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传递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不是很认同!

时间:2023-01-31 22:58:04阅读:3727
个人的努力和挣扎在绝对的运气面前是毫无意义的。我觉得艺术作品创作出之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就是很正常的。这句巧克力的话,我的理解是人生无论你如何设计规划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好事有坏事
  • 阿甘正传
  • 剧情 爱情
  • 汤姆·汉克斯 罗宾·怀特 加里·西尼斯

个人的努力和挣扎在绝对的运气面前是毫无意义的。

我觉得艺术作品创作出之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就是很正常的。这句巧克力的话,我的理解是人生无论你如何设计规划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好事有坏事,在真的经历它之前你不会知道它是好事还是坏事,和努不努力没有关系。

跑步这个价值观传递的没问题,想跑就去跑了,不是为了钱和名这些世俗的东西,展现的是阿甘赤子一般的初心。如果他为了什么去跑,反而价值观俗了。

至于脱离大多数人的实际生活,恰恰相反,这是反讽啊,我们并不是阿甘,而是他每个场景中身边的那些人啊。我们是布巴,是丹中尉,是珍妮,是卖车贴纸和T恤的,是跟随陪跑的,是里面的每一个配角和路人甲,唯独不是阿甘。

阿甘正传》肯定不能当做人物传记电影来看,一个人不可能从出生到成年,经历这么多的历史事件,并且参与其中。我觉得某种意义上,《阿甘正传》可以看做是一部“美国传记”。风格上不那么严肃,时而幽默,时而荒诞,时而励志。如果真的是个傻子,你给了他西瓜或许他就把芝麻扔了,又或许你给了他芝麻他就把西瓜扔了,没有是非判断力。但是他有,他是善良的,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说到做到,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只是知道奔着一个目标去奋力前进,有时候也不懂变通,或许这是大多人认为他傻的地方吧。可这点在现实中,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做到这样真是蜀道难。

不认为阿甘的蠢是笑点,而是这部电影的精髓。这是阿甘真诚面对各种历史事件的体现,有种所有人都在梦里,而他独自清醒的记录。就像鲁迅《狂人日记》里独自清醒的人,从这个唯一清醒的人的视角来记录的这个世界。让人感觉这个世界的荒缪搞笑,确又无法逃脱,最终回归原点。

阿甘想拥抱爱情,却只能做备胎。被人欺负,却治好了先天残疾。一心求自保、救队友,却成了战争英雄。兑现承诺出海,却一夜暴富。跑步发泄对人生的不满,莫名其妙成了精神领袖。各种反差,不赘述。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再结合妈妈的临终遗言,点题。就这么简单而已。你付出想要的,不一定能得到,但可能有意外的收获,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那为啥学校里老师都把阿甘当成励志人物讲呢,搞得我还以为自己三观歪了。一直喜欢珍妮不喜欢阿甘,珍妮混得再惨至少轰轰烈烈地追梦了,阿甘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做的所有事都是别人要求他的。直到大学选修的一节影评课老师都没提到这点,主题放在人生就像一片羽毛一颗巧克力,风也在吹羽毛自己也在飞,要顺势而为。

因为想的少所以被别人说是“傻”、但也正因为想的少、所以也更专注、更善良、更忠诚、别只看到阿甘的“傻”好吗?而且他和珍妮也是爱情、如果不是爱情、珍妮不会选择和他生孩子、珍妮的叛逆来自她的原生家庭、没有母亲的照顾和性侵她的父亲、珍妮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她爱阿甘但也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配不上阿甘、所以对阿甘有亲近也有远离。这部电影确实不是真实的!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它展示的内容是真实的、真是的历史和真实的感情、这就够了不是吗?

就我个人的观影感受来说,没有感觉到多少讽刺意味,觉得像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一个傻头傻脑的主角,一门心思的做普遍意义上正确的事。上学的时候让他跑他就拼命跑,跑出一个大学优秀运动员。到了军中,让他干啥他干啥,让他跑他也跑,还带着伤员跑,跑出一个英雄勋章。

受伤疗养,让他多运动他就打球,打出一个乒乓外交。让他退役他就退役,不知道干啥就履行战友的约定去捕虾,虽然总是不顺利,但是冲过风暴的他成了大亨,还把赚来的钱,白送给死去战友的家属绕了一大圈,浑浑噩噩的珍妮回来了,他毫不嫌弃,始终把她当做最爱。珍妮离开他莫名伤心,一路横穿美国,拥有了无数“信徒”,但是他跑够了就不跑了,无所谓原因,只有旁人拼命解读。

安妮命不久矣,他怡然迎娶,待佳人已逝,全心爱子,每日在门口守候。

一开始只以为是个傻人有傻福的奇事,但是当他第一次知道自己有孩子,他第一个问题就是“他是否聪敏”他不是笨到只能往前走,而是他选择那么做。虽然我不觉得美国真的那么美好,但还是认可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非要说讽刺,与阿甘相比,追求飘渺理想,最终一无所获,才幡然醒悟的珍妮;被伤痛折磨,自甘堕落,最终与世界和解的丹尼中卫;也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确实被讽刺了。

是内涵丰富的好电影,但确实不算励志,傻人有傻福,并且一辈子得福报的概率实在太低了,之所以很多人受到鼓舞,可能大部分人还是普通人,从阿甘的经历中获得了一种虚妄的鼓舞,而但凡有些自命不凡的人都会认为《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才是励志典范,就为那种现实已经很残酷,但我不把命运交给上天或者说历史的洪流,而是自己主动抗争求变的感觉

我当初看完,也觉得不对味,这傻子运气太好了。后来才明白这电影其实就是美国近代编年史,经历过那些事的人看了才会产生共鸣、热泪盈眶,所以电影评价如此之高。其实很多好莱坞获奖电影,都与阿甘类似,只有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才能真正感受的到它在表达些什么,然而就如皇帝的新衣,这种片子到了我们这就成了教科书级的经典,其实大部分人都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get不到好莱坞电影的点很正常,说出来不丢人。唯一让我感动的就是阿甘对珍妮始终不渝的爱,也不是他们的爱情。

不过电影中那么多美国实实在在经历过的大事,那我也能理解为什么在美国电影那么有名,评价那么高了。但是作为一个不了解美国历史的,单纯想看励志电影的我来说,我真的get不到励志的点。哪怕风雨哈佛路里我认为女主之所以能上哈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本身智商就很高,但是至少也展示了她付出努力的一面啊!

其实吧,也不能算是一点励志都没有,比如在越战战场勇救多名战友,屁股中弹了都,还能扛起队友就跑,一般人谁能做到?这也不是就用一个“傻”字就能解释的,还有就是那场横穿美国的跑步,一般人是很难像阿甘那样坚持不懈,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是因为“傻”所以才一直跑,但这夸张的表现体现的是极致的坚持往往换来美好的结果,就是励志,励志片的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教人坚持,教人努力,除了这些,片子里还有很多能展现阿甘的励志,虽然都是通过所谓的“傻”来表现的,但也不该被说没有励志。

大家喜欢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的不现实, 而是它代表了人类对一种理想人格和大同社会的期望, 电影中阿甘就像是飘落到人间的天使, 当然了他还有个天使一样的妈妈.。不管合理, 现实与否, 《阿甘正传》能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就表明它传递了一种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信仰, 哪怕这种理想和信仰在现实主义的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切实际和荒唐, 但这就是人, 人性.。

总而言之, 《阿甘正传》给了人们一种希望, 一种单纯的, 理想化的希望, 而对希望永远的追求, 我觉得正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大本质。从这个意义而言, 我们的《活着》传递的思想和《阿甘正传》其实是一样的。不过走的确实两个极端.,殊途同归吧!

阿甘的命运不能完全归咎于命好开挂,和他的性格关系密切,如果他不是那么愣,不会被小孩子欺负到头上只会逃跑,也不会到了高中被欺负的方式还是一个样,那么也不会练就一双铁腿,也不会不顾自己生死救那么多人,也不会那么服从命令,也不会眼睛能死死盯着一个乒乓球看,目不转睛,也不会不嫌枯燥,天天练一个动作,也不会把乒乓球打的那么好,也不会对发小那么专一。

当然,我觉得专一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痛苦更多一些,每次珍妮都是短暂的相聚又离开,而且他知道她不爱自己,这让他前半生一直过得很苦逼。尽管最后的好结局确实像是开挂,但是这都不是他想要的东西,一切都不由得他做主,而且有钱了,也感觉不到他的快乐,妈妈的离去,一个人在庄园,再愣也会感到孤独和悲痛,可他还是曾经的阿甘,每天待在自己的庄园割草,直到珍妮再次打破他平静的生活,给他带来一点快乐。

我觉得阿甘更像是一个旁观者,珍妮,丹上尉等才是电影的主角,阿甘见证了他们的人生,见证了美国历史,至于阿甘最后的幸运,我觉得并不重要了,相信没人会真的相信傻人一定会有傻福,想从他的发迹历程中得到成功的攻略吧。

我觉得导演想表达的是一种无奈,人生无常,对大多数普通人,很多时候你努力了,最后结局未必尽如人意,人生真的就像一片羽毛,风把你吹到哪里就到哪。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大学的电影欣赏选修课上,看完后我不觉得励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对人生有了一点感悟,有了一点释然的感觉,但还是很茫然,心中很烦闷,只想去跑步,我问了一起看的同学,他也有想去跑步的感觉。

电影是给人以思考和感动,可以学一下美好品质。电影就是一种艺术,谁要是把电影情节奉为圭臬,作为人生准则,那不真成阿甘了。每个人有自己的经历,他可以代入,对电影有自己的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阿甘,他们总是选择本来就相信的去相信而已。

电影阿甘正传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