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三股势力

时间:2021-04-22 05:20:17阅读:4735
最近迷上了《长安十二时辰》朝思暮想,欲罢不能,以至于忘了看书,罪过,罪过。看《长安十二时辰》怎么看怎么都像《权力的游戏》,干脆点,我认为前者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权游》。且不去说《长安》在历

   最近迷上了《长安十二时辰》朝思暮想,欲罢不能,以至于忘了看书,罪过,罪过。

  看《长安十二时辰》怎么看怎么都像《权力的游戏》,干脆点,我认为前者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权游》。

  且不去说《长安》在历史细节的还原,道具台词的精准。我以为《长安》和《权游》一样,都是融入了作者对政治思想史的一种反思。

  《长安》剧中有三股政治势力,一股是林九郎为代表的右翼保守派,一股是以太子主导,何监出谋划策的体制内改良派,第三股就是龙波等为代表的左翼激进革命派。

  三股势力在长安这个大舞台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抛去功名利禄等肤浅表层因素,深究下去,就会发现每股势力其实都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打造一个他们认为的完美世界。

  先说林九郎为代表的保守派,他们认为目前长安的现状不说完美,也差不多,即使有些小瑕疵,小范围的修修补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大动干戈。观众在看剧的时候,务必要清楚,权倾一时,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只不过是个靶子似的人物,他的一切都听命于圣人唐玄宗,他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秉承上意,唐玄宗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迫害忠良都是得到上面允许的,如果不是皇帝的授意,也是玄宗默许,否则以玄宗的猜忌,李林甫哪里敢口蜜腹剑。李林甫说穿了跟后世的秦桧是一样的,都是背锅侠。也正因为李林甫对玄宗言听计从,因而得到玄宗的极大信任,所以玄宗才准备将大权交给李林甫。

  第二股势力则代表着体制内的改良派,或者说是知识分子左派,不同于藏在深宫年老昏聩的玄宗,知识分子们对天下局势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他们深刻认识到天宝年间的大唐早已经是外强中干,土地的兼并直接导致国家税收的枯竭和府兵制的崩溃,社会贫富差距已达到危险的境地,如同剧中静安司主事徐宾通过纸张匮乏的这一件小事就发现大唐王朝早已是泥足巨人,所以必须要改革,但这种改革不同于改朝换代的革命,只不过是体制内的修补,但这种修补势必就会证明玄宗犯了极大的错误,势必要玄宗的权威受到质疑甚至挑战,不管玄宗如何的年老体衰,他一定要维持所谓的“开元盛世”,拒绝一切改革,李林甫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能在政策的落实中上下其手,打击政敌。

  林九郎和太子之间的争斗,实际就是玄宗和太子的博弈,这种博弈是零和的,不存在妥协,因为任何妥协和让步都会对政治格局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双方势必争个你死我活。

  第三股势力很好理解,龙波代表了广大的贫困阶层,如同法国大革命前的第三等级,他们被迫承担高额的赋税,无休止的徭役,而且深受各种势力的欺压,就比如闻香的父亲闻无忌,一个久经沙场的退役老兵,一门心思为国尽忠,结果呢,不仅战场遭人暗算,退役回来在长安还遭到强拆,最后含恨而死。他临死前就说“长安不像我想的那样了。”天子脚下的长安况且如此,其他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崔器就说,长安里骄奢淫欲,长安外却是饿殍满地。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真实的写照。

  前两股势力都得你死我活,谁还顾的上第三等级,激愤之下,受苦的人们只能自救。以龙波为代表的革命势力,他们最低的目标是恢复以前的长安,就是开元年间的长安,最高目标是要打造一个新的世界。这点和《权游》中的龙母不谋而合。

  龙波他们没有先进思想为指导,虽然有想法,但也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恐怖袭击,力图通过制造流血恐慌,迫使林九郎下台,从而改造长安,改造大唐,他们以为大唐只有在“阙落霍多”大火中才能得到拯救,这就是所谓的没有大破就没有大立。

  这三股势力的纠缠绞斗其实才是推动剧情发展的真正动力,也是这部剧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