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人知道“刀客”一词,都是来自《双旗镇刀客》。
但据《陕西省志》记载:“刀客是关中地区下层人民中特有的一种侠义群体。
其中的人通常携带一种临潼关山镇制造的'关山刀子',刀长约3尺,宽不到2寸,制形特别,极为锋利,故群众称之为刀客。”
可知,刀客确实是一批曾存在过的群体。
他们的故事也被编成了歌谣,“粪操子、花翎子,手里提着钢刀子,踏遍沟沟坎坎,锄尽恶鬼人渣子;
七寸子、肉瓤子,刚板儿硬正真汉子,热血奔淌胸腔子,拼死要活个人样子;血脖子、马驹子,好身好手耍家子,头挂高杆为面子,子孙后代留名字。”
歌谣中所对应的就是关中十刀客。
粪操子、虎头、拚镢子、鹞子龙五、花翎子、董二伯、仁厨子、肉瓤子、七寸子、黑脊背。
他们十人都有原型人物,也都是民间的布衣豪侠,诠释义、情、善、孝、勇、仁、悲、信、忠、忍的故事。
他们是庄稼汉、穷秀才,却像梁山好汉一样,在关中大地路见不平、行侠仗义,他们不都是武功超凡,但侠肝义胆满怀。
这种侠义之气的故事最容易被搬上银幕。
于是冯小刚任艺术总监,韩三平担任总制片人,赵季平负责配乐,黄建新、孙皓、张建亚等分别执导的电视电影《关中刀客》诞生了。
十个独立的电影长度的故事,展现关中人性格中的生、冷、噌、倔、刁、野、狂、鲁,以及西北、渭水的一方水土与一方人。
可这幅荡气回肠的平民史诗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当年上映时没火起来,现在也没多少人知道,甚至连资源都很难找见,本是延续《双旗镇刀客》的故事,却连名字都被遗忘了。
《关中刀客》系列拥有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一般的质感。
司马迁是歌颂汉代那些社会底层的仁人志士,《关中刀客》如出一辙,也在赞扬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这些侠士。
在水深火热的世道下,刀客们不为名不为利的扶危解困,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
如《关中刀客之董二伯》中的董二伯,出身书香门第,义薄云天。
虽说刀法使的出神入化,道上的刀客都对他言听计从,但他从不以武压人,奉行“刀子服不了人”。
被乡党们推崇靠的是夹道欢迎的小侠,对得起天地良心的道义,而非使用武力胁迫,让乡亲们害怕。
这就是《游侠列传》中所说的“羞伐其德”,即将别人从危难和死亡线上拯救出来,也决不自恃自己的能力,同时羞于夸耀自己的品德。
还有世道这么乱,为讨个一星半点的公道而成为地道刀客的少年花翎子。
以及文艺味十足的肉瓤子,知恩图报、孝顺母亲、手刃恶霸的鹞子龙五,直道而行,跟贪官污吏抗争的粪操子。
《关中刀客》的十个故事基本都在延续这种侠义精神,但口碑最好的是当属《关中刀客之拚镢子》,侠、情、义兼备。
自古以来,农民都有交农起事的做法。
向官府交农具罢耕,以此来反对横征暴敛,但《关中刀客之拚镢子》不是交农起事,而是官逼民反。
白拿了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却还让农民感恩戴德,让土地姓了官,让种地的撅头成了杀人的工具。
官府征地修建粮仓,本意是为了遇到饥荒大旱时救济百姓。
可是官府与军霸、地主勾结,强行征了农民的地,却不给他们一毛钱,还反过来冤枉他们是歹人,动辄大牢棍棒伺候,导致民不聊生。
这才催生了拚镢子的为民除害,虽非法律允许,但替天行道的行为,百姓拍手叫好,宁死也不愿透露侠客半个字。
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时候,水能载舟,也就能覆舟。
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的时候,失道者就寡助了。
当只有当官的可以吃白面、白馍,老百姓连玉米面饼子都吃不起的时候,这天下就乱了,世道就要变一变了。
百姓苦一苦没关系,但老是让百姓苦,百姓就要欢呼孙大圣了。
让他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然后孙大圣振臂一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就是《关中刀客之拚镢子》是关中刀客系列评分最高的主因。
开头下苦人自己挖坑埋自己,结尾麻刀客被乱枪扎死,用拚镢子杀恶人的石锁跳入坑内,甘愿与麻刀客一同被活埋,首尾呼应,主题沉重又发人深省。
《关中刀客之拚镢子》不遮掩、不避讳,以小见大。
看似封建社会发生的事,可陈胜吴广者从来不因时代变了而缺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但总有一天要破一破这个特权。
《关中刀客》用西部片和剑戟片的方式,讲中国式的家国天下的故事。
故事中展现了属于中国边漠的神话,颇具古老神话的味道,侠客儿女,纸短情长,于江湖中涌动。
有在荒漠跃马扬鞭的大全升格镜头,也有待烟雾散开决斗已停的高潮迭起,还有关于性别关系与镇民群像的塑造。
虽然故事简单但情节十分精彩,尤其是美术方面,整体给人一个“酷”字,堪称大陆武侠片里最顶级的作品,没有之一。
冯小刚关中刀客
最新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