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方面,分析韩国校园暴力电影中,承载内心情绪的听觉要素
“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是画面和声音的有机结合。声音具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魅力,可以使电影画面空间更具真实感,可以多方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声音的运用在影片的叙事与表达情绪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韩国校园暴力题材电影中,声音的选择和运用成为该题材电影最明显的特点。
我将从音乐、音响音效、人物对白三个方面,对该题材电影的听觉要素进行归纳和梳理。
衬托情境的背景音乐在影视艺术中,背景音乐最为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电影的意识形态,具有衬托环境、渲染剧情和表达创作者内心情愫等功能。
电影用音乐加强影片的情感表达,给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在韩国校园暴力题材电影中,背景音乐的使用,成为该题材电影的一大亮点。
在电影《熔炉》中,大量使用适宜得当的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增强对现场环境的描写和塑造,该影片在校园侵犯案发生之时,会通过诡异、惊悚的音乐来营造电影的悬疑感和紧张感,传达出慈爱学堂里聋哑学生遭受校方虐待和侵犯的残暴事实。
例如,姜仁浩某天晚上下班从办公室出来,听到附近传来尖叫声,他寻着声源来到女厕所门口,此时惊悚凄厉的音乐悄然响起,结合走廊空无一人阴暗的过道,营造了电影了恐惧感,也引发了观众对此尖叫声来之何所的好奇。
妍斗回忆被校长侵犯的全过程,在校长办公室,校长逼着妍斗观看视频,并对妍斗做出冒犯之举,妍斗从办公室逃走至女厕所,此时恐怖的音乐响起,校长丑恶卑鄙的镜头画面和惊悚可怕的音乐,烘托了校园幼童侵犯事件的残酷性,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视听冲击。
在人权中心,男孩民秀也回忆了被男老师朴宝贤侵犯的经过,朴宝贤骗民秀和幼儿园的弟弟来到家中,对弟弟进行猥亵,紧接着又侵犯了民秀,反抗时惨遭毒打。
在朴老师进行猥亵时,可怕的背景声响起,让观众陷入惊恐和不安之中,也预示了民秀和弟弟悲惨的结局。
除惊悚紧张的背景音乐外,影片背景音乐也呈现过短暂的欢快感。
在首尔电视台的曝光下,校长兄弟二人和朴宝贤被捕,当三人从办公室被警察带走时,电影的背景音乐由之前的阴郁恐惧感,转变为快节奏的韵律。
然而,张警官押解过程中,在路口急停,此时音乐中断,张警官在为校方逃脱罪名而出谋划策。背景音乐中短暂的欢快感庆祝校方黑暗势力被捕,正义有望战胜邪恶,但是音乐戛然而止,也预告了希望破灭,弱势群体与“钱权拳”特权阶层反抗的艰难与绝望。
电影《怜悯》是韩国校园暴力题材电影中,仅有的一部受害者被救赎的电影。遭受校园暴力的高中生荷娜,在同学大贤和金老师的帮助下,原本想跳楼自杀的她慢慢走出了阴影。
影片末尾,欺凌施暴者世美被强制退学,荷娜恢复了正常的学生生活。此时一首舒缓温暖的音乐响起,烘托了电影温暖美好的气氛,以动听的旋律,预示了影片的圆满结局。
如临其境的音响音效影片中的音响,通常来说是指除了电影中的语言和音乐之外所有声音的总称,“音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是听觉艺术中唯一的物质组成,是视听艺术必不可少的创作材料和元素,是电影思想与感情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富有艺术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物质载体。”
电影音响主要指自然环境音响,使电影环境塑造得更加真实。韩国校园暴力题材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环境音响,这些环境音响,推动着剧情发展,营造一种“如临其境”的真实感。
影片《韩公主》开篇,韩公主因舆论被迫转学,不知该去往何处。
老师多次拨弄电风扇的开关,却无法调整风向,此时嘈杂的风扇转动的声音和风扇开关声交织在一起,凸显出天气的炎热和韩公主躁动不安的心境,老师一次次拨动风扇却无法调整方向,预示着韩公主最终将面临无法扭转的悲惨命运。
影片第二次出现风扇故障声是在韩公主被侵害时,韩公主家里挤满了流氓青年,好友东允施暴后被父亲接走,此时的风扇转动声与电影开篇的风扇相呼应。
影片《不哭妈妈》中,银雅无法忍受施暴者的折磨而选择自杀,在医院推入抢救室时,电影出现了婴儿的啼哭声,此时银雅生命的终结和婴儿的新生形成强烈对比,表达出创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传达出对校园暴力的强烈谴责,也是给予观众对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这一命题的探究。
火车汽笛声作为电影中常出现的音响元素,承载着电影不同情感的表达。
在电影《妈妈不哭》中,曾出现过两次火车鸣笛声,火车汽笛声一共出现了2次,第一次是在受威胁后孤身一人前往施暴者家途中,第二次是母亲处理完银雅后世回到家中。
火车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常用以隐喻希望和梦想,但当银雅绝望地走上火车头顶的天桥,此刻景深处火车拉着汽笛向远方驶去,消散的汽笛声预示了银雅生命的终结,与银雅去世后母亲在家望着银雅的遗像怀念她时画面中,再次出现的火车轰鸣声相呼应。
推进叙事的电影对白电影人声包括对白、解说词、旁白三种形式,是电影视听语言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在校园暴力题材电影中,主要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呈现,对白是电影叙事中塑造影片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
《熔炉》影片开头,姜仁浩只身前往雾津任职美术老师,在开往学校的路上,姜仁浩和母亲通话,母亲询问他“走到哪里啦?”从母子二人的对话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知晓了姜任浩是从大城市来到雾津讨生活的社会底层人物,也同样预示了人物最终的命运走向。
姜仁浩:“雾太大了,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在那里。”母亲:“雾津本来就是个雾很多的地方。”雾津这个城市一年四季都被大雾笼罩,雾象征着罪恶之城,姜任浩被大雾朦胧了双眼,极力想要看清前方路标,却依旧看不清方向,无意间撞死一头小鹿。
个人的努力抵抗不了已存在多年的客观事实,隐喻男主即将步入难见天日的人间地狱。
此外,在影片中段,人权中心工作者徐友真拿着三名聋哑儿童被侵犯的证据找到市政厅,却遭受到负责人的推搪,从对话中,感受了韩国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官商勾结袒护罪犯的腐败现象。
政府人员轻蔑且不屑的笑、不耐烦的语气以及推诿的话语,都展现出徐友真和姜仁浩抵抗恶势力的艰难阻碍。
徐友真:“我早就去过市政厅了!那边的工作人员说,侵犯犯是发生在校园内,让我去找教育厅处理......”政府人员:“放学后的意外事件,不在我们的管辖内。”
电影《韩公主》中出现的第一句对话,是韩公主所言“我没有错”,同期声画面为一群学生家长围绕在韩公主身边,眼神里充满责备。开头的这句对白,为电影留下悬念。
会让人思考这个女孩是狡辩还是被冤枉?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同样也吸引了观众注意力,增强了电影的可看性。韩公主:“我没有错。”(校长:沉默不说话,眼神闪躲)校长的沉默,暗示了故事另有隐情。
韩公主被学校43名男生侵犯,案件发生后,学长家长企图以韩公主主动勾引为理由,逼韩公主签下谅解书为自己孩子逃脱罪名。学长家长们蜂拥挤进韩公主班里,直逼韩公主逃出教室。
这些家长的对话体现出其极度自私的人物形象,面对一个身心都遭受过巨大伤害的女孩子,毫无同理心。
当孩子犯了错,不是主动承担,而是想方设法为其逃脱罪名,对自己孩子所作所为极度纵容。
校园欺凌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