子的父母承受和自己一样的痛苦。

如果能挽救一条生命,他也能从中获得一些精神慰藉。

所以,他选择拯救这些孩子。

添加好友后,胡明的开场白就是简单的两个字:「在吗?」

从家常里短,日常琐碎慢慢聊起。

有时候直接发一个小红包,拉近彼此距离。

胡明经常和一些孩子聊到凌晨三四点。

他每发出一个「在吗」,都渴望得到回复。

因为那一句句「在吗」,不仅是在问屏幕对面的孩子,更是在问自己的儿子。

这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

通过劝说,胡明先后使二十多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在劝生的同时,他也更加明白了儿子的想法。

他发现,儿子其实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只是一直憋在心里不说。

胡明也自责从未过问儿子的情况,直至积重难返,酿成悲剧。

但。

在胡明的「劝生」过程中,也有过煎熬的时刻。

那就是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

有一些他劝导过的孩子,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去。

包括上文提到的那个「富二代」。

他对胡明说:

「叔叔,你过好你的日子。我有我的世界,你有你的世界。」

越来越多的悲剧,令胡明感到身心俱疲。

几个月后,在亲人的劝说下,他告别了儿子的网络空间。

他也要学着放下,回归生活,继续往前走。

在退出前,他删掉所有的聊天信息,大哭了一场。

这次退出,等于又和儿子道了一次别。

胡明当时内心的想法是,「我只能帮到这儿了。」

徐世海和胡明的事迹固然动人,但都建立在相似的悲剧之上。

透过苦难,我们更应该要反思的是:

背后的这群孩子,何以至此?

就像胡明所说,这些孩子普遍缺乏关爱,又希望得到关注。

其实,很多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都有难言之隐,憋在心里无人可以倾诉。

一旦有了倾诉的出口,就有了一线生机。

徐世海和胡明,正是扮演着这个倾听者的角色。

这样的孩子绝非特例,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就比如最近「成都49中事件」中坠楼的学生小林。

他生前的聊天记录里,也有过轻生言论:「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

可见自杀的念头,早已埋在了小林的心中。

而小林的家长对此却毫不知情,在采访中表示孩子「成绩不错,性格开朗」「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以上三起事件,反映的不只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藏着另一个严峻的事实:

放弃自我的孩子背后,是悲痛与疑惑并存的家长。

在出事后的第一时间,家长就在追问「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没有异样,一切正常」。

借助一些影视剧中的例子,我们或许能看得更加直观。

因为在上帝视角下,家长与子女在认知上的差异,一目了然。

比如电影《阳光普照》。

父母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大儿子阿豪身上。

在他们看来,阿豪品学兼优,懂事成熟。

但就是因为他太懂事了,处处为他人着想,忘了也要为自己而活。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可是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当画面切到教室,腰板挺直的阿豪,在一众趴下的学生中,显得格外刺眼。

《阳光普照》中许光汉饰演的大儿子阿豪

阿豪是孤独的,是不被理解的。

就连他的死也是冷静平和的,绝望到无力呐喊。

只有父母还不愿相信。

再比如电视剧《小欢喜》。

母亲将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全部压向女儿。

她总是觉得还不够,哪怕女儿的成绩已经在班上名列前茅。

最后逼得女儿要去跳河自尽,哭着嘶吼:「我就是要逃离你。」

所以,回到开头的那则热帖:

为什么大家都在呼吁把「劝生者」的事迹拍成电影呢?

很简单,拍成电影才有机会让更多家长看见。

让更多家长能够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能够时常自我审视。

其实这也是徐世海现身说法的初衷:

「让别人家参考,不要发生这样的悲剧。毕竟,很多孩子出了问题,家长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青少年时期,正是建立身份认同的关键期。

敏感,脆弱,情绪波动大,都是常态。

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不该将其视为「矫情」「无病呻吟」「自作自受」。

这样的认知,既是不负责任,也能无能的表现。

更会因此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降低自我认可。

在相关微博底下,鱼叔看到这么一条扎心的评论:

「父母对我好吗?好。可是我还记得他们欠我的全年级第一的炸鸡…我觉得我不快乐,他们就说,我供你吃饭读书,你凭什么不快乐?」

有网友模仿着家长的口气回复她:

「你为什么要记住这些鸡毛蒜皮的东西,你现在在跟我翻旧账是吗,这么恨我是吧?」

一来一回,简直令人窒息。

懂事的孩子,总会被「懂事」这一标签伤得最深。

这又是多少人的真实写照呢?

还是那句话:「别用成年人的价值观,去定义孩子的世界。」

总是把「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不如多想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难处」。

当孩子情绪低落,或是有些许异样时,家长一定要及时伸手拉一把。

而不是指责,挖苦,将孩子进一步推向泥潭。

同时家长也该明白:

孩子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家长而活。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