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中李雪健扮演的形象,移用了西方电影中的偏见设定
《流浪地球2》是一部中国的科幻片,电影里,有它的震撼人心的炫耀技术为基础的自信力展示,如太空电梯、地球发动机等,但一旦到人物设定的环节时,电影便忍不住移用了西方电影中对中国人的形象设定。
这突出表现在李雪健 扮演的那个角色的设定上。
电影中的李雪健扮演的角色,老态龙钟,面无表情,嘴角颤动,孤家寡人,很多镜头都表现他孤独地坐在办公室里,神情落寞,忧心忡忡。
而这种形象,恰恰是西方电影里对中国人既定设定中的一类刻板、冷漠、固执甚至是僵化的形象定型。
值得注意的是,李雪健穿着一套中山装,这套服装,在西方的语境中,通常会被称为毛制服。
我们可以在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拍摄的电影《末代皇帝》里看到西方镜头里对中国人的一种设定。这部电影表现主人公溥仪进入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年代里,立刻处于一种生硬的环境制约中,而这种代表性的形象,就是影片里由英若诚扮演的战犯管理所所长的古怪的形象设计。
影片里,英若诚穿着一本正经的中山装制服,特写的镜头,展现出他的扭曲的嘴形、破碎的牙齿,把这一人物的不近人情的特征,渲染得淋漓尽致。
在这部电影中,还展现了中国人的集会的场景,在这种我们通常熟悉的场景中,人物表情怪异,散发出一种生冷的气息。
《火线大逃亡》剧照
我们再来看一看一部叫《火线大逃亡》的电影,电影里的中国人,也是奇形怪状,表情僵硬,难以相信这是我们熟悉的中国人。
而多少年后,李雪健的形象塑造,仍不自觉地沿用了西方电影里的这种刻板、生硬的中国人的偏见想象。
也就是说,中国电影里设计中国人形象的时候,仍然不自觉地沿用了西方视镜下对中国人的傲慢与偏见的设定。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里,是没有国家与政府的描写的。
作者在原著中,是用派系之争,来有意地回避了未来社会国界与政府不确定而造成的叙事混乱,但在《流浪地球2》里,重新布局了未来社会的国家政治体系。
为了达到这种社会框架与国家现实不至于过度走形,《流浪地球2》不惜将原著里的主体事件时间作出了拉近式的改动。
在小说原著里,“流浪地球”的时间,为人类发现氦闪现象之后的三、四个世纪左右。
我们假定人类发现太阳的活动规律为1900年前后的话,那么,按照小说里的时间推算,“流浪地球”开始的时间,约在2300年左右。
通常的科学定论表明,太阳发生氦闪现象的时间,大约在30—50亿年的遥远未来。
可以看出,小说原著里已经把遥远的氦闪时间,拉近到一个非常近的时点了,但是到了电影《流浪地球》系列中,更把小说里相对于人类社会相当漫长的时间(比美国建国的时间还要长)拉到了近在咫尺的时间点。
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把地球连根拔的时间,移到一个我们一般人都能够等待到的那个未来的时间段?
实际上,这是电影的一种图省事的选择。
毕竟,离现在时间越近,环境与政体的设置,越有依仗的原形,科幻的未来感,也就不需要大动脑筋,大动干戈。
所以在《流浪地球》电影系列里,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外滩、北京央视台、美国自由女神像、英国伦敦桥等地标性建筑,均在我们熟悉的现有外形基础上,作了末世化的毁灭性呈现。
如果故事发生距离现在三百到四百年,那时候的现有地貌早已面目全非,不但增加了未来城市的设计难度,也难以触发观众的心理共鸣。
因此,科学预测中的上亿年的灾难发生时间,在电影拍摄者的眼里看来,无疑带有巨大的工作量,即使小说原著里的三四百年,也是一个遥遥无期的可怕时长,所以,直接把灾难的时间值,移到本世纪中叶,省事、省钱、省力,又能达到对观众的视觉冲击性效果,何乐而不为?
于是,在《流浪地球2》里,也可以在李雪健身上,移植西方电影中积淀下来的对中国人的傲慢与偏见,塑造了一个僵化的中国人的形象。
在《流浪地球2》的现实国际关系的设定中,李雪健为代表的中国人,一直在一个联合政府的框架里行使自己的职责,这无疑也是中国科幻能够想象中的最大限度的极值。
而电影里的联合政府,我们在它的徽标中,极其相似于目前的“联合国”的徽标。图标中的两边的麦穗都是相同的,只是中间的世界地图,角度不同,所以形状不同。
李雪健扮演的周喆直,很自觉地把自己定位在这个联合政府里的“一方”,挂在嘴边上的起语句,经常是“我方”。而且,他在联合政府里的发言,后景上还有一位大概是联合政府的“主席”的人,从这个人的座位来看,还是一个黑人。
李雪健代表的角色,为什么要积极地推进“地球流浪”计划及之前的移山计划?
我们注意到,在电影里出现的美国代表迈克,在与李雪健扮演的中国代表谈话时,还提到美国91%的美国人不同意移山计划。
那么,李雪健扮演的角色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人的意志与意愿?
难道中国人集体地作出了一个“地球流浪”计划符合人类发展方向的决定?
这是电影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地方。
把一个科幻的基本设定,转化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与分歧之争,这才是电影的一种荒唐的设置。
“地球流浪”计划在电影里,也成了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分歧的胶着点。
这种以国家为分类,站位不同的逃亡方略,与原著里的设定,已经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在刘慈欣的小说原著里,根本没有提到“地球流浪”计划的支持与反对,是以国家为分类的,而完全是超脱于国家体系之外的两组政治势力:飞船派与地球派之间进行了生死搏斗。
在小说里,还写到了在地球逃亡过程中,发生了一次反对联合政府的叛乱,地球派惨遭屠戮,刘慈欣在小说里写出这种残酷的人性之恶,正是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在应对自然危机的时候,有一种更为可怕的人祸冲突,带来的是一种人类社会的悲剧性的阵发性的相互伤害。
如果按照小说里的刘慈欣对人类社会的这种深刻认知,那么,电影里李雪健扮演的力主地球流浪计划的“我方”,都属于“地球流浪派”,在未来的叛乱冲突中,皆葬身于内部的倾轧。那么,此刻李雪健为代表的主导地球逃亡计划,从一开始,就笼罩着一个悲剧性的氛围。刘慈欣并没有强调有一个某国政府承担了这个悲剧主导角色,而电影自作多情地把本身就没有任何国家敢在那里强行推进的“地球流浪计划”安插在中国的头上,实际上,是让李雪健的角色,遭受到刘慈欣原著里的“地球派”全军覆没的宿命对应,连锁着把小说里根本没有提及的力主流浪计划的国家带入了一个不祥之兆的“坑”。
正是因为小说里的未来的悲惨性预言,才让李雪健扮演的角色,在电影镜头里要言不烦,孤注一掷,神秘莫测,我们很难从他的身上,看到他的人性味与人情味,只是承载着一种中国背负着的西方语境里的早已“偏见”好了的既定定调。
因此,说《流浪地球2》里宣扬了中国人拯救地球,那完全是一种对电影的误读。李雪健的角色,站在联合政府大厅里的下一层台阶之下,上面还有高高在上的座位,而在具体的决策商讨时,还得与老迈克和风细雨地商讨。在影片最后启动互联网的段落中,大厅里的总指挥,对中国代表毫不客气,直接呼叫保安,指着李雪健扮演角色的鼻子说:“把这个人给我轰出去。”国格人格,几乎体无完肤。
再看吴京 的那条线,他拯救了地球么?他不过是航天员队列中的一员。至于刘德华 段落,更有意思,他不自觉地站到了通过“毁灭人类”达到否定之否定的莫斯的同盟者一边,莫斯最后说他是一个变量,就是说,刘德华已经不属于那些在他的计划中应该纳入被毁灭的人类,而是站到了支持莫斯这一边。这一点,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作具体分析。
电影里哪一点体现了中国人拯救地球了?只不过在全球共同的拯救地球的大局中,电影里表现了中国人活动的侧面多一点而已。
回到李雪健的形象中来,他至多是一个联合政府的大框架下的“我方”,他提出的立论,化为一个国家的意志,把中国人都变化了地球派,而在小说里,地球派在叛乱中全部成为牺牲品,这种冷峻的刘慈欣的对人类社会的判断与预知,根本没有对电影《流浪地球2》产生任何一点警醒作用。
这种矛盾的与原著设置之间的尴尬对立,导致电影里对李雪健的形象使用,只能是一种目前电影里出现的那种没有思想根源、没有强力体格、没有后续支撑的孤独者的形象。
吴京李雪健流浪地球2刘慈欣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