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旅程》影评: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爱
《真爱旅程》与《蓝色情人节》一样,探讨的都是爱情与婚姻的残酷面,当夫妻两人想要的不同,婚姻就很难维持了,反而是互相牵绊,就算彼此曾深深爱过也一样。
本片男主角想要待在郊区的大房子里,与老婆小孩在一起,虽然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如果可带来充裕的金钱与自尊,他还是愿意做下去;女主角受不了郊区生活,一直难忘年轻时的演员梦,她想搬到巴黎,觉得自己被婚姻与小孩绑死。两人如此不同,未来该怎么走下去?
两人是邻居人人称羡的夫妻档,但看似完美的生活中,却有很多险恶暗流,可能让他们的婚姻瓦解。电影开始没多久就是女主角梦碎的时刻,她在社区剧院的演出糟透了,老公没能理解或体贴,只是很紧张又故作轻松地说出各种不该说的话,这不只无法安抚四月还令她更生气。
有些人喜欢的工作无法拿来当正职,或许是那工作的薪资报酬不高,或许是自己虽喜欢但做得不够好,四月就是后者,惨的是她在走入婚姻、两个小孩大了,才发现这事实──她根本不是个好演员。早点发现的话或许会比较认命,但她太晚了。过去七年四月之所以能忍耐无趣生活,有部分原因是还怀抱希望与梦想,让她有力量面对现状并保持理智,催眠自己说这一切只是暂时的,未来她会变成一个独特的人。但电影开头这场戏就是她的醒悟点,她发现支撑自己多年的想法竟是海市蜃楼,原来根本没有绿洲,已经渴到不能再忍的她慌了,发疯似地寻找其他出路,想去巴黎、想堕胎、一直跟意见不同的老公大吵。
但直率的完全不懂老婆行为背后的脉络,只是口头给些不会兑现的承诺来敷衍,没有把承诺当一回事,也不了解老婆的痛苦。虽然直率的的生活也无聊、有时也感觉痛苦,连他的出轨都很明显是因为太无聊,没有爱情或更多的意义,但直率的比老婆更早看清自己的平凡,而且有工作的他不用从早到晚被关在郊区,所以只要一个加薪他就愿意继续无聊下去,不想冒险做出任何改变。直率的与四月曾经想变得不平凡,希望与他们的郊区中产阶级邻居不同。
但在五零年代,三十几岁的他们已经接近一个很难改变的年纪,如果真要做出改变,需要很大的勇气,以及对现状极度的不满。对直率的来说,原本觉得目前的工作烂透,但因为公司提出升官加薪的诱惑,一时之间现状没那么差了,一动不如一静;然而对于很不甘做家庭主妇的四月而言,她宁可牺牲一切来改变现状。想法已经分歧的两人,为了夫妻、父母的身份,彼此痛苦牵绊着,情绪在压抑妥协与激烈爆发中如钟摆般摇晃,一次又一次用残酷的字眼伤害彼此,看了真的很教人难受。这真的是曾经真心相爱过的恋人吗?他们真的曾是站在同一阵营嘲笑身边郊区邻居的夫妻吗?我记得有几幕,直率的在说话、做事、款待客人等等时,四月看他的眼神,那种厌恶、不屑,甚至憎恨,令人为感情的消逝可以如此彻底感到寒心。
本片对我而言最精彩的就是吵架戏,尤其电影里主角的两个小孩不知为何很少出现,给大人们很多空间吵架。也许有人会问,干嘛花两个小时看一对夫妻吵架?家里就有免费的看啊。怎么说呢,他们吵得真的很好啊!这世界上有人喜欢看摔角或拳击或斗牛,我喜欢看直率地与四月吵架,就跟我喜欢电影《灵欲春宵》的原因一样。他们的吵架写实而毫无保留,几乎所有还想维持婚姻的人不该对配偶说的话,都被他们说了出来,我一方面为他们难过,另一方面却也为这些对话的诚实着迷。
在《真爱旅程》中,五零年代郊区也扮演一个重要角色,那个时代的人们,经历了之前的经济大萧条、以及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看似平静的美国五零年代的人们崇尚安定传统的生活,但其实存在着深厚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对各种不同、突出的事物的排斥,在郊区更是如此,大家都知道这条街每栋房子里住了哪家人,随时都在观察彼此、在背后评断彼此,但表面上又非常和谐,不能讲真话,所以当电影需要有人讲出实话时,就要安排一个怪人。片中房地产业务员海伦的儿子约翰是个数学博士,有心理疾病、接受很多次电击治疗的他,反而成为唯一能讲真话的人,而他的台词句句都像刀一样直接切入直率的与四月的问题核心,有这个角色在的戏都令人回味再三。
影视解说真爱旅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