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小沈氏不断作死却过得十分幸福,也就读懂了命运

时间:2023-01-12 14:56:24阅读:3913
小沈氏,这个角色在剧版《知否》也出场过,是盛明兰婚后的一个闺蜜。她是沈从兴和沈皇后的妹妹,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由哥哥姐姐抚养长大,由于哥哥姐姐心疼她失去了父母,不舍得对她严厉管教,因此,小沈氏养

小沈氏,这个角色在剧版《知否》也出场过,是盛明兰婚后的一个闺蜜。

她是沈从兴和沈皇后的妹妹,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由哥哥姐姐抚养长大,由于哥哥姐姐心疼她失去了父母,不舍得对她严厉管教,因此,小沈氏养成了无拘无束、活泼好动的性子,最喜欢到处乱跑,出去游玩,跟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要参加诗会的时候偶尔允许出门的闺阁小姐不一样。

如果是在老家,小沈氏的作风没啥问题,有哥哥姐姐护着,的确可以过得无忧无虑。可是,一场立储风波,沈家时来运转,小沈氏的姐夫做了皇帝,姐姐当了皇后,哥哥成为了国舅爷,小沈氏自然也成为了皇亲国戚,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管是看剧版,还是原著,我都不喜欢沈皇后这个角色。也许,很多人看了剧版沈皇后脱簪待罪的名场面,觉得她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国母,可是,事实上,她只是精致利己主义者,没有母仪天下的气度。

她办的很多事情,都是稀里糊涂的,让人感到无语。比如,她一边为了帮自己的丈夫拉拢朝中重臣,巩固皇权,促成弟弟沈从兴和英国公独女张桂芬的姻缘,让张桂芬不得不给沈从兴做了填房,受尽委屈,另一边,她为了报答大邹氏的救命之恩,让弟弟沈从兴纳了小邹氏为妾,还给了无儿无女的小邹氏诰命。

本来,英国公独女做了填房和继母,已经受尽委屈了,张家诚意满满,而沈家不但不好好珍惜人家闺女,善待张桂芬,反而搞出了一个有诰命傍身的妾室,骑在主母头上,这不是觉得英国公府好欺负吗?

接着,她更搞笑了,本来,张桂芬是有一门还不错的亲事的,父母为她看好了忠敬侯府郑家的嫡次子。同为将门之家,一个是将门虎子,一个是将门虎女,三观必然契合,夫妻也可以和睦相处,而且,忠敬侯府郑家是人人称赞的好人家,家风纯正,公婆和蔼可亲,嫂子立身很正,虽然恪守礼法,但不会刁难弟媳妇。

而沈皇后的神操作就是,一边逼迫张桂芬嫁给她弟弟沈从兴,毁了小郑将军与张桂芬的好亲事,另一边,知道郑家是好人家,是福窝,便把自己的妹妹小沈氏嫁了过去,让小沈氏代替张桂芬去享福。

不得不说,英国公够忠诚,够能忍的,不然,沈家这样羞辱自己的爱女,英国公府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

网上有一句话说:这世界上,多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奇葩”,少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

沈皇后拎不清,沈从兴更是拎不清,那么,在哥哥姐姐抚养教导下长大的小沈氏,拎不清就很正常了。

01.

小沈氏是不是一个拎得清的人?原著通过3个剧情,告诉了我们真相。

首先,就是小沈氏结婚了之后,是如何经营婚姻,跟婆家人处理关系的。

小沈氏嫁入忠敬侯府后,很快就感到了压抑,虽然公婆和蔼可亲,体弱多病,一点儿也不难伺候,但是,她偏偏有一个在京城贵族圈口碑良好、恪守礼法的大嫂。

郑大夫人不仅自己恪守礼法,言行举止无可挑剔,而且,长嫂如母,一手带大了小叔子小郑将军,要求弟媳妇小沈氏也遵守礼法,不许出去抛头露面。

这在当时,要求是合情合理。小沈氏既然嫁入了忠敬侯府,就该相夫教子,恪守礼法(别喷我,这是古代,要根据当时社会环境看),她的一言一行代表着郑家的脸面。

可是,从小到大无拘无束惯了的小沈氏哪受得了?于是,她进宫去找姐姐沈皇后告状,渴望通过娘家的权势去压一下婆家,让嫂子郑大夫人别再拘着她,沈皇后也答应了。

只不过,郑大夫人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而是一个狠人。郑大夫人直接先发制人,跑到婆婆那里自请下堂,说自己不配做小沈氏的嫂子。

对忠敬侯府来说,舍弃一个上不了台面、不守规矩、不在乎婆家名声的小沈氏,没啥大不了的,可是,为了攀附皇亲国戚沈家,舍弃为了忠敬侯府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处理庶务几十年的郑大夫人,当家主母,是不可能的。

再说了,在当时,别说小沈氏这样的刚上来的外戚了,连公主都不敢不尊重婆家人,不把妯娌当回事。外戚之乱,本来就是皇帝的忌惮。

于是,事情闹大了,小沈氏惨了,被姐姐哥哥两个太后轮流训斥,回到婆家,公婆不高兴,丈夫也不高兴。

其次,在对待娘家嫂子张桂芬上,她的态度真的让人反感无比。

一开始,盛明兰以为,小沈氏之所以亲近小邹氏,不把张桂芬当回事,是因为顾念前一个嫂子大邹氏对自己的照拂之恩。

可是,后来,盛明兰才知道,小沈氏之所以不待见张桂芬,居然是因为抢了张桂芬的姻缘,心里有膈应,觉得做贼心虚,只有看到张桂芬过得越差,她心里这种膈应才能少一点儿。

“…过门之后,公婆兄嫂都是再好不过的人,相公待我又是……每每想到嫂嫂过得不好,我便觉得如同做了贼一般,心里膈应得厉害……”

最后,她偏向娘家,是慷他人之慨,轮到自己了,立马清醒了。

沈从兴的嫡长子要议亲了,可是,由于这个嫡长子是由妾室兼姨母小邹氏抚养长大的,亲近小邹氏,不尊重继母张桂芬,因此,门当户对的人家都不愿意把女儿嫁过去,以免女儿夹在张桂芬和小邹氏之间,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果嫡长子的媳妇孝敬张桂芬,小邹氏肯定不高兴,丈夫也会不高兴,夫妻感情会受到影响。可是,要是嫡长子的媳妇把小邹氏这个妾室当作正儿八经的婆婆孝敬,不管继母张桂芬,那不是惹人耻笑吗?

沈从兴看上了忠敬侯府的嫡长女,也就是郑大夫人的侄女,遭到了拒绝。一开始,小沈氏很不高兴,觉得郑家看不上自己的娘家。

可是,当郑大夫人问她,是否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自己侄子那样的人,她立马不干了,只因她很清楚,那是虎狼之窝,作为母亲,她怎么可能愿意把自己的姑娘送进去吃苦受罪?

是啊,自己的女儿不能进虎狼之窝,别人不愿意嫁女,就是看不起她娘家,可见小沈氏的双标。

02.

按理来说,小沈氏这样拎不清、不断作死得罪婆家的女人,应该过得不好的。

可是,让人感到生气却无可奈何的是,小沈氏过得很幸福,虽然她不敬嫂子,得罪了婆家,但是,郑大夫人为人宽厚,立身正,见她受到了教训,也不跟她斤斤计较。而她是皇后的妹子,郑家也不可能把她扫地出门,她在郑家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

她只生了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少不了要有庶子。可是,在门风严谨的郑家,也不可能出现宠妾灭妻、庶子不尊重嫡母的事情发生。

读懂了小沈氏不断作死却过得十分幸福,也就读懂了命运。房妈妈说过,女人这一辈子的好坏,不过是一命二运三本事,三者只要占其二,便可一生顺遂。

小沈氏就赢在了命和运上,投了个好胎,又运气好,有皇后作为靠上,婆家家风好,不会亏待她。

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命运这种事情,你再愤愤不平,也无可奈何。

不过,女人也要注意了,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可以像小沈氏这么好命的,不尊重婆家人,还能保住婚姻。

尊重,是婚姻幸福的前提,既然你选择嫁给他了,就必须尊重他的家人,对他的家人保持客气礼貌,你没义务把他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孝敬是不假,可是,作为晚辈,尊重孝敬长辈也是应该的。

不懂得礼貌、不尊重长辈的儿媳妇,再好的公婆也容不下,再好的男人也不会爱一个不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眼里的女人。

END.

风云请你讨论:你对小沈氏这个角色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盛明兰姐姐继母英国公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