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波澜不惊的艺术镜头下,尽显日本社会世态人情

时间:2022-12-06 20:58:55阅读:1924
作者:蓝歌原创作品,且看且珍惜是枝裕和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好电影,就是会让人看完之后,长久不能忘怀的,会真切的对你的人生造成一点点改变的电影。很多年前,日本知名导演小津安二郎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电影

作者:蓝歌

原创作品,且看且珍惜

是枝裕和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好电影,就是会让人看完之后,长久不能忘怀的,会真切的对你的人生造成一点点改变的电影。

很多年前,日本知名导演小津安二郎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电影的好坏,是以余味定输赢。”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不管是小津安二郎还是是枝裕和,他们最擅长的是用波澜不惊的艺术镜头,向我们铺展了日本社会的世态人情。

正如2011年上映的电影《奇迹》,这是一部日本为了纪念九州新干线开通的专题电影,幸好是是枝裕和拍了,才能让我们看到了商业片之下流动的人文情怀。

很多人在影片中看到了感动与温暖,诚然影片的风格颇为治愈,但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在波澜不惊的表层下,其实蕴藏了三个宏观内容:父与子的家庭观念冲突、日本社会文化更迭变迁、呼吁日本家庭式微父权的回归。

一次有梦想的出走,一场父与子的和解

电影主角是两兄弟,爸妈离婚后,哥哥航一和妈妈生活在鹿儿岛,弟弟龙之介和爸爸在福冈生活。

鹿儿岛有座活火山,整个城市的上空常年弥漫着烟灰,如同哥哥航一脑海里挥之不去的阴翳。

在航一心里,他始终不能接受父母分开的事实,他甚至希望鹿儿岛的活火山爆发,这样他就可以和妈妈搬离这里,从而前往福冈和爸爸弟弟生活在一起。

一家四口团聚,是航一最大的人生梦想。

对于年幼的航一来说,父亲彻底的缺位,造成了他敏感且自卑的性格,有次老师上课要求调查父亲职业,这时有同学说 航一没有爸爸。

航一怯生生地站起来,缓慢地解释到:“我有,但我们现在不住一起。”

同学一句“航一没有爸爸”,让他想要一家四口团聚的梦想更强烈了。

那天晚上,航一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全家人一起在太阳塔公园聚餐,正在其乐融融之时,两个拆迁工打破了这份美好,航一上前阻止,但是爸妈和弟弟却无动于衷。

在日本文化中,太阳塔是一种象征:如果找不到爸爸妈妈,就在太阳塔等着。

如今这座太阳塔被无情摧毁,航一想要家庭团聚的梦是否会实现呢?

然而,相比于哥哥航一对完整家庭的迫切渴望,弟弟龙之介是个乐天派,他不会嫌弃整日沉迷音乐的爸爸,也不苛求父母能重新在一起,看似没心没肺,实则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爸妈再也不可能和好了。

航一在上实验课时,听到同学说:从鹿儿岛开出的樱花号和从博多开出燕子号时速都是260公里,当北上南下的两辆子弹列车相遇,高速掠过时会产生超能量,若此刻许下心愿,奇迹便会发生。

单纯的航一相信了,于是他开始计划前往两车交汇的熊本县,许愿鹿儿岛活火山爆发,让他有理由搬离鹿儿岛,实现家庭团聚之梦。

他做了周密的准备,画了一幅火山爆发的图,时刻祈祷着,仔细研究行车路线,叫上外公协助逃学,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两兄弟带上相约小伙伴一起前往汇合点。

在看到两车交汇的那一刻,所有的小伙伴都许下了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望,唯独哥哥航一沉默了,他忽然想到如果许愿火山爆发了,生机勃勃的鹿儿岛会瞬间黯然失色,他再也不能平平安安上学,外婆再也不能开开心心跳草裙舞,无数家庭会因此支离破碎.....

那一刻,航一顿悟了:和自己家庭团聚的愿望相比,世界的安宁更为重要。

他爬山涉水来到这里想要实现的愿望,就这样放弃了。

他对弟弟说:“比起家人,我还是选择了世界。”

他放弃汲汲追寻的梦想,同时也接纳了父亲的不负责任,以及认同了父亲的生活方式和家庭观念。

飞掠而过的列车,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他们一家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电影名叫《奇迹》,虽然并没有奇迹发生,但在最后哥哥航一完成了“超我”的建构,无疑也是一种奇迹。

一家四口团聚的愿望没有实现,可接纳破碎的现实,未必不是一种成长。

这场出走,航一完成了与父亲的和解,自己也得到了成长。

用波澜不惊的镜头,揭露日本社会文化的变迁

如果电影只是单纯表达兄弟两为家庭团聚所做的努力未免有些肤浅,是枝裕和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叙事从来不甚宏大,格局却是深不可测。

航一外公年轻时是个有名气的糕点师,老友们聚会时感叹日本小吃轻羹的衰落,提议让航一外公重新出重新出山制作轻羹。

后来,外公制作的轻羹出炉了,航一尝了一下,表情略微失望,轻羹味道显然不是很讨喜。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老友们提议老友们提议以樱花为主题,将轻羹做成粉红色,但外公拒绝了。

在外公内心深处,他眷恋的以及认可是白色的轻羹,如果换了花样,那是对田道间神大不敬。

这个年逾60的老人,骨子里有对日本传统小吃文化的敬仰,对于他来说,轻羹是一种传承的手艺,是一代文化的象征。

与其变着花样让它在社会更迭中活起来,不如留在最美好的回忆里,有些东西,岁月带不走。

这个细节颇为出彩,尽管是宣传片,可导演却另辟蹊径通过着眼于传统文化在社会更迭的落寞,凸显新干线的先进之处,比起平铺直叙,这样的反差更具深层面思考。

然而,时代发展带来的冲击除了传统文化的流逝,还引发了日本空巢老人问题。

7个孩子在熊本县过夜的那一晚,遇见了一对夫妻,常年独居于此的夫妻两看到一群孩子的到来,瞬间逐笑颜开。

夫妻两给他们做好吃的,给他们穿好穿的,最为动人的那一幕是老婆婆给小女孩梳头,这个画面像极了祖孙两。

最后夫妻两还亲自开车送孩子们前往观测点,就在许愿前,小女孩问:“你们要是有什么愿望,我可以帮你们许。”

老奶奶说:“昨晚,我们许的愿已经实现了。”

对于空巢老人来说,能和孩子享受一次天伦之乐,就是人生最大的愿望。

虽然电影里描述空巢老人的画面不多,却足以表达了是枝裕和对日本老龄化问题的牵绊与忧戚。

这或许就是《奇迹》想要给观众传达的深层意思。

正如是枝裕和所说的:“作品不是为了表达自身内在的想法,而是为了反映和记录当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丰饶或幽微复杂的人性相遇时,产生的那份惊奇。”

惊奇的是,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儿童逐梦片,而是糅合了无数日本社会的人情世态。

设立废柴父亲形象,呼吁逐渐式微父权的回归

先前一直想不太明白,为何是枝裕和镜头下的父亲都是废柴形象。

从《无人知晓》里四个始乱终弃的父亲,再到《比海更深》中年颓丧的父亲良多,再到《奇迹》里一心想要实现音乐梦无心顾及家庭生活的父亲木南健次。

起初看时,总觉得这样的人设未免有些丧,可是在我看了是枝裕和一部又一部的电影后才发现,设定这些无用父亲形象,实则是一种呼唤,是枝裕和尝试用镜头呼唤日本逐渐式微父权的回归。

如果对日本文化略有关注,不难发现日本家庭父位缺失情况极为严重,明治维新时代后,日本社会逐步发展,为了提高家庭收入,大多数父亲选择外出打工,母亲则成为家庭生活的顶梁柱,由此日本逐渐形成“无父社会”。

而父权失坠带来最明显的社会问题即日本离婚率急剧上升,近20年,日本70%的离婚是由女性提出,日本家庭关系进入动荡不安的时期。

电影《奇迹》中,父亲木南健次显然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他在有两儿子后,仍不切实际地追求音乐梦,把家庭生活重担丢给了孩子的妈妈。

无奈之下,妻子只能选择离婚,家庭破碎带来的深远影响,不仅仅是孩子对家庭复位的渴望,更是直接削弱了父亲教化、引导孩子的权威力量。

一个家庭的稳定,离不开父母健康的关系,任何一方失坠,都会造成家庭的破碎,是枝裕和在电影里塑造废柴父亲的形象,无疑是为了呼吁父权的回归,唤醒父性的力量。

我们不得不承认,是枝裕和的电影镜头叙事平常,却暗藏着丰富的社会内容,他将日本饮食文化,生活美学,家庭解构与整合,与原生家庭和解、日本社会问题等一一呈现出来。

无需哗众取宠,却早已深入人心。

正如他在文集《有如走路的速度》一书中说道:

“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

的确如此,每次看完电影之后,都能从平凡细碎的情节里咂摸出现实生活之味,仿佛他早就钻进了我们的生活,将其呈现于荧幕上。

小津安二郎的沉郁冷峻固然直透灵魂,北野武的辛辣暴力给人以感官的冲击,而是枝裕和的温情与美好,总能让我们在暗淡的岁月里寻得一丝光亮。

基于平凡,现而不凡,四两拨千斤的技艺,是枝裕和用得如火纯青。

日本电影奇迹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