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被人民网点名!不是夸是批评,言辞直戳剧方肺管子
剧情部分用原著的《人生之路》目前已经播出过半了。
这部剧,让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观众产生共情。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争议,甚至有些直接被央媒点名批评。
简单来说,官媒批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改编细节,严重背离时代《人生之路》一开场,农村孩子
这种把二八大杠视若无物,一副高干子弟派头,让看过原著、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观众,觉得太假了表示真的看不进去。
尤其是陈晓 骑车冲过一道坎的定格镜头,很明显是在影棚里拍的,跟那个年代脱节了。
要知道,那个年代谁舍得把二八自行车骑成那个样,谁不是宝贝地天天擦干净。
还有,这部剧最侮辱我们的就是高加林被冒名顶替,简直拿我们当傻子呢。
谁能告诉我,高加林为什么被替代了,大家却都不知道?
高加林是高考预考全县第一名,之前宽州县从未有人考上大学,村里人知道高加林高考落选。
县教育局和第一中学,以及他的班主任、学校老师,怎么可能不知道高加林是考上大学的?
虽然过去发生过高考顶替,但从来没有也不敢去顶替第一名。剧中这个漏洞无法解释清楚,经不起推敲让人觉得很扯。
此外,一个高中生饱读诗书,居然教小学生文明的反义词是落后?
这些与背景不符的改编错误,客气点说就是艺术加工过度,不客气点则是编剧瞎编、导演乱造。
二、李沁 村花妆,角色脸谱化严重《人生之路》开播后,讨论最多的角色就是李沁扮演的
八十年代的农村姑娘也好,城里姑娘也好,二十岁左右女孩子都是红扑扑脸蛋,哪有这么干瘦黑灰没有青春气息的?
李沁那脸就像20年没洗生锈了,让观众老跟巧珍对不上号。
况且巧珍家庭条件不错,路遥描写她身材像白杨一样挺拔美丽,穿衣打扮像城里人而不像农村人。
编剧和导演完全按主观臆想,安排剧情和演员的妆容,不懂那个时代农村女性是啥样子,一味地往黑往土上化。
不是说不能化妆,这是故意画丑妆,黑黄黑黄,故意恶心农村姑娘。
毕竟他们都不是农村人,不懂农村的审美,漂亮农村大姑娘,第一五官端正大气,第二,微胖个高,是有生命力的美。
瘦瘦的姑娘从来都不是美的,那是病态。
而且,生硬把善良、害羞、保守的刘巧珍弄成了假小子大王雪花的样子,也不知咋想的。正如央媒所批评的:
在演员的表演上,个别角色也呈现出了脸谱化、直接演结果等问题,影响了此类现实主义作品常被要求的表演风格统一性。
此外,要么全员普通话,要么就苦练陕北方言,各种口音的台词,很难融为一体。
结语老电影《人生》爆火的时候,有人投资拍摄电影《人生续集》,但被路遥阻止了。路遥说:《人生》没有续集,那就是结局。
《人生之路》改编的续集,过多的加入上海元素,让人有种啼笑皆非、不实际的感觉,也是该剧最大的败笔。
要知道,高加林的文学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都来自那片生他养他的陕北黄土高原。
可编剧却让高加林趋利避害的拼命挤进上海,就是断了他文学创作源泉,成了又被大城市压抑的农村人。
陈晓路遥人生之路高双星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