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奇妙的南北差异?
这道问题是我媳妇给我找的,她说她虽然没有去过北方,但在她的脑海里,对北方的印象是这样的:北方气候寒冷、昼短夜长、地广人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想要我给总结总结,好让她也能长点见识;
对我媳妇随口说道:在武汉,去超市或者是菜市场买鱼或者是排骨,摊主都会非常殷勤的帮我剁成小块、活鱼会帮我宰杀、刮掉鱼鳞,摊主会按照我们的吃法,给我们改刀,比如切成鱼片、剁成鱼块等,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给我们处理的明明白白;
我媳妇点头表示认同,在武汉的菜市场确实是这样的;
接着我给我媳妇说起北方菜市场,脑海中我想象的样子,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按照你抠抠搜搜的性格,估计在北方的菜市场买菜,很难买到心意的食材,因为你买的太少,肉摊的老板都懒得搭理;
我媳妇还有点不服气的说道:要不你给我举例说明;
比如:我们家都喜欢吃排骨,煨汤习惯买猪脊骨、做红烧排骨时习惯买猪肋排,但都买的少,1-2根的买,为了那口新鲜,所以都是现吃现买,绝不会多买;
我媳妇点头表示认同,说:家里人口少,买1-2斤排骨搭配几个鸡蛋和一些土豆块,红烧之后,也是一大锅,即使这样,有时还吃不完;
我笑着说到: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之间的差异,比我们想象的差距要大一些,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买菜这件事情香港独立电影节上,好像能说明一些问题,北方人买排骨都是一扇一扇的购买,而我们,都是1斤、2斤的购买;
说完之后,我媳妇有点不太高兴,就你说的这个,我在一些关于美食类的纪录片中也看到过,你不说,我也是知道一些的,能不能说点干货,有什么奇妙的南北差异?
我什么都没有说,回书房查阅相关资料,大约1个多小时之后,走出书房,给我媳妇絮絮叨叨说了好半天,也算是整理思路的过程,便于回答这道问答题,那我也来给大家说说我的看法:
1、重庆人无辣不欢、西藏人质朴,喝着酥油茶大块的吃肉、东北人豪爽,啤酒都是一箱一箱的喝、江南地区温和柔软,比如苏州的面食精致细腻,看似清淡却味道浓郁,但分量都不算多,从这几个省份来进行分析,我们大致能找出南北之间的一些差异,特别是饮食方面的;
2、北方人大多数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大多喜欢吃米饭,将主食叫做吃饭,而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方一般都会将米饭简称为米,南方人说炒饭,北方人爱说炒米,而在南方,炒米其实说的是一种小零食;
3、从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上来说,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快,身材大多不是特别高大,而北方天气寒冷,新陈代谢慢,冬季漫长寒冷,大家户外活动也少,体内的营养物质积累多,相对长得高大一些;
4、南方的豆腐脑一般都是甜的,上海等江浙地区除外,而北方的豆腐脑大多都是咸的,还有粽子,北方人包的粽子比较清淡,而南方的粽子花样繁多,比如一些油腻的肉粽,这应该算是区别;
5、北方人说话,他们的口音全国各地都能听懂,还有的比较接近普通话,而南方,说话的口音有时完全听不懂,特别是一些家乡话,比如上海话、江浙话、广东话,想听懂其实还是蛮不容易的;
6、武汉属于南方,冬天室内和室外的温差不大,却非常的阴冷潮湿,也没有城市供暖,而北方地区城市供暖让我这个南方人非常的羡慕,虽然武汉的冬天可以开空调,但我还是非常想体验一下北方的城市供暖;
7、以广东举例,喜欢喝汤,特别是饭前喝汤,而北方地区都是饭后喝汤;
8、南北,对饭这个字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南方人眼中的饭单纯的就是米饭,而北方人眼中的饭,是指一大类,比如:包子、馒头、饺子、大饼、面条等。而南方人眼中的这些包子饺子,他们都统统的认为是小吃,偶尔吃点,尝鲜可以,天天吃就会觉得不开心;
9、南方说的青菜大多数指带叶子的一些蔬菜,而北方人的青菜涵盖比较广,只要是绿色的蔬菜都可以叫做青菜,比如土豆、白萝卜等;
10、年糕和饺子,春节的时候,大多北方人习惯吃饺子,而南方大多时候会吃年糕;
11、北方的大米粥,在南方叫做稀饭,而且南方的稀饭种类会比较多,会加入各种食材,比如皮蛋瘦肉粥、蟹肉粥等;
写到最后,还想啰嗦几句,听老人说过这样一句俗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也不列外,何况是南方和北方,所以,我想说,奇妙的南北差异应该还有很多,可能就是我的眼界比较窄,能看到的就这么多,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说说您知道的哪些南北差异。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