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4 23:03:10播放:3390

谭维维太敢了!

我已经数不清在朋友圈刷到过这句话多少次了。

附带分享的是一首歌,谭维维的新歌《小娟(化名)》。

新专辑名叫《3811》,一共有11首歌,11位女性11个故事。

每首歌是一个人名,每一句歌词都戳心。

01

歌词句句带血

她是今年胆最大的歌手

尤其是《小娟(化名)》的歌词,句句带血。

光看字眼,还没来得及细琢磨,就能感受到情绪的浓重。

从“奻姦妖婊嫖姘娼妓奴,耍婪佞妄娱嫌妨嫉妒”等一堆用女字做偏旁的贬义字,

到“用拳头、汽油、硫酸、冲进下水道、婚房沉入河床、冰柜冷藏”等各种残酷的暴力方式和“好地方”

这或许是近年来华语乐坛用词最大胆,也最让人寒毛竖起的音乐作品。

高晓松也发文点赞谭维维,称“《小娟(化名)》是今年华语流行乐坛最震撼的作品”。

歌词的视觉轰炸,让网友惊呼“太敢唱”。

高晓松连发两条微博大力打call,另一条则是直接引用了其中女子偏旁的几句歌词作文案。

大紧本人表示“振聋发聩”,而评论区却吵翻了天。

无关旋律,也无关歌词,甚至跟这首歌好像也没什么关系。

他们在吵这几个“字”。

有网友悲慨,为什么坏的字词都是女字旁?

下面就有网友反驳,“好、妙、嬉、娜等很多好词明明也是女字旁”。

果不其然,不可避免地又挑起了性别对立。

一首歌,不是率先评价其音乐性,旋律动不动听,而是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不由分说地互相指责,这不是愿意看到的局面。

无论是背后的词曲作者,演唱者谭维维,还是为这首歌点赞的高晓松,包括写下这篇文章的我。

评论区里,有位网友说的比较客观。

“这是一种艺术表达,不是真的在用汉字构成来论证女性的不平等地位,只看到女字旁是部分听众的联想罢了”

《小娟》的歌词很生猛,综合了近年来发生在不同女性身上的各件暴力虐杀悲剧。

它用凛冽的歌词展示了对女性的压迫,但“引战”绝不是它的目的。

还是被质疑了。

02

她把受害者写进歌里

却被骂没有心

有人敬佩谭维维的振聋发聩。

但质疑的声音也不少:

“'真敢'二字用在文艺作品上,门槛太低了”

认为谭维维有哗众取宠,博眼球的嫌疑。

“利用网络性别搞对立投机取巧,让人瞧不起”

“你是搞音乐的,不是妇联干部”

甚至否定了这首歌想传递的立意。

“过度关注受害者,相当于把犯罪者从视野中隐去了”

还有不少男网友,愤怒地跳脚。

指责谭维维和支持她和这首歌的人在打拳,抨击男性,甚至扣帽子说这些女性自古以来都把男性当工具使用。

这部分愤怒的人说,“故意渲染挑拨情绪,只会适得其反撕裂社会”。

蝉主从来都害怕看见对立相互指责的局面,我们想要的从来都是“平权”。

平等地拥有机会,平等地沟通,平等地争取权利。

抛开所有声音,关于这场争议,我们只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谭维维的新专辑是女权吗?

是的,她就是在搞这个。

“女权”是什么?Feminism,女权主义,也称女性主义。

相关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它提议女性自尊自省自爱自觉自理自治,做自己的掌握者。

谭维维的新专辑《3811》,打出的文案是“每位女性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3811是一趟列车,里面的11首歌是11位女性乘客。

11个故事,11种态度和视角,11种女性活出自我的画像。

探讨爱情、家庭,事业,物质和社会,探讨关于女性力量相关的一切。

谭维维还是这张专辑,当然都在呼吁女权。

第二个问题是,这首歌在“打拳”吗?

这里的“拳”,不是女权,而是“田园女拳”。

打拳,我认为是没有的。

除《小娟》外,其他歌曲也一样唱进心坎。

《阿果》,山区里十五岁的女孩被迫穿上“女人衣服”。

关注老年文盲女性的《赵桂灵》。

是孤独,也有温情。

“物质女”《钱夫人》,花枝招展地接受着周边世人对自己的道德审判。

但她不以为然。

女出租车司机《吴春芳》,一人担起整个家。

在山重水复的每个昼夜,冷暖自知也奋力前行。

不以性别论爱情的《鱼玄机》。

“如果爱有罪,那么我们认罪,从此视死如归”这句词真是酷。

没有歌颂,没有禁忌,只是用朴实的字词描述了11位女性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

打拳?

如果说是《小娟》的部分歌词令人有了这个质疑,词是直白犀利了些,可更残酷的是,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

比起“打拳”,这才是最可怕的。

谭维维随后也回应:“不是勇敢,只是一份责任”。

把为女性发声作为自己的责任,谭维维算是当下为数不多同时具备音乐素养和人文关怀的歌手了。

质疑她的人,因为“立意先行”不认可她的作品。

一首歌的评价不止是“灵魂”,更应该先“好听”,说不想看到未来的作品为了“灵魂”而在音乐上糊弄。

好不好听因人而异,但从超女亚军开始的谭维维,能力技艺都可算得上华语乐坛的实力唱将。

这次的《3811》,她只是用自己的专业,尽自己所能为受害女性发声。

大家佩服的,不是什么灵魂艺术,不过是她的这份心。

03

为苦难的发声

多一份都是双赢

最后一个问题,谭维维和《小娟》是在博流量,当“财富密码”?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起了《说唱新世代》。

刚过去的《说唱新世代》给过我们惊喜。

这个惊喜不是9.2的高分,也不是全网夸的口碑。

和《小娟》一样,是它的“敢”。

敢唱、敢播、还敢吵。

导演严敏,在节目后的采访说,“《说唱新世代》追求的是说唱的本质,说唱的本质是什么?是发声,是弱势群体的发声,是被忽略、被忽视、被看不见的那些人群的发声。”

“说唱是为弱势群体发声”这句话一出,全网沸腾了。

有表示反对的。

“回到几千年前,音乐的本质,娱乐和歌颂,没了”

“Hip-Hop的本质就是耍、找乐子、是Party,别整那么多文绉绉的,何必过度强调深刻”

还有人开始嘲讽——

节目中为社会事件发声的说唱,成了“新财富密码”。

想要红,只要把一件新闻放进歌词里,写点思考带点批判,就能被捧。

如今《小娟》的境况,和当初这场争议一样——说了自己该说的话,却被围剿在旋涡中心贴上罪名。

我疑惑,什么时候连为弱势群体发声都能被说成财富密码了?

我更遗憾,那些指责着质疑着的人却连发声都没有。

混乱中,也有不少rapper表示支持:“如果说唱失去了发生和表达,那就是没有意义的”。

不止是说唱,所有需要发出声音的作品,都如此。

谭维维这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是一首藏语歌。

老实讲,我看不懂歌词,也说不出编曲旋律的奥义。

我只会像文化沙漠一样说好听,甚至听着听着泪水莫名在眼里打转。

不是难过,可能是曲调传达的那种美好又忧伤的纯净。

也可能是评论区里,没有忘记拉姆,没有忘记包丽的声音。

音乐让被时间掩没的现实,赤裸裸地再次唤醒记忆。

这很残酷,但我们应该这样做。

发声的意义并不在于教化或泄愤,而是传达。

能让微弱的声音放大,哪怕是刻意,也有除了流量之外的意义。

就算裹着流量来,起码这些歌曲的创作者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苦难者发声。

多一份文艺作品发出现实的声音,就多一份对社会的反思。

多一份流量,都是双赢。

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也好,所具备的文学性也好,还是仅是为娱乐服务,能为弱者发声,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都是加分项。

把不公平的真相摊开,被看见不被遗忘也是意义。

无论哪种形式,有人做事都值得鼓励,女性主义内容的“被看见”,多多益善。

谭维维高晓松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