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怎么总是上热搜啊

时间:2022-05-20 18:00:34阅读:469
前几天因为【甄嬛过生日】话题上了热搜,《甄嬛传》又再次被很多人提起。于是接到了《新京报》和好朋友的邀请,在喜马拉雅上做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场直播。聊的内容主要就是为什么《甄嬛传》可以一红就是十多年。而且我

前几天因为【甄嬛过生日】话题上了热搜,《甄嬛传》又再次被很多人提起。于是接到了《新京报》和好朋友的邀请,在喜马拉雅上做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场直播。

聊的内容主要就是为什么《甄嬛传》可以一红就是十多年。

而且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即使是没赶上《甄嬛传》首播的00后们,也真的都在认真回顾《甄嬛传》,包括我每次写《甄嬛传》剧评,读者都多到超乎我想象,虽然也有一些读者嘴上说怎么老谈这个剧啊,但还是会看到标题,就忍不住打开。

是啊,怎么大家老在说《甄嬛传》呢?

我在这场直播里,分享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今天这篇文章里,还有很多我在直播时没来得及说的话,一并写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我是《甄嬛传》首播时,就开始追这部剧的,当时我已经在毕业实习期,在漫画出版行业工作,当时《甄嬛传》就已经很红,华妃的那句“贱人就是矫情”火遍大街小巷,主编就邀请了一些漫画作者,根据《甄嬛传》来一些二次创作的漫画,就是那种纯粹吐槽的四格爆笑漫画。

后来我们那一期杂志卖得特别好,之后做了市场调查,发现不少读者是当时都是冲着《甄嬛传》去的。

不过那时,我怎么也料不到,《甄嬛传》后来竟然可以一直那么红,反复被人重温。

因为我自己最初追《甄嬛传》的确是当成爽剧追的,想想看啊,甄嬛一个原生家庭算不上多显赫的女子,进了宫,别人都以为她“从此萧郎是路人”“命运半分不由己”,可她到最后,击退了一切对她有威胁的人,战胜了命运对她的屠戮,而且,她爱的人都爱她,她不爱的人还爱她,简直不要太爽。

我那时其实对这部剧中关于人性、情爱、职场、友情、亲情等等层面的东西,其实是理解的很浅薄的。

但,我理解的浅薄,不代表这部剧的主创们当时忽略挖掘这种层面的东西,事实上,我现在回过头看,会发现原来《甄嬛传》当时是没有去讨好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大家如果对当年的事情还有印象,应该记得,这部剧当时从选角到服化道包括改编等等,都是挨骂挨得很惨的。

可是,即使顶着这种骂声,他们仍然没有【讨好】,而是很聪明地保留了一种【真诚】。

是的,我一直觉得,真诚才是真正的智慧。

他们真诚地尊重观众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感情和普遍人性,而且尽可能地还原和展现这其中的迂回复杂。所以《甄嬛传》里没有一个扁平角色,也没有一个单纯事件,它的一切都是黑白之中的那无尽的灰。

观众可以骂安陵容,但也一定会共情安陵容;

观众可以喜欢甄嬛,但也一定有几个时刻无比厌烦甄嬛;

即使是看起来最完美的沈眉庄,其实也有她的势利与小心思;

即使是最狠厉的宜修,如果你走进了她的从前,就会多一点对她的原谅。

除了剧中角色复杂,其实观众本身也是复杂的,一定会经历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境遇,因此对情感的需求,对人性的理解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在这场直播里,主持人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说《甄嬛传》在2011年首播,到现在依然被人津津乐道,是不是在影视剧上,观众的一些追求,是始终没有进步的。

我并不这么觉得。

我最近在读金庸先生的小说。在他后来修订版的自序里,他曾这样说:

“我写小说,旨在刻画个性,抒写人性中的喜愁悲欢。小说并不影射什么,如果有所斥责,那是人性中卑污阴暗的品质。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不必在小说中对暂时性的观念作价值判断。人性却变动极少。”

非常非常认同这个观念。

是的,《甄嬛传》也恰恰是因为做好了【对人性的刻画】,所以这么多年来才能常看常新。因为【人性】就像一个锚点,它是钉在那里不变的,但观众是变化的,所以围绕着那个不变的点,一直在产生着新的看法。

所以我在直播里回答,那不代表观众没有进步,那恰恰代表观众一直在进步。就像少时的我们看安陵容和成年后看安陵容一定是不同的,但安陵容一直是那个安陵容,只是我们成长了。

除了尊重人性以外,这部剧的编剧团队也真的厉害,非常懂观众的心理,在剧情上用了好多【留白】的处理方式,通俗点来讲,就是事不说尽,话不说死,有点像苏州园林那种造景,不同窗口看过去,就是不同风景,很有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

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四郎和甄嬛的最后一场戏里,陈建斌老师有个用手拉床幔最后又放下的动作,电视剧只拍了这个动作,没有一句废话,但就是这小小的一个动作,我看到有的观众说,这是在表达四郎爱惨了嬛嬛,最后还是不忍心伤害她,有的说,这是四郎在向别人求救,想给甄嬛最后一击,也有的说,这是在表达四郎的怨恨和无奈。

其实,这个动作是陈建斌老师自己加的,因为他觉得能让皇上在最后的感情表达更丰富一些,就,真的加的很成功,不仅表到了他自己对四郎的理解,也调动了观众对四郎的不同想象。

还有谭松韵饰演的淳儿,她和甄嬛安陵容都分别有好多互动,尤其是谈论睡衣那一段,电视剧并没有评价她是不是故意刺激安陵容,只是把她说的话原原本本呈现出来,因此有的人就觉得淳儿是真天真,有的人就觉得淳儿是真心机。

还有宝鹃这个角色,拍得也是很复杂,但是不评判,不在电视剧里直接定义她的好坏,就是纯粹展现她和皇后的微妙往来,又铺陈她和安陵容之间的真心,所以观众对她就既可以怜悯,又可以讨厌。

《甄嬛传》里这样的细节太多了,所以讨论度和互动度也就很好。

我一直觉得,《甄嬛传》很像一个高品质渣男在和观众搞暧昧。但有的电视剧就很工业糖精或工业【苦瓜】,给的太硬太直,属于硬塞式和观众谈恋爱,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一点都发挥不出来。

但是暧昧就不一样了。

暧昧让人变得贪心又多心。

暧昧之中太多欲语还休、百转千回的东西了,给足了观众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不停地共情剧中角色。

所以,好的影视剧,真的应该相信观众。

因为再厉害的演员,再厉害的编剧,都厉害不过观众的想象。

就像我自己写《甄嬛传》剧评,其实写的根本不是电视剧里的谁,而是我自己不同时期对人性、对爱情、对婚姻、对人生的种种想象。

因为《甄嬛传》拍好了观众的情感和人性,所以人们才愿意一直聊它,就像人人都喜欢吃饭时打开一部《父母爱情》一样,因为它拍好了观众的生活。

观众也有自己的任性的,说到底,我们在追剧时也有一点傲娇——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啦!

甄嬛传电视剧安陵容华妃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