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端妃一格电耗死所有反派!她很会议论文,原型活了96岁
《甄嬛传》看得越久,越觉得牛。端妃和敬妃看着差不多,都是沉默是金是类型。但端妃是韬光养晦,皇上心里的参谋和伙伴。敬妃是明哲保身,一颗制衡的棋子。
大橘四郎多高明啊,端妃家世不比华妃差,皇上让端妃送汤药,华妃没了孩子,华妃又让端妃没了孩子,一下子除掉两个武将之女的后患。先让她们互相怨恨,还让两大家族互相制衡不结盟,皇上毫发无损,从容脱身。#甄嬛传#
端妃作为全剧的最强辅助,一格电耗到了所有反派领盒饭。剧版甄嬛传端妃的原型是历史上的耿太妃,享年96岁,熬死了雍正和他的所有妃子。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皇五子弘昼。胤禛登基后,于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诏封耿氏为裕嫔,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行册封礼。
雍正八年四月晋封为裕妃。雍正皇帝崩后第14天即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七日,新即位的乾隆皇帝尊封她为贵妃,因当时正在雍正皇帝的大丧期间,册封礼推迟到乾隆二年九月才举行。
耿氏在贵妃位上度过了41个春秋,到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初一日,乾隆皇帝以是年十一月为裕贵妃90岁大寿,晋封耿氏为皇贵妃,在她生日的前5天即十月二十八日为耿氏举行了册封皇贵妃典礼,以90岁高龄而被封为皇贵妃,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1785年1月27日,耿氏因病薨于紫禁城,享年九十六岁。第二天,乾隆帝亲自到金棺前忌酒行礼。遗体出神武门、北上门、北上东门后,被移至吉安所暂安。乾隆帝下旨赐谥号:纯懿。
所以不管是《甄嬛传》中的端妃,还是原型耿太妃。开了省电模式了属实是,端妃就是魔兽M团中血线一直很危险却一直很健康,从头站到尾,还时时控制着整个本的节奏和局势的神级boss。血多血少无所谓,我蓝量回复够快,关键是,天赋还点的气定神闲。
大家肯定端妃劝谏皇上的名场面,至今记忆犹新。这个语言组织能力绝了,搁现在她写议论文肯定是一把好手。崔槿汐和苏培盛的事,不是简单对错呀。端妃开篇并没有直接求情,而是说孟子,程朱理学啥的。
一开始保持中立,并未引起大橘四郎的反感。对方表现出,感兴趣。后面话语权,对方就会顺着你的思路走,大橘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接着端妃短短几句话,就让大橘四郎的理论依据破灭了。端妃真TM的会说话。她但凡不说话,只要一开口,就是扭转乾坤!把孟子搬出来把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砍掉了。
端妃《孟子》不是白读的,外面那些庸脂俗粉叽叽喳喳在皇上面前晃悠,也没见起什么大作用,人家端妃整日养病,皇上依然尊重她重视她说的话,这就是有内秀和空有皮囊的区别吧。端妃很会议论文,好喜欢桃花论这一段。
皇帝对于端妃为崔槿汐苏培盛求情,心里还是有疑心。觉得很有可能是甄嬛托她求情,大橘那么傲娇的人,绝对不允许勾结的,个人理解,其实封建时代的皇帝忌讳的是自己的贴身太监和后妃、朝臣走得近。
看花如看人,有喜欢的,就有不喜欢的。从皇后再到苏培盛个人,端妃都处处做出了分析,格局很大。我们写议论文,通常会急于把对方的观点,贬得一文不值。情感攻势也是破题的关键,皇帝真的相杀苏培盛吗?我想还是犹豫的。毕竟,就算一只狗,一只猫养家久了都有感情,皇上是人,不是神。
最后端妃跟皇上说起孟子和朱熹,劝皇上不要严惩槿汐和苏培盛:“皇上可曾听过一句话,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最后还提了甄嬛的身孕“许是臣妾没有生养,见熹妃和惠嫔都怀有身孕,实在听不得这些打打杀杀的事。”
崔槿汐和苏培盛对食,礼法上讲这算秽乱后宫,朝政上讲,怕宫女太监以此勾结,结党营私(可以参考魏忠贤和客氏)。端妃最后的一招,就是一个神补刀。一方面提醒皇上自己不孕的事情,还要为皇家子嗣考虑。
端妃看得那么明白,也知道当初是皇上让她去给华妃送的药才被华妃报复从此不孕,一石二鸟两个将军之女都不能有后了。
在《甄嬛传》敬妃毕竟跟甄嬛是算好友,毕竟甄嬛把胧月给她了,敬妃也会付出真心,端妃全局利用甄嬛,甄嬛当了太后,端妃就害怕甄嬛来收拾自己所以避世了。
最后不肯再见甄嬛无非是不想再斗罢了,因为她的敌人都没了,灌她红花的华妃,让她背锅的皇上,太后都死了,她还得了个免费女儿,自然没啥好参与的了,至于她爱不爱皇上,宫里那几个基本上一开始都是爱的吧,一个男人让你背锅每天被打,我才不信那么多年下来还有那么爱。
甄嬛传反派苏培盛华妃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