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电影,引领的是怎样的审美?
当代国产动画电影的流行于大众的基础就是叙事宋排滑稽化。
然而动画电影本身具有的夸张特征为其审美的奇观化铺好了茁壮生长的道路。奇观化的叙事特征成为了自代国产动画电影商业性发展的重要法宝动画电影作为一个视觉为重、听觉辅助的艺术载体。
在创作的自由度上,其视觉形象和角色设计相较于电影来说更没有拘束,视觉想象力的可发挥性也更大。奇观电影的出现受好莱坞电影发展的影响,并逐渐取代叙事电影。以快感获得为主要目的的奇观影像不再是一种陪衬,反而逐渐凌驾于叙事之上成为重点。
这种电影奇观化的现象也影响到国产动画电影。当代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者往往在考虑作品商业价值的前提下,对进行一场“审美奇观化”的绑架,大多以“审丑”倾向的“图像”为主要卖点,成为一场以视觉图像为主导的,视听语言奇观化的呈现。
低级需求的满足在当代社会的图景里,审美遍布于生活中的各个地方。沃尔夫说过,这种审美化是大众追求更美好现实的追求。如果在古希腊生活的人民有机会看见今日的生活,面对每一条漂亮的街道、精致的商店、好看的商品,大概并不会感到幸福。
因为在当代社会中的美,全面来看最多只是漂亮,达不到美的程度。生活将艺术拉下了神坛,审美的普遍化捏造出万物都为“美”的假象,如此一来,万物也就都不再是“美”的了,美失去了标准和判断,审美化反倒也成为一种非审美化。
就像沃尔夫闪所表明的那样,现在的审美化与博伊斯或凯奇等所宣称的观点相反,重点未放在延伸艺术概念、突破艺术边界上。部分艺术创作者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给非艺术的东西作出合理的、艺术范畴的解释,以此来扩展和打造艺术新的概念。
审美化的浅层泛滥意指,大众将艺术中最粗浅的部分肤浅的审美价值,用劣质的手段模仿了出来。这种通俗的审美价值旨在娱乐和享受,追求的是无止境的、极致的感官上的刺激和撩拨。当代社会的文化为了营造视觉快感,给受众带来更新鲜、刺激的超现实的虚拟体验。
审美化浅层的泛滥导致大众不再满足于将艺术用于模仿“美的自然”,反倒转向对“丑”的形式的挖掘,其开发程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离奇。在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体出现后,社会现实主要通过这些载体来传递和塑造。
比起仍自视为精英群体的先锋派艺术“反审美”的观念,国产动画电影在塑造虚拟的世界时已经与大众文化牢牢地锁定在了一起。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说道:浮夸与崇高,幼稚与雄浑都是相对立的,“幼稚是完全低价卑劣的”。
当前社会,大部分国产动画电影的目标受众仍然是小学阶段的幼儿。“审丑”的幼稚是相对来说最有效率的动画电影制作。简单的故事情节、通俗易懂的台词、鲜艳的画面色彩、丑萌的角色造型,总是要比对视听语言和意境美皆有高要求的作品要易操作得多。
以2021年的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再世妖王》为例,其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角色形象设定继近年几部《西游记》取材的动画电影之后,更向“审丑”靠近。沙僧和八戒的角色形象设定出现返祖现象,沙僧变成阿凡达一般的,有鱼鳍特征的角色形象,八戒则直接变形为野猪形象。
该动画电影剧情总体仍然归纳为角色们团结一致打败妖王,拯救苍生的情节故事类型中。该动画电影通过对旧角色的新“丑”来博取大众眼球,企图遮盖剧情叙事的不足和陈旧。
当代国产动画电影并不依靠哲学家和美学家们的阐释来获得是否为艺术作品的评价,而是将重点全全放在了研究如何抓住大众的审美吸引力大众的审美吸引力又受到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的影响,最终在五光十色的荧幕色彩中趋近于同一种风格。
大众活在一个由无数消费符号堆积起来的,现实的“拟态环境”中虽然国产动画电影作品传达出了自己的创作意图,但却很难真正:将艺术所:具有的窜美意义创作出来。艺术最害怕的是平庸是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的艺术作品留住大众的审美吸引力,也只在于令受众眼前一亮的外在形态上,失去了艺术所应该向受众传达的意义。审美化在大众社会只是来装点社会和大众的时候,真和善也不再是只能在美中才表现出来,美或者丑只是形式的表现,并不左右大众对作品意图的判断。
自我意识的模糊“上帝之死”开启了大众失去神和信仰后的迷茫时期。消费主义社会更是将大众推向了一个只有能指和所指相对应的时代。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模糊或缺失,造成了个体对自我意识的忽略,以及自我反思的欠缺。
与传统文化社会相比,能做到每日“三省吾身”的人依然是社会的少数,剩下的反之皆沉浸到大众社会的消费系统中。矛盾的是,社会步入后现代主义之后,人们一边想要寻找个性,一面又浸泡在消费主义的环境中。
这大体可以理解为,个体虽强调自我的主观表达,但这种主观表达又严童受到了所处社会语境的影响。最典型的是大众对于时尚的迷恋和疯狂的追捧。产生时尚的群体本身是代表小众的,是无法流行起来的一种审美状态;但时尚的另一个意指又代表着流行,是大众的。
大众的我认知识模糊或消失,却又希望表达个性的时候,世俗的常规化使每个人都想打破现状,成为自己所在圈子的群体或组织中最特别、神秘的那一位。这个事实使每一个时尚元素的创造者沾沾自喜,每一个接受时尚的个体感到满足,这两者的满足都源于个体认为时尚是特别且神奇的东西。
这有些像现代生义时期,精英阶层于普通大众的一种自认的、审美上的优越感。然而当代正处于一种个体强调特别、差异性爆棚的时代,即使是天性不够独立的个体也想要引人注目,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由于时尚自身所具有的不必被所有人满足的标准,时尚成为个体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独具魅力的最佳选择。这种“人设”恰是个体企图希望将自己与“时尚”符号相关联后达成的一种风格设定。
个体在其中仿佛是在带领一定的受众群体走特别的路,实际上,除了受众因为格式化的追随丢失自我外,试图让自己一直处在引领潮流的个体身上也走的是相同的路,追随者也是被追随者。
当代社会的时尚大多数时间里都以消费符号的形式存在着。别具一格、标新立异的产品需要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大众。而大众的感官刺激在一轮又一轮的“新奇”和“独特”中变得越来越麻木。对感官快感的疯狂追求促使每一波的时尚都必须以极快的速度更迭出新。
“什么是美”变得不再重要,“什么能让人爽快”才是最重要的。大众在观看动画电影中需要看见精美的场景,可他们更乐意在精美的场景里看滑稽、搞怪的角色做出现实中谐谑、惹人嫌恶的行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审丑”大多是通过对人类身体的负面化变形而达到的。
与正常、健康人类身体不同的细节或残缺在动画电影的形象设定中被放大,或是角色动作的不流畅和反常,或是故事情节叙述中一些被丑化的小片段,都因为动画电影本身的虚拟感而抵消了人类本身对于某些丑陋、残缺的不适感,从而在感官上收获一种无比的新鲜感和使人感到兴奋的愉悦感。
由于中国社会目前仍处于一种原始欲望压抑的状态,大部分国产动画电影制作仍然将主要受众定位在儿童这个群体上,无法做出大量完全分年龄层的动画电影。血腥、暴力、性等道德上“丑”、“恶”的元素通常难以直观、粗暴地表现出来。
大部分国产动画电影通过形象、角色、叙事等方面打造虽“丑”但“可爱”,虽“使坏”但“可爱”的审美趣味。如果国内动画电影创作者缺乏对“美的自然”的模仿的认知,则国内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大多呈现出极高的相似性,即用大眼睛来表现可爱,用奇形怪状的身形、打扮、配色来表现角色个性,又丑又俗。
国产动画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