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丽人生》,男主圭多这样的一个人物,可以说是完美
电影《美丽人生》,男主圭多这样的一个人物,可以说是完美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电影《美丽人生》,看到前面感觉男主叭叭叭的不停说话有点吵,但是到了影片的最后,我不自觉哭起来了。真的久久不能释怀男主的离开,为爱的人,他真的承受了太多太多,这样的一个人物,可以说是完美。前半部分是圭多的爱情故事,塑造的就是一个非常幽默乐观的形象,其实我很喜欢这样的人,他似乎不知道尴尬不知道可能是小丑一样被别人笑话,他就始终为了他的目标“早安,公主”努力着。
可能现在我们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这样不顾及世俗的眼光,去厚着脸皮给予浪漫,逗笑着心上人。在后半部分圭多努力地在孩子面前维持善意的谎言,其实我看到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猜到剧情大概是比较悲惨的,整个内容是知道的,但是看完还是很难受,这里面是有很多感觉不是很真实的东西,比如在广播站示爱,但是又有着看似不真实,实则震撼我内心的东西。
父亲不会德语却为了让儿子相信,勇敢的去翻译德国军官的话,用着自己所谓的游戏规则,当时没有人揭发他,看似不合理,其实也未必。而他的紧张的神色和他的翻译的内容对比出了伟大的父爱,真的很让人动容。最后还有个他死了,但是第二天就解放了的结局,有些讽刺。并且孩子的妈妈也没死,所以在前一夜,他做的那些努力似乎是不必要,要不然他可能没死。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深爱自己的妻子,并且深爱自己的孩子的人去思考,我觉得这是非常真实的举动。
我不会去坐以待毙,我肯定会去想这冲出去。为了爱,所以我有无畏的勇气,闯进女子的集中营,去寻找自己的爱人,不放弃一丝希望。其实从他安排儿子躲进去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出他抱着必死的决心了。所以说很沉重,从人性上来说真的很伟大。整部电影里的圭多把犹太群体的聪明演活了。影片里的圭多三言两语就和人打好关系,着实让人惊羡,要是只会耍嘴皮子,洞察不了人情世故,万万做不到这样。
还有圭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喜欢别人的帽子就用自己的偷换;给客人上别人桌上的菜;偷大使的领带去见朵拉;撬朵拉未婚夫的墙角;在婚礼上抢亲。这些事只有发生在圭多的身上才合理,第一次看只沉浸到后半部分的悲伤之中,没有细细品味前半部分,只觉得犹太群体是受害者,同情心让我们有了圣人体验卡,可反观圭多一开始做的那些事情,真的合理吗?
主题是圭多的爱情与家庭,背景放在了犹太群体被纳粹欺负的年代,为什么根据犹太群体被纳粹欺负的历史拍成的电影就好评极佳呢?除了演员的演技和专业的拍摄技术,观众的同情心、金钱的支持都是影响因素。我看完之后反思,如果一直摁住圭多的小毛病不放,有点不识大体,这确实是一段可以唤起人们同情心的历史,但要是大肆宣传自己的弱势地位,其真正的目的就不为人知了,反过来,只宣传自己的强项,更是认不清自己。
美丽人生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