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颜值,他被骂到关评,荒谬么

时间:2022-09-11 07:12:35阅读:757
大家好,中秋节快乐!今天鱼叔不推荐新片了,想和大家聊个话题。这两年,内娱总是被吐槽「审美降级」。万没想到,这股风不仅停留在内娱。欧美影视圈也开始被诟病,审美大跳水。新出的两部烧钱大剧就深陷颜值争议。权

大家好,中秋节快乐!

今天鱼叔不推荐新片了,想和大家聊个话题。

这两年,内娱总是被吐槽「审美降级」。

万没想到,这股风不仅停留在内娱。

欧美影视圈也开始被诟病,审美大跳水。

新出的两部烧钱大剧就深陷颜值争议。

权游前传《龙之家族》的女主雷妮拉,与龙妈同族的驭龙少女。

被嘲「颜值变异」。

亚马逊斥4.65亿美元打造的美剧《指环王:力量之戒》更惨。

从精灵到矮人,都被拿来和影版疯狂拉踩。

亚马逊网站连夜关了评论区,至今未开放分数。

在中国也连带着「审美降级」的话题被骂上热搜。

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另一种声音。

不少人表示很喜欢新的龙女,反而称赞她长相很灵。

也有人说,影版《指环王》中雨果·维文饰演的精灵王,也颜值不高。

想必很多人很好奇,全球审美真的越来越降级了吗?

今天,不妨借机聊一聊。

流媒体时代来临,经典IP翻拍霸屏。

有具体的参照对象在前,「审美降级」好像已经成了共识。

以《龙之家族》为例。

讲述《权游》200年前的坦格利安家族的继承之争。

一出场的两位候选继承人,一个是女儿雷妮拉,一个是弟弟戴蒙。

雷妮拉的演员颜值确实不算出众,也是剧中被吐槽得最多的一位。

而饰演戴蒙的演员,马特·史密斯,其实是一位公认的实力派演员。

之前曾主演过大热剧《神秘博士》,还在《王冠》中饰演菲利普亲王。

演技和气质,是绝对够的。

但似乎,古装打扮并不适合他。

一旦与前作相比,便更加相形见绌。

毕竟,拥有真龙血脉的坦格利安家族,一向以高颜值著称。

龙家兄妹,都是一头银金色长发,靛蓝色眼瞳,白得透光的皮肤。

可谓气质脱俗,贵气尽显 。

剧版《指环王》被吐槽得如此之凶,同样是有珠玉在前的缘故。

原作已经极大还原了人们对精灵形象的幻想。

开花饰演的莱戈拉斯挽弓射箭,仙气飘飘。

其父精灵王瑟兰迪尔,尽显王者风范。

大魔王凯兰·崔尔,更是丰神绰约,秀外慧中。

而今再看剧版。

爱隆王和精灵王的形象显然大不如前。

两人长相都略显局促。

与印象中玉树临风、仙气飘飘的精灵形象相去甚远。

新的原创角色也都一样平平无奇。

五官最标致的可能还是黑人精灵

不只是这两部,近些年很多剧都有类似的槽点。

猎魔人》刚上线就被批选角糟糕。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已有出圈的游戏IP在前。

游戏中的女主是典型的欧洲美女。

相比之下,剧中的印英混血演员,在很多IP粉眼里是降维打击。

新蝙蝠侠》中的猫女演员佐伊。

有安妮·海瑟薇版猫女形象在前,也遭到不少颜值羞辱。

最看重颜值的青春剧也未能幸免。

HBO的翻拍剧《绯闻女孩》,被称为大型审美降级现场。

原本叱咤风云的上流学生,当年不少人的时尚启蒙剧。

如今全员少数族裔,颜值、造型都被批「灾难」。

甚至放眼整个欧美影视圈。

几乎遭遇了和内娱一样的窘境。

无论颜值还是实力,中坚力量还是中老生代演员。

好莱坞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还是阿汤哥。

外媒评2022全球最美面孔,前十中的欧美面孔还是寡姐。

「二代黑寡妇」弗洛伦丝·皮尤,虽然演技了得。

但,光从外形上,还是被寡姐的风头盖过了。

其他漫威角色,在《复联4》之后也渐渐后继无人。

被力捧的荷兰弟被网暴到退网。

「小女友」赞达亚,也曾被吐槽是「史上最丑MJ」。

三代与二代蜘蛛侠&MJ对比

当然,新星不是没有。

只是相比从前众星璀璨的盛况,当下就显得异常黯淡。

乍看之下,确有数不尽的例子证实「审美降级」这回事。

但,细品后又会发现:

这种评判似乎仍受单一、固化的审美标准影响。

「艳压」后人的美颜,大部分都是肤白貌美,挺拔纤瘦,五官精致,棱角分明。

简而言之,符合一种传统的审美标准。

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就被视为「降级」。

如此一来,就不得不重新反思一个问题:

审美真的降级了吗?

大部分被嘲「审美降级」的作品,都是已有珠玉在前的翻拍剧或衍生剧。

因而也不能忽视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及时代滤镜的作用。

实际上,回头看很多今天被捧上神坛的作品,在当时也遭遇过种种质疑。

比如,《权游》一开始公布选角时,也有原著党不满选角。

槽点包括凯特琳、瑟曦不够美,罗柏不是红发,二丫不是马脸,演员年龄都过大等。

但类似的争论,还是基于因人而异的主观感受。

审美是否有意被降级,还需从选角角度来看。

纪录片《选角大师》,揭示了选角标准的变迁。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 好莱坞以明星为卖点 。

只看外形、脸蛋是否漂亮,选好后再去调教演技。

但长此以往,出现了形象千篇一律、大众审美疲劳的问题。

所以,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垮台后,催生出选角导演这一职业。

选角大师玛瑞恩·多尔蒂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选角标准。

不再以外形为主。

而是根据电影的艺术风格和对角色的理解,挑选更有可塑性,更富表现力的演员。

这一新的选角方法一直被沿用至当下。

玛瑞恩·多尔蒂和她的演员资料库

这确实证实了,至少在好莱坞的历史上,的确有意在选角上降低了颜值要求。

但这与其说是「审美降级」,不如说是「重塑审美」。

新的选角体系有两大特色。

一是,选角团队以女性为主。

既对冲了男性为主力的导演队伍,也动摇了大众男权传统下确立的审美标准。

二是,选角靠直觉。

当然,这实际上是丰富的选角经验养成的敏锐洞察力。

《权游》的选角导演妮娜·古德

这一选角体系,成就了不少经典作品,也突破了人们对美的刻板认知。

比如,电影《毕业生》最初主角设定是传统的帅哥形象,身材高大,金色头发。

但选角导演在试镜后不满意,表示想突破剧本,尝试更多类型的人。

他们就找到了男主达斯汀·霍夫曼,他的身高只有1.66,相貌偏阴柔。

但选角导演认为这种气质恰好能反应美国文化迷惘的一面。

然而,这种行之有效的选角方式在当下也遇到了冲击。

一边是行业环境的变化。

流媒体平台兴起后,制作周期缩短,对演员的需求猛增。

原本基于直觉和经验的选角方式未能稳定成可复制的标准。

这也就造成选角仍处于一种时好时坏的状态。

剧版《指环王》就曾曝出即将开工,选角时间紧迫。

因此竟提出了「长相有趣,不需要化妆」的选角要求。

另一边是大环境的变化。

欧美影视行业同样面临网红时代的挑战。

网红审美也和影视审美产生了对冲。

前段时间,一名活跃于社交平台的整容医生就以当红明星为案例,演示如何调整得「更美」。

结果,她将《怪奇物语》中长相颇有辨识度的女主, P成了标准网红脸。

因此可见,选角问题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所涉因素复杂。

用「审美降级」来一言概之,本身就是不准确的。

自然也就很难去定论降级与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网友的情绪。

毕竟,除了选角等显而易见的因素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是潜在的、无形的。

比如说,西方「政治正确」的暗流涌动。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被拉踩的演员都是少数族裔。

深究起来,人们对种族的偏见常常暗含了对审美的成见。

那么是否也可以说,让非传统审美标准的演员担任主角,和剧中加入少数族裔角色、增加LGBT故事线一样,也基于好的出发点。

一方面,可以给更多貌不出众的演员更多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也能潜在地传递审美多元的价值观。

这和欧美影视环境目前普遍祛魅的风向是一致的。

而且,不可否认——

它的确在试图瓦解旧有的审美标准体系,带来新一轮的审美变革。

现在不仅影视里多了很多相貌普通的演员,大众的审美标准也逐渐被影响。

曾有一个非洲小女孩的视频,风靡全网。视频中,小女孩对着镜头,突然哇哇大哭,说「我很丑陋」。抱着给她理发的人,认真地肯定了她身上一切美丽的地方。

很多人在转发的同时,也真心表达了对女孩外貌的认可。

那么,回到影视作品的争议。

不难看出,问题根源还是在作品。

两部争议之作后续的口碑走向,也证实了这一点。

《龙之家族》刚开播时被吐槽颜值低。

但因为过硬的剧本打底,剧情无硬伤,制作质量更是上乘。

豆瓣分数涨到了8.7分,吐槽颜值的也越来越少。

很多人已经接受了这一角色设定,也就自然地化解了合不合适的质疑。

剧版《指环王》的口碑则出现下滑趋势。

观众对演技、质感、剧本等各个方面都表达了不满。

所以,争议点与其说是演员不够美,不如说是没有演绎和呈现出「美感」。

即便是在国外,两者的口碑差距也很明显。

说到底,演员还是服务于角色和作品的。

作为综合性的视觉艺术,一部作品的审美水准也不仅限于演员个人的外形。

它是编剧、导演、造型师、摄影师等不同领域合力的结果。

比如,电影版《指环王》中的矮人吉姆利,真实身高是1.9米,甚至是所有演员中最高的。

这实际上也是不符合原著的选角。

但剧组使用不同比例的背景和替身演员制造出了矮个子的假象,完全不影响观感。

同样,雨果·维文,其实也并不符合传统的审美标准。

但有了造型、演技的补偿后,他演精灵王也不会被诟病颜值。

内娱也是一样。

去年还被吐槽是「古偶丑男」的王鹤棣。

如今却靠《苍兰诀》翻身成「全民男友」,也是同样的道理。

反之,当颜值成为最大槽点时,正说明了演员与作品的脱节。

观众无法接受设定,代入作品中,讨论也就停留在与剧情无涉的表层。

这与「政治正确」话题,病出同源。

大部分时候,人们反感的并不是反种族歧视、支持LGBT这些政治正确的观念。

而是只顾迎合观念,不顾内容是否自洽的作品。

最典型的莫过于英剧《安妮·博林》。

一名青史留名的英国王后,找来一名黑人演员扮演。

让艺术沦为对价值观念最荒唐的谄媚。

至今豆瓣2.2。

但一些重新开辟的原创故事,比如《黑豹》。

虽然同样是政治正确的产物。

却从演员、妆造、口音到内容都融合了非洲传统文化。

使其既保留了漫威本身的特色,也有较强的社会关联性,让故事能够自圆其说。

因此,它不仅不被观众所反感,还一度打破了北美票房记录。

同理,对审美降级的声讨,既不是颜值层面的肤浅论调。

也并非对政治正确的逆反心理。

而是在被资本席卷后愈加浮躁的影视环境中,对IP翻拍过度的警惕,对艺术性流失的痛惜。

说到底,我们缺的不是好看的演员。

更是能真正定义「好看」的作品。

好莱坞指环王雨果·维文龙之家族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