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罪恶》到《弹子球游戏》,美国流媒体狂拍亚洲故事的原因找到了

时间:2022-04-29 17:07:05阅读:1738
本周五,是美国流媒体平台Apple TV+热门剧集《弹子球游戏》收官的日子。尽管国内并没引进这部韩裔移民题材的“年代剧”,但凭借主演李敏镐、尹汝贞和原著《柏青哥》的影响力,这部剧在国内的关注度并不低。

本周五,是美国流媒体平台Apple TV+热门剧集《弹子球游戏》收官的日子。

尽管国内并没引进这部韩裔移民题材的“年代剧”,但凭借主演李敏镐、尹汝贞和原著《柏青哥》的影响力,这部剧在国内的关注度并不低。社交媒体上,韩剧迷关于这部剧配不配称为“史诗”,李敏镐的粉丝关于第7集原创的高汉秀(李敏镐 饰)前史是不是强行加戏的问题,已经打了好几轮。

但对于更多普通剧迷来说,心中最大的疑问恐怕还是,这部韩版《人世间》究竟是韩剧还是美剧?

同样的问题,还可以复制到近年来热播的不少亚洲题材电视剧上:《鱿鱼游戏》是韩剧还是美剧?《东京罪恶》是日剧还是美剧?《请再来四杯》是印度剧还是美剧?

答案当然通通是美剧。这三部剧,分别由Netflix、HBO Max、Amazon prime三家美国流媒体平台原创。

但更值得寻找答案的问题是,美国长视频网站为什么在输出亚洲故事上越来越疯狂了?

“亚太市场”争夺战

对于这个问题,最简单直接的回答是各大流媒体平台对“亚太市场”的争夺。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一切。

2020年以来,突袭的新冠疫情扭转了世界的宏观走向,也意外在美国流媒体平台和电影业的较量天平上,投下了决定胜负的砝码。

受疫情影响,影院经营持续惨淡,线上流量迎来红利。拥有大片场的媒介巨头们衡量左右,放弃了在“窗口期”这样的小问题上的挣扎,转而狠抓流媒体平台建设。Disney+、HBO MAX(华纳传媒旗下)在疫情期间的快速成长都跟这一背景有关。

再加上早就想凭借硬件覆盖分内容一杯羹的Apple TV+,短短2年多,美国流媒体平台就从原来的老三大(Netflix、Amazon Prime、Hulu)变成了新六大:Netflix、Disney+、Amazon Prime、Apple TV+、HBO MAX、Hulu。其中Hulu还因为并购,目前属于迪士尼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有了这么多新平台入局,且都是有野心、有实力争夺全球市场的竞争对手,“亚太市场”的份额势必然也要重新划分。

Netflix此前已经走出了,想拓展哪个国家/地区的市场,便在哪个国家定制、开发、投资本土影视内容的路子。于是Apple TV+、Disney+、HBO MAX也迅速跟上,开始往韩国、日本影视也输送资本。

单就2022年Disney+披露的投资计划来看,今年这家增长势头迅猛的平台将会制作20多部韩国影视剧。其负责人表示,今年Disney+在韩国影视内容上的投资总金额,将超过Netflix,也远超过本平台在亚洲地区对其他语种电视剧的投资。

多家平台并进、大批资金涌入,由美国流媒体平台原创或投资的亚洲影视剧增多是必然结果。

但如果只是针对“亚太市场”的话,Apple TV+并没有必要烧5亿美金拍《弹子球游戏》。只要开发、投资韩剧、日剧原本擅长的类型题材,就能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Netflix非英语剧集播放时长TOP10今年4月的数据统计,今年最受欢迎的亚洲剧集为以下几部:怀旧爱情剧《二十五,二十一》(韩剧,上榜9周)、职场爱情剧《气象厅的人们》(韩剧,上榜8周)轻量级甜宠剧《社内相亲》(韩剧,上榜7周)、律政犯罪剧《少年法庭》(韩剧,上榜7周)。

也就是说,亚太市场最重要的小语种剧是韩剧。而韩剧中最受欢迎的,还是以爱情、偶像、职场剧为主。目的只是亚太市场的话,围绕这些题材做文章,同时适当开发一些社会问题剧、古装奇幻剧调剂即可。

由上至下《二十五,二十一》《社内相亲》《少年法庭》

事实上,也有流媒体平台是坚持这样的开发方向的。比如,今年Disney+布局的韩剧便大多属于年代、爱情、行业剧。

目前已经播完的,有背景设定在1987年首尔的谍战爱情剧《雪滴花》、讲述警校生成长与恋爱的《你和我的警察课堂》、偶像爱情剧《疯狂爱情》、音乐爱情电视剧《原声带》等。即将上线的剧集中,还有号称耗资2.6亿人民币的漫改超能题材剧集《Moving》等。

由上至下《你和我的警察课堂》《雪滴花》《疯狂爱情》

但像《弹子球游戏》《东京罪恶》乃至《鱿鱼游戏》这样的亚洲题材剧集开发,并不能单用亚太市场逻辑来解释。

主供北美的“国际化”故事

从题材来看,《弹子球游戏》《东京罪恶》和《鱿鱼游戏》并没有太多相关性。

《弹子球游戏》讲述的是四代韩国移民家庭的故事,他们从日占时期的朝鲜来到日本大阪,经历了二战和朝鲜战争,一直绵延到9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横滨、东京乃至纽约。

《东京罪恶》根据一名美国记者的东京犯罪调查纪实文学改编,讲述的是90年代末,一名初出茅庐的美国年轻记者跟随扫黑组警探,探入霓虹之下的东京黑帮世界的故事。

《鱿鱼游戏》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群走投无路的人为了赢得高额奖金,不得不以命为赌注,参与一场反乌托邦大逃杀游戏。

但是从审美取向上,又能找到那么一点相关性。那就是,主导好莱坞的文化左派所推崇的泛身份政治话题。

《弹子球游戏》里的第四代所罗门·白,就是一个行走的族裔身份认同灾难。他流着的是韩裔血液,出生成长在排外的日本,在美国读大学和就业也没有最终获得身份。面对他是韩国人、日本人还是美国人这个问题,他给不出一个答案。

《东京罪恶》里的记者杰克,是一个从密苏里州来到日本留学的年轻人。他因为新闻理想,非要留在《明调新闻》用日文做报道。这里面最吸引人的还是身份。当一个没有文化亲近或负罪感的西方人,看到日本小到等级关系、性别文化,大到黑帮组织、经济崩盘的林总现象时,他的感受会是什么?

至于由于《鱿鱼游戏》,不用过多解释,简直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阶级身份符号大全。

2018年,有一本题为《娇惯的美国心灵》(中译版题为《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的社科类书籍,一经出版便登上了畅销榜。作者格雷格·卢金诺夫、乔纳森·海特在书中指出,当代美国大学里盛行与文化左派息息相关的“身份政治”,习惯于用道德的维度去看待别人,将日常行为的差异解读为无处不在的“压迫”与“支配”,把生活理解为善与恶之间不停地恶斗,这导致不同群体之间关系日趋紧张。

这本书里所批判的身份过敏,并没有明显表露在这些亚洲题材剧集中。但它侧面证明了“身份政治”话题在当下北美主流文化中的焦点地位。

也就是说,这些作品还是跟随电影学院派的步伐和北美社会话题节奏的创作。

只不过,可能美国本土从族裔到性别再到残障,各种少数身份的故事都被挖掘一遍了,难寻新鲜感。其他民族的身份认同故事——比如亚洲族裔故事——既有奇观性又有符合社会议题的共情点,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说起亚裔身份题材,因为类似的原因,在电影创作领域也是目前的热点之一。

我们就不妨从《弹子球游戏》链接开去。

这部剧的导演之一郭共达是知名韩裔电影导演。2017年他就凭借一部讲述韩国青年与美国南方女孩爱情故事的《在哥伦布》崭露头角。

今年,除了《弹子球游戏》这部剧,他还有一部名为《杨之后》的科幻电影上映。这是一部节奏舒缓甚至带有禅意的电影,讲述的是家用机器人普及的未来,一个由白人丈夫和黑人妻子组成的家庭,购买了一个设定为“华裔”的机器人杨,来照顾他们领养的华裔孩子的故事。

同样是讨论华裔的身份,在擅长击溃一切顺理成章的导演丹·关这里,就丝毫没有禅意。当打星杨紫琼和平行宇宙结合,就成为乱炖但上头的《瞬息全宇宙》。

再往前看,上一个尝试在科幻设定里讨论华裔身份的,就要数漫威的《尚气与十环传奇》了。尽管在这部电影里,日裔美籍导演德斯汀·克里顿表现不佳,但在和迈克尔·曼合作的《东京罪恶》里,他的发挥却非常稳定。

再往前数,还有凭借韩裔移民题材《米纳里》在奥斯卡大放异彩的李·以萨克·郑,目前他正在做的是著名日漫《你的名字》真人版电影的筹备工作。这都还没数到早几年的《寄生虫》《别对她说》……

《米纳里》

这么一串“报片名”,不是要突出亚裔题材在好莱坞的繁盛,而是提出一种警觉。当目标观众是一群常分不清华、日、韩裔面孔的人时,我们真的能指望这族裔身份故事能讲明白吗?

就像郭共达的《杨之后》,片子固然是好片,但看到他镜头下的科林·法瑞尔在美国经营中式茶铺,还苦恼散叶茶没有速溶茶好卖时,总觉得有会那么一点奇怪。

【文/铁皮小鼓】

韩剧流媒体弹子球游戏东京罪恶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