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宣发的空降剧,竟成“深海鱼雷”好评不断,我连夜猛追三集
上阵亲兄弟,春节档大盘毋庸置疑是热了,而隔壁的剧档呢也不遑多让。
这让Sir真的有一种“久病惊坐卧中起”的震颤感,不摆烂了,刷刷刷。
但是,是不是只有把高、大、猛写脸上的头部作品才值得追呢,非也非也。
前些天,爱奇艺平台一部几乎零宣发的6集网络剧空降了,没想到居然是一枚深海鱼雷。
Sir出于好奇连夜刷完三集,拍胸脯说目前好评绝非尬吹,敢说如果保持这个水准,它就是逆天改命的好剧。
《平原上的摩西》
Sir发现关于此剧目前的争议还挺大。
那就对了。
国剧已经龟缩在“不出错”的安全区里太久了。
今天开门见山。
三个很久没被提起的关键词:
反骨、舒适、感性。
01
反骨
《平原上的摩西》是今年著名悬疑IP“迷雾剧场”的第二部,首发《回来的女儿》最终豆瓣勉强及格(6.3分),成就了恶女梅婷,却失之情节的松垮。
说实话,关于“迷雾”,不少失望的粉丝已经提早写了判词。
只有紫金陈的作品翻拍才有大爆的可能,一个《隐秘的角落》、再一个《沉默的真相》,倒像这个IP是专为作家开的,其他已播的剧都是赶鸭子上架,勉强撑门面。
所谓紫金陈与平台合作,缔造的“迷雾”规则是什么呢?
Sir总结就是:人性本恶、不反转毋宁死、隐喻夺走生活。
在两部爆款之外,“迷雾剧场”尝试过诸多公式:撒糖CP+悬疑、科幻+悬疑、时间线+悬疑,基本以遗憾告终。
紫金陈是强大,但今天却有一部“反骨仔”走向了他的规则对面。这就是《平原上的摩西》。
要说反骨,这部剧可是从里到外的“不顺眼”,处处反常,不如细细说来。
首先搭起的剧组班子就没有爆款基因,几乎跟流量剧对着干。
作品改编自“东北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双雪涛的同名小说。
部分影迷应该敏感地想到了本来要在2021年年底公映的影版《平原上的火焰》(刘昊然、周冬雨主演),后者突然撤档,至今只停留在粉丝的呼唤中。
从某个角度来说,选这一部作品翻拍成大众娱乐作品,本身就是冒险,题材的多义性指不定哪一处潜伏波折,反正总归是比东野圭吾的安全牌麻烦太多了。
故事背景在东北“下岗潮”之下,工业重城横跨两个时代的“杀死出租车司机&烧光他的车”系列案件(根据作家故乡真实新闻报道改编),一对少年情侣被命运捉弄的分合。
然后呢,导演是2016年第53届中国台湾金马影展最佳剧情片的获得者,处女长片《八月》爆冷,当时的评审团主席许鞍华暗暗称奇,转一下意思,就说我们都是很懂电影的老江湖。
结果呢,居然被这个小子在视听语言上的“把戏”给“骗”得五迷三道。导演自己也想不到自己能上台领奖,正准备往嘴巴里塞口香糖呢。
之后,《八月》在内地院线上映,可想而知的“小众”。走了大奖运之后,张大磊手里压着没有公映的长片《蓝色列车》,口碑争议较大,然后就是拍了不少短片,或与艺术家或与品牌。
2023倒很可能是他的转运年,周迅+王一博,某奢侈品牌赞助的短片《我的朋友》以及这部《平原上的摩西》双双入围今年柏林影展相关单元。
简单说,导演迄今为止尚没有机会在市场层面证明自己驾驭大众题材的游刃有余和高商业价值。
然后这部6集迷你剧的卡司也有一点迷
主演董子健、海清,不算流量挂,近年来也努力在文艺片领域耕耘;
东北文艺复兴音乐战线的老舅董宝石,最近在“二喜”中触电小品居然被蔡明、黄渤点赞。
还有久违的初代民谣女王艾敬(画展曾邀请导演拍纪录短片)。
不知道是不是预算有限还是创作情结,许多演员都来自《八月》班底。
电影里小男孩的父母都出现了,导演自己还在第一集里客串了个体育老师。
幕后阵容很文艺,监制刁亦男(也是影版的幕后大哥),万玛才旦御用摄影吕松野、侯孝贤御用剪辑廖庆松、以及日本的半野喜弘。
总而言之,不出意外会让用户觉得曲高和寡、逼格高落地难。
该说说目前能看到的三集到底是什么“成色”了。
Sir边看边借着大多数观众的魂惊呼“想不到啊”、“怎么能这样”。
开场十分钟,就来挑衅观剧习惯。
讲的是不学无术、脑子活泛的庄德增(董宝石 饰)在公园经媒人介绍与文艺大龄女青年傅东心(海清 饰)相亲,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女方说起《红楼梦》,对方说没调(diao 四声)儿,简直是“非诚勿扰”的社死场面。
可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了。
先说铺垫,女方在到来之前,男方对媒人说姑娘长得也不是很好看,但是身上有一股前苏联电影里女人的劲儿,话音刚落,海清就以雄赳赳、气昂昂、冷漠又决绝的步姿“逼近”了,果然,她还提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谁是猎人谁是猎物呢。
反正吧,傅东心说只要你不管我喜欢看书这事儿,我们就定了。
就真定了。
台词一看尬二看懵逼,只有再下一层才能咂摸出味道。
导演也不交代,为了增加沟通成本,还玩起长镜头,观众被摁在“吃瓜”席上,看着姑娘收起书下了公车,怎么走向她酸爽的未婚夫身边,又看着未婚夫如何兴奋地拥抱不确定,兴冲冲去买船票,两人泛舟湖面明谈文学实则谈判,完成灵与肉的交易。
镜头不老实,居然还出现过前景虚,后景实的情况,怕是有的观众狐疑,是不是我家电脑屏幕有问题啊。
这才是10分钟,坦白说就可能赶客了,唯有好奇的人才可能看下去。
说好的破案子呢。
看“迷雾”的观众大概都被紫金陈吊出一个高期待,就是要看是不是有人死得惨且蹊跷。
《隐秘的角落》,爬山与海游。
《沉默的真相》,行李箱藏尸。
可《平原》倒好,第一集差不多三分之二处才死了啤酒厂厂子两口子,是被穷疯了的亡命徒入室抢劫干掉的,镜头瞬间改成黑白色,是借一个普通话不利索的电视台主播介绍的。
在实地探访的时候,居然两三个熊孩子突然蹿到镜头前,兴奋地说“杀人了!”,大大消解了命案的恐怖感,倒像是街坊邻居有点怕但聊着更嗨的市井奇闻。
原著中的出租车命案也只是在第一集结尾,不渲染也不刻奇,朴素到有点寒碜地拍出来,近镜头给得极少,时长最多的是郊外荒野上燃烧的车架子,远处大桥上依然车水马龙,对比起来,人命如飞蛾扑火。
其他时候呢,好嘛。
就是庄德增夫妇生了一个爱打架的熊孩子庄树(董子健出演成年),他们的好朋友李守廉手头拮据,将聪明好学的女儿李斐(邱天出演成年)托给傅东心辅导功课。
借这么一条帮穷的底层仗义故事线把老厂区方圆数里那个年代的东北风俗细细展示。
怎么搞联欢晚会,前苏联歌曲最受欢迎;怎么吃饭喝酒唠嗑;怎么泡澡解乏。
还有早已“失传”木门包铁皮保平安的时髦做法,等等。
总而言之,如果突然从中途刷起来,基本感觉不到这是悬疑题材。
命案若有似无,生活永远火热。
所以,如果按照固有的认知、习惯,估计大多数观众都会惊叹:这剧怎么就进了“迷雾”呢?
02
舒适
除了两部爆款,其他“迷雾”剧几乎都算铩羽而归,尤其是王小帅担任总导演的《八角亭迷雾》,在开播之前本来是被认为最有电影感的一部,因为段奕宏、郝蕾继《恋爱的犀牛》之后再度联手,但最后却打出了个哑炮。
如今复盘,Sir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不“自洽”。
但三集露面的《平原》呢,就出其不意地用近乎“摆烂”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们不是想知道杀人犯是谁吗?估计你们中不少人都看过小说,就不藏着掖着了,第一集末尾,就知道李守廉大差不差跑不了,观众心里给递了一个说法就踏实了。
剩下的时间呢,导演就要说清一件事:
底层的悖论是,他们明明想活下去却为何又向毁灭奔赴。
他们对于生死的认知并非别无二致。
如果要讲清楚,双雪涛小说的文本帮助并不大,也难以影像化。
导演张大磊回到了他的舒适区获得了力量和方法。如果看过《八月》的观众会觉得剧版“平原”格外亲切,似曾相识。
因为那些像小触手挠搔你的小符号、小元素和小情绪都来了,就是许鞍华说的“把戏”。
比如镜头,除了长镜头,就是打破绝大多数电视剧的运镜,就别正反打了,特写看炸裂演技细节了。
用第三视角进行窥探。
比如傅东心跟李守廉谈李斐的学习,是在室外通过一扇窗拍的,夜晚植物的倒影像黑色的大丽花开在角色的身上,衣襟上,近景是低头似听非听的女孩,传递出一种微微的惶恐感。
再比如李斐与庄树在平安夜前夕,烤馒头路边摊前约着去玉米地烧野火,又是站在摊贩的位置观察的,谁能想这对青梅竹马再见面,一个是警察,一个是残疾少女,中间隔着血海情仇。
比如场景,全保真地再现当年厂区该有的样子,看不出故意造旧也看不出故意抽离。
《八月》中的经典都来了,小学教室坑坑洼洼的水泥地走廊,墙裙刷着绿漆;导演深爱的露天游泳池,小庄顺手拿起的是一包干脆面充饥。
一定不能少的父子骑二八场面,威中带柔的亲情感。
不得不说,除了曾出演《八月》的老搭档很给力的围起时代感。
董宝石、艾敬两位更是惊喜,本身就是东北人,又无流量包袱,怎么舒服怎么来。
尤其艾敬边炒番茄蛋,边数落妹妹傅东心悬浮,“一个家里没有个女人怎么行”。
简直就是所有东北家族里那个热心快肠、背负琐碎的他姨。厨房烟火气与命案遥遥隔海,但也验证了“活着”的某种定义:
活着,想那么多干嘛,都这样活着。
在视听语言的舒适区里,张大磊首先实现了自洽,但这又不是自恋、自我,而是用一种比较巧妙的方式解决了文本与影像之间某些隐秘的尴尬。
命案横亘两代人,中间硬转折会让部分没看过书的观众不明就里,更何况还有傅东心这样的“厂区仙女儿”,她无论在文本还是影像中都是至关重要的点题人,一个热衷于圣诞的女人,相信彼岸的永生,隐忍、压抑着此岸的不甘、龃龉以及欲念。是她给予了小斐活下去的信念,只要相信,红海都能劈开,就像摩西,但她的悲剧又在于自己看得见这种可能性,却做不到。如果放在快节奏的剧情,这样的人物就会在反转中成为观众最大的困惑,是不是有些作?
而张大磊慢条斯理,娓娓道来将傅东心生活的背景、场景一一铺开,傅东心这根刺就有了根基。
她的父亲在特殊年代被打聋,她不信人;丈夫董宝石不理解她的文学绘画,她觉得憋屈;李守廉懦弱、李斐太小,庄树太熊,她没有对手(对象),以活死人的状态活着。
而其他人呢,一言以蔽之,工厂没了,工人下岗,不是所有人都像庄父那样活泛,僵化的肢体与心灵只能沉重地落地,或摔碎或被砸碎。
03
感性
影版将片名改成《平原上的火焰》,海报差一点让人以为是“火锅”,宣传曲选择了顶流民谣《漠河舞厅》: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杀人又放火。
火的意象是很容易被接受到的,代表着毁灭、也代表着涅槃。
但在剧版中,放火的场景倒真没有大肆渲染,拍出泼天的暗黑浪漫,姑且就当预算有限吧。
倒是一件道具数次出现,突然让Sir想起,心里好一阵子小酸。
苹果。
它的第一次出现是,李守廉带着女儿拜师傅东心,还用最老派的方式下跪。
他们带来的礼物就是苹果,小庄也没把自己当外人,就拿了一个坐在床上啃着。
李斐下跪的镜头没多给,就给小庄一个中景,慢慢啃,第一次目睹了原来别人家的小孩还要顶着那么沉重的酸楚。
而后,这个苹果又出现在分离之后成年李斐的床头柜前,她艰难地取下假肢,读着书,做笔记。
苹果,是西方圣诞节的传统信物,它代表着傅东心的执念;也代表着李斐与庄树之间的羁绊,苹果知道他们必将相逢,“我们永远不要互相遗忘”。
苹果较之火焰,更日常也更感性。
在Sir看来,这就是《平原上的摩西》前三集流露出最可贵的个性。
当下很多剧号称感情充沛、浪漫催泪,但本质上其实是硬邦邦地套公式。
怎么撩、怎么表达、怎么起范儿,每一个关键戏剧点甚至细化到演员的台词、表情,都能找同一批次的大量样本。
是感性吗,不,是摆烂与惰性。
反正大家都这么拍,有流量就说明是对的。
但永远不要低估观众,观众在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中随时感受生活,甚至在独处排遣的时光里任由感性上升,直视自我。
但谁愿意面对空洞的公式动心?
幸运的是,《摩西》在“迷雾剧场”得到了“纵容”,以反骨的状态创作,眼看着共鸣者不算少。
但像张大磊这样有机会做成这件任性的事的电影人,多吗?
太少太少了。
这让Sir想起郝蕾曾经在某档表演类综艺节目中怼了一下章子怡:
我不像子怡这样幸运大学期间第一部戏就拍了艺谋导演的戏,我是在烂戏里长大的。
在公式、流程中保持大家集体打钩的理性是容易的,反正依葫芦画瓢,在商言商就好。
难的是,你感性一次会遭遇什么呢。
“平原”三集之后的收官,就会马上给出一个答案。
电影紫金陈平原上的摩西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