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真的要消失了?2022年观影人次下降98%,3点原因不可避免
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可谓是无孔不入,这不,就连你从小到大最爱去的电影院也要面临消失的风险。各位老板仔细想一下,你上次去电影院是什么时候?看的是新上映的什么电影?那么今天就来给各位老板讲讲马上要“消失”的电影院。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大类。第一个,疫情影响出门。一旦某个城市有确诊的或者是密接,或者是大规模的爆发,电影院作为人流量最集中的地方首当其冲被迫关门停业。疫情反反复复,也就导致影院开了关,关了开,即便是开了也没多少人来,赚的还不够一天运营成本的。
第二个,影片质量减少。这几年国内影片质量的大幅度下滑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但就这样烂片仍然居多,很少有高质量的电影。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为什么要花钱找罪受,污染自己的眼睛呢?不比躺家里看手机香吗?
国产影片的诟病无一不是演技尬,剧情雷,却还打着大制作的旗号招摇过市。试问又有谁会愿意买帐?而片源的单一,也无疑加剧了这一情况,大家来到影院没什么电影能看,想看的又不放映,还不如打几把游戏来的痛快。而且现在的娱乐方式多到令人眼花缭乱,隔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就出个新的,也不必执着于看电影。第三个,票价高。结合前面所说的,疫情影响、片源少、质量低,就这样还动辄一百多五十多的高票价,谁乐意当这个冤大头呢?
据有关部门的数据信息,发现自2020年以来电影院的观影人数就一直在下降,到今年人更少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影院的票房和去年相比下降了37%左右,103亿元没了,这是自2014年来的最低纪录。就人数来说,今年看电影的人只有3.98亿,相比去年直接下降了41%。而就电影院的放映来说,更是不断再减,比去年减少了20%,上座率只有可怜的6%左右,连前几年的一半都没赶上。这都还只是今年的状况,在去年也有人和大前年做比较,说它要没落了。根据2021年的信息,这年共上映了697部电影,但却有100多部的票房在10万以下,有的甚至两千多块钱。除此还有四十多部是处于全网失踪的状态,查无此票房。这个情况和全盛时期的2017/18年比,简直是没眼看,去年就七八月的票房和这两年相比,少了一多半,今年更惨。这样的状况也不怪影视行业的人以及外界摇头叹息,这是要完蛋。而八月多的一则消息更让电影院的处境变得艰难,全球第二大的集团——电影世界已经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了。看来不仅是我国,就连全球的电影院也都难保,这个消息更加剧了线下影院的经营困难程度。说完了当前的状况,我们来简单说说它的发展历史。这要说个冷知识,电影是浪漫的法国人发明的,但是他成为影院供多人观看则是被各种文化的集大成者美国发明的。189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影放映厅在美国
出生,从这时起,电影开始走向了大众,开始了商业化——赚钱之路。在大约十年后,它开始收费了,只需要5分钱,接着约翰.哈里斯等人将一座废弃的商店改成了剧院的形式,配以幕布、座椅等,电影院的祖宗就此诞生了。而且最早因为它的票价非常便宜,吸引了许多人,几乎是赚的盆满钵满。
最终善于经商的犹太人将其一步步扩展至吸金的商业奇迹,因为在一开始就认为这是穷人的消遣娱乐,高贵的白人或者上层人士不屑于光顾电影院。而这恰恰给了犹太人绝好的赚钱良机,大家现在所熟悉的美国八个著名电影制片厂,就都是犹太人创办的。到了20世纪头十年,迎来了它人生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美国逐渐形成了一个非常吸金的产业,在欧洲许多影院也开始设立,看电影成了一个浪潮。因为战争的原因,最终又转到了美国,到二十年代电影院的模型逐渐定型。这时候它有超高级豪华烧钱的,也有复古的风格,同时还有伴奏,纯纯是视觉和听觉盛宴了。至于现在大家看电影最不能少的爆米花、可乐等则是诞生在三十年代的金融危机中,当时没钱赚,各行各业都陷入了萧条中,怎么办呢?为了活下去,当时的影院负责人想出了一个点子。他将一些点心瓜子等拿到影院售卖,最为受欢迎的则是爆米花,于是这个捞钱的方法就流传至今,形成了惯例。现在不带点东西去看电影,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似乎一手捧着爆米花,一手拿着饮料才是标配。
这样没多久,那主要的八家电影制片厂,就实打实的垄断了美国当时近80%的院线市场,那么这样明目张胆地垄断,不会引来祸害吗?自然会,这不在1938年美国政府就对这八个影院进行起诉,称他们违反了反垄断法,这场官司一直陆陆续续打了十几年,最终以八大制片厂的妥协结束。此后他们专心做影片的制作和发行,院线则独立出来,这便是电影史上一个重要节点,现代院线制度的建立。发展到现在,电影的形式已经是五花八门,丰富多样,从一开始的2D升级到3D、4D、杜比音效等,越来越高级。但是为什么它越升级,票房、经营情况越惨淡呢
这一点重要说下我国的状况,电影在我国则是1896年就传入内地。到1905年我国自己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历史不可谓是不悠久。在上世纪,那个生活简朴、物质缺乏、人们物欲极低的时代,电影就是最大的娱乐方式。人们将看电影视为一件极具仪式感的事情,可以用来约会、也可以用来和朋友放松,还可以独自一人享受两个多小时的“异世界”。在这两个多小时里,人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电影的世界中,跟随导演的镜头、演员的表演一起走进一个新奇的世界。那个年代更没有手机等电子产品,人们对看电影更是一种纯粹的热爱。但到了九十年代,有一个场所逐渐占了上风,差点取代了电影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它就是录像厅,内地人熟知港星、观看港片以及外来影片的途径。即便它的环境差,人员复杂,就连椅子都不如影院里的舒服,但是,谁让它片子多呢!内地没有的、删减的,它都有,这对当时的人来说无疑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电影院为什么差点被干掉?除过片源实在太少,还有一个更复杂的原因,不能跨省发行。这不仅导致观众人数的减少,还促使一些电影制片方远走国外,因为赚不到钱。管它好与坏,都一个价,也没有外来的影片满足观众们的眼睛,来来回回就那几个电影,只能看着人数量一天比一天少。这一状况直到进入新世纪后才获得了发展,也就是院线改革。简单粗暴一点就是影院要想获得一些经典或者当红大片的放映资格,就必须加入这个院线。对于以前赚不到钱的制片方来说,它的赚钱多少直接与院线扯皮即可。而且它的入股资本也发生了变化,私人民营都可以加入了,这也是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也就是这样,影院迎来了一个辉煌时期,而把它发扬光大的则是小目标践行者——王健林。一旦建成一个大型商场,电影院就是标配,利用商场的人流量带来丰富的客源。同时配以爆米花饮料、抓娃娃机甚至是红酒,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买不到的。这样赚麻了,而反过来看电影的人也能为商场带来消费,这样互相促进,互相赚钱。反正不管怎么说,商场是自家的,最终钱也会流入自己钱包,也因此它旗下的万达院线至今都排名第一。
因此看到这样做赚钱的其他行业也纷纷有模有样学起来,导致了我国影院数量的急速扩张,甚至是到了恐怖的地步。就跟走几步路就能看到理发店一样,电影院也是一条街上有好几家甚至十几家。但是问题来了,这些影院放的都是同一个片子,观众老爷们看到眼里的都是一个内容,没啥意思。扩张的快,一旦风险来临,它消失的也快。总的来说,电影院曾给人们带来了开启新世界的大门,但也因固步自封一步步把路走窄了,疫情只是个直接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片子质量的问题,这在每个行业都是重点,做事不求一心,但求用心。各位老板怎么看呢?
电影院商场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