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王君正导演的电影,分析男性视角下,“他者”可以包括哪些?

时间:2023-01-05 21:06:53阅读:2311
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等二元对立(中心/边缘)组合关系都来自于西方形而上学。“他者”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开创性工作的艰难,也由于“他者”问题实际上是强烈现实指向性的对象化的问题。“他者”,是自我以外的
  • 国家话剧院著名国家一级演员。曾在《红色摇篮》、《井冈山》、《开天辟地》等三十多部…

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等二元对立(中心/边缘)组合关系都来自于西方形而上学。

“他者”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开创性工作的艰难,也由于“他者”问题实际上是强烈现实指向性的对象化的问题。“他者”,是自我以外的人或物,也是后现代主义理论、性别理论对于传统中心主义批判反思的一个中枢支点。

波伏瓦阐释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层面,围绕着自我与‘他者’是互为处境的核心观点,女性的生存离不开历史、文化、教育、习俗、法律和政治等建构的生存处境,女性亦被这些现实因素所束缚,同时也需要创造条件超越这种处境。

“性别理论抛开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解放论,将理论直指现实,力求解决对象的现实化,性别理论作为一个庞大整合的综合体,要解决问题的对象即‘边缘属群’,除女性之外,还包括儿童、老人、有色妇女、阶级和种族等,‘边缘属群’是西方形而上学中二元对立、边缘化位置上的那一面。”

若将自然归为“边缘属群”这一综合体则必然要谈到生态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是对各种压迫间进行测试和理论化的重要场地。

1974年,法国作家奥波尼在《女性主义或死亡》一书中首次使用“生态女性主义”一词,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与批判并没有进行严格限定的明确定义。

《第二性》中波伏娃对“他者”的定义和阐释,成为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根源之一,生育、母性等女性自然属性被父权社会视作“他者”和“第二性”,女性的自由与自然一样,成为父权话语排异、超越和统治的对象。

当然,这类群体在王君正影片中的整合性出现离不开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对中国电影界的进入,离不开第四代女性导演的创作自觉,更是离不开王君正导演酷爱儿童厌恶男性以及晚年孤独的生命体验。

由于,第四代女性导演的创作高峰期深受女性主义的影响,社会性别理论于此时并未成熟,因此该阶段的女性题材影片依旧聚焦于两性对立的讨论中。

但不同于其他女性导演的创作,王君正导演没有停留在探讨“男与女”这一性别对立的话语局限上,其影片中触碰到的边缘属群具有鲜明的“反人类中心主义”、“反父权制”、“反二元论”意识。

这也充分地说明了导演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解具有前瞻性及深刻性。伴随空间叙事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兴起,电影研究者们纷纷投身于电影文本的空间叙事的剖析中。

由于电影艺术本身就具备空间属性和特质,空间这一叙事维度贯穿光影长河,从空间这一窗口进入王君正的电影得以更加生动的挖掘“他者”的困境呈现。

女性主义理论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认识到,男性利用生存空间来限制和规训女性,从而强化他们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并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直接表达了女性对于获得独立空间的诉求。

在王君正电影作品中,这种男性话语对于空间的霸占延伸到了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异质空间中,从自然景观到公共空间到私人空间再到精神空间对“他者属群”进行了全面的围困和进攻。

而导演赋予身处困境的“他者”一种打不倒的达观面世精神以及由“他者”群体共同加冕建构的“乌托邦”式空间,身处其中的女性、老人、儿童力图获得平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他们互为疗愈,渴望掠夺与强权得到搁置,并不断的通过身体游移和占据边缘来争取跨越空间的分隔边界,反抗不平等空间的划分。

而自然话语对城市话语的成功超越也寄托了导演对于“他者”能够打破二元对立的空间束缚的美好骐骥。

中国第四代女性导演作为6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一批学院派创作者,深受思想解放时代女性觉醒意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引进这两大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也基于“电影语言现代化”的理论进行了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代表人物有黄蜀芹、王好为、王君正、史蜀君、张暖忻、陆小雅等。这些电影作品主要聚焦了女性群体的困境呈现,如性别遮蔽、价值剥削等,同时也展现了女性对于困境的突围和超越等反叛意识。

与其他女性导演相比较,王君正导演创作的不同之处最突出的便在于对“他者”的建构,前者大都聚焦单一化的女性角色,后者则饱含社会性别理论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色彩,对“他者”形象进行了多元化的拓展成为“他者属群”。

第四代女性导演以无可避讳的勇气,试图解构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文化观念体系,探索女性自我意识,寻找属于女性的生命视野。

但是,王君正导演的电影作品和同一时期多数女性导演的作品一样,看似她们在逃离男性话语、男权规范,实际却采用了另一套男性话语。

其中,这些作品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大多止步于“正面书写”,未能形成一种话语与文化的反抗或颠覆。

同时,这些女性并没有建立一种真正自觉、自省的女性立场,她们大都持有某种本质论的女性观,大都保有某种经典的道德判断与性别价值判断,女性命题与女性形象的历史空白造成了一种深刻的女性自我意识与性别意识的混乱与无知,这一切成了女性电影中“女性怪圈”的历史成因。

值得注意,“他者属群”的困境建构依旧源于父权、现代化进程、强势群体等组成的男性话语体系,“他者”认识到传统“二元对立”模式片面性的基础上,若要想走出困境必然要继续关注并打破这种不平衡不对等的“二元对立”模式。

而“他者属群”对于空间的诉求不同于男性间的空间争夺与霸占,只希望能够冲破空间对立,获得空间自由,从而形成各群体间平等对话的空间。

我旨在做一种尝试,立足于王君正导演的电影,基于社会性别理论与生态女性主义,将性别讨论的格局放大,看到男性话语之下的“他者”并不局限于女性这一单一对象。

呼吁男性与女性平等相处、尊重各个弱势群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共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尽份绵薄之力。

聚焦立足王君正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