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余华在国外参加电影《活着》的放映展,但导演张艺谋却不在现场。
有次余华在国外参加电影《活着》的放映展,但导演张艺谋却不在现场。有人就问余华:“为什么放映展不请张艺谋要请你来呢?”此言一出,场面十分尴尬。没想到余华笑着回了一句话,不仅引得满堂彩,还让好事者自讨没趣
有次余华在国外参加电影《活着》的放映展,但导演张艺谋却不在现场。有人就问余华:“为什么放映展不请张艺谋要请你来呢?”此言一出,场面十分尴尬。没想到余华笑着回了一句话,不仅引得满堂彩,还让好事者自讨没趣。
《活着》这部作品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后,让张艺谋奠定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地位。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张艺谋当年并不想拍摄《活着》,他看中的是余华的另一部作品《河边的错误》。可张艺谋去找余华要翻拍版权的时候,余华却很不情愿。张艺谋起初以为是余华不满意他给出的版权费,但余华却说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他觉得有一部比《河边的故事》更好的本子可以翻拍。张艺谋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忙问余华是出版的哪部小说,自己怎么没有印象。因为当时余华已经是中国炙手可热的先锋作家,出版的作品大众很是熟知,但张艺谋却猜不到余华指的是哪一本。余华这才拿出自己一沓手稿说:“这部小说我正在写,这里有七万字内容,你先拿去看看,书名就叫《活着》。”张艺谋拿到手稿也没有什么感觉,他当时觉得这个小说的名字太平了,没有戳中他的心。回去闲置了几天才开始读,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他一读就是一个下午,如痴如醉,所以才有了这部电影版的《活着》。但1993年的晚上,余华看过电影《活着》的成片后却立刻给张艺谋打了一个电话:“电影我看完了,我想名字还是不要叫《活着》了,你改个名字吧。”余华想要改名的原因是因为电影对于原著小说的改动太大了,有些部分的基调也是颠覆性的变化。但任由余华怎么说,张艺谋最后还是一句话:“不改。”《活着》的电影版本问世以后,果然成为了经典,在国际上也荣获众多大奖,所以常有大型的电影展映。又因为电影的名字和余华的小说一样,所以每次展映方请不到主创张艺谋就去找余华。就这样,余华这个小说作者反倒看了二十几遍电影,但邀请依旧络绎不绝。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在一次展映会上,有好事者当面问余华:“为什么放映展不请张艺谋要请你来呢?”此言一出,场面十分尴尬。没想到余华只笑着回了一句话:“因为张艺谋贵,他们请不起,只能找我这样的便宜货。”虽然余华自称“便宜货”,但他如今已经是中国文坛的中流砥柱,小说《活着》出版近三十年,却一直雄霸畅销榜前列,由此可见这部作品的生命力。它也是一部极其少见的,小说和改编电影都在评分达9.3分以上的作品。在某网站的TOP250榜单中,《活着》是TOP2,而TOP1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红楼梦》!张艺谋曾说他在这部作品中,读出了“中国人身上那种默默承受的韧性和顽强求生存的精神”。而更有无数的读者,正是在这部小说中获得了生存的勇气和毅力。这里为大家诚意推荐余华的鼎杠之作《活着》,这部作品写尽了“生的苦难与伟大”。每个人来到这世间,都必然遭遇种种磨难,人生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抉择,愿你在余华朴实如水的文字中获得不一样的心灵抚慰与智慧,更坚定的面对生活的风雨。
张艺谋余华活着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