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对多元主题的探索与思考(一)

时间:2022-09-20 01:13:12阅读:2446
对于《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我目前已经看了两遍。本不想说些什么,怕一说就错,招致意外地非议,甚至像某些人所谓的“目的不纯”,毕竟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但我是农民的儿子,一直生活在农村,而且最近几年也走过农
  • 隐入尘烟
  • 剧情
  • 武仁林 海清 李睿珺 张一白 覃宏

对于《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我目前已经看了两遍。本不想说些什么,怕一说就错,招致意外地非议,甚至像某些人所谓的“目的不纯”,毕竟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但我是农民的儿子,一直生活在农村,而且最近几年也走过农村的许多地方,特别是西海固。我也不是蹭热度,但我真的想说。

《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是农村题材,也是近几年少有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影视作品。从整个作品而言,作为一直生活在农村的我而言,客观地说,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本世纪初到目前的农村生活的局部真实图景,与其说是一部文艺片,倒不如说是一部纪录片。虽然它是艺术加工高于生活,但无处不显现生活的真实性。这部电影题材的单一性显示了主题的多元化,形成了它思想的综合性。在城乡综合发展的今天,更容易激发人们精神上的共鸣,激越人们情感上的涟漪。

一是关于人性的冷漠。它似乎反映人性的冷漠,“熊猫血”主动奉献的场景,女主的落水,老四苦心经营新建院落的推倒,卖粮被挤掉的水分,这一切从小至村民邻居粮商到村级领导似乎没有一个人关注老四的命运。有人大张旗鼓地呐喊这是导演在“黑”农村,“失真失实”,人性的冷漠不致如此。然而现实的农村这种冷漠真的是存在的。凡是存在,即为合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农村还有义工的存在,邻里乡亲的互帮互助,你家修房他来帮,他家碾场遇到恶劣天气大家帮。这种现象到了九十年代中就立马不见了。什么原因呢?一句话,经济利益至上加速生活的快节奏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今天的农村有多少打麦场正走向消失之途,有多少义工还存在?经济的独立驱使农村以家为单位的独立,人情淡凉,人性的冷漠。在影片中老四两口用驴车装麦子的情景,恰巧邻居也在田间地头装麦,却无视他们的艰难。冷漠,使老四两口子成为农村中的一对可有可无的人物。然而他们却活在大多数人们的心中!

这部电影绝不是为人们摆上一桌冷漠的快餐,而是通过那些扎堆的目光冷漠的人性,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农村像老四一样的群体生活及命运的思索,更为重要的是在农村如何真正缩小物质的满足与精神需求之间的差距。人性本不冷漠,是否还记得乡村舞台前面的村民集会吗?是否还记得那个给老四赊种子与化肥的店老板吗?是否还记得那个为老四借鸡蛋的大娘吗?是慢生活跟不上快节奏,还是快节奏忽视了慢生活?从这个角度看《隐入尘烟》绝不是向世人展现人性的冷漠,而是“冷漠”背后的深深思索。#《隐入尘烟》#(待续)

电影隐入尘烟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