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7 12:04:51播放:577
  •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山东高唐。后来随当医生的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

一不小心就成了脱口秀新星—

「法国作家和中国作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你是个文学大师,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反正如果是我,大概率会绞尽脑汁从两国文化、生活方式的异同来全方位分析,恨不得发表一篇论文以彰显——我是个文化人。

然而,真正的文学大师余华却语出惊人,回答说:

「最大的区别就是法国作家用法语写作,中国作家用中文写作。」

这……虽然差点意思,但也不能说不对,而且还颇有点四两拨千斤的意味。

余华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只是喜欢直抒胸臆罢了。

这当然不是余华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沦为「笑料」。

有人打听《活着》的版税收入,余华说:「我靠《活着》活着」。

有人问他,满分10分的话,给《活着》打几分?

他回答:「9.4吧,那0.6扣在哪?问豆瓣去吧」。

去年他上《朗读者》,多有文化深度的一档栏目啊,余华和主持人聊阑尾聊得绘声绘色。

他说,小时候自己和哥哥因为不想上学,就耍赖说肚子疼。

谁成想当外科医生的父亲是个实干派,直接就把两人的阑尾给割了。

于是乎,余华一家人的阑尾都是没有了的。

幽默永远是最后的赢家。

当阑尾出场,瞬间所有话题就都「后宫粉黛无颜色」。

而余华与阑尾的渊源,这还不算完。

1994年,余华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名字就叫《阑尾》。

故事由第一人称「我」展开,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兄弟的父亲是一个外科大夫,经常做作阑尾手术。他还给两兄弟讲了一个英国男人自己给自己割阑尾的故事。

于是,「父亲给自己做手术」的念头便深深植根于两兄弟。

后来,竟终于给他们逮到机会——父亲在家时得了阑尾炎。

两兄弟没有按照父亲的指示去叫医生,而是让父亲自己给自己做。

最后,父亲因为二人的拖延耽误了病情,从此再也不能做手术了。

结尾余华还不忘点题。

父亲对妻子说:

「你给我生了两个儿子,其实是生了两条阑尾,平日里一点用都没有,到了紧要关头害得我差点丢了命。」

余华的幽默特质,早在那时就初显端倪。

只是直到2021年的末尾,才终于被看到。

从牙医到作家,主要是为了闲晃—

余华说自己「认识的汉字不多」,所以《活着》只有12万字。

这话可能是真的。

他说自己当作家就是为了能睡懒觉和不上班。

也不假。

余华出生于医生之家,父亲是外科医生,母亲是护士长,家就住在离医院不远的地方。

恢复高考以后,17岁余华报考,落榜,第二年再考,再次落榜。

一个还不到20岁的人,读不了书,该做些什么呢?

父母于是动用自己的关系,安排余华去做了一名牙医。

就我们现在来看的暴利行业,对余华来说却是个苦差事。

每天他要面对的是口腔、舌头、口水……算不上是什么舒适的体验。

工作本身也没有什么创造性,只是无意义的重复,日复一日的经验,只能让人成为熟练的拔牙工人罢了。

而与之相对的,县文化馆里的人似乎格外自在的样子,每天就在街上溜达,好像什么也不用做似的。

当了5年牙医,拔了大约1万颗牙齿后,余华受够了,「我一天拔8个小时的牙,你们在大街上东逛逛西晃晃」。

打不过就加入,余华琢磨着弃医从文。

很快,他凭借着天赋和努力,进了文化馆,还因此写出了「躺平文学」的上乘之作——

「第一天上班时,特意晚到了半小时,发现我是第一个到的,我就知道,我来对地方了。」

细看他的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还有近几年新出的《文城》,个个都书写的是时代洪流下的小人物,通常都有着悲惨的、跌宕起伏的命运。

<《活着》剧照>

有人说,很难想象一个能写出无穷悲惨命运的作家,私下里竟然如此幽默。

我却觉得,两者是相得益彰的。

作家的写作,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消耗自我,创作过程中如果不投入足够多的心力和感情,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也因此,才会有很多人将作品戏称为「我的孩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与自己的作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在作品题材过于厚重的情况下,是会承接不住的。

而个人的轻巧与幽默,恰恰可以帮助余华与作品保持距离,这也让他的创作更加不受限。

余华不一样的地方,正在于他的这份漫不经心。

反矫情达人,非他莫属—

余华到鲁迅文学院进修期间,和莫言住一个宿舍。

他评价余华说:「他说话期期艾艾,双目长放精光,不会顺人情说好话,尤其不会崇拜‘名流’。」

可以,这很余华。

文字简练是因为没文化;当作家是为了偷懒。

亲手把每一个试图扣在自己头上的高帽子摘下来的余华,可谓是当代反矫情大师。

前面已经提到,余华童年时生活在医院附近。

也因此,他很早就对血和死亡习以为常。

当你习惯于看见浑身是血的医生父亲从手术室走出,当你不得不伴着太平间的哭声入睡时,一个人自然很难再对其他事情感到大惊小怪。

他甚至给自己开发了新的乐趣,在炎热的夏天跑去太平间睡午觉,因为——「那个地方特别凉快」。

对死亡都司空见惯的人,当然是做作不起来的。

这就是余华的魅力所在。

作品苦大仇深,本人憨态可掬的作家,不止余华一个。

他让人过目不忘,全都因为真实。

由著名导演贾樟柯执导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受访者有很多文学大家,氛围也是比较严肃的。

一到余华,瞬间好笑起来。

连导演本人也说,余华就像个脱口秀明星。

有人说,他凭一己之力让这部纪录片好看了起来。

可能是只有他的言语间处处在表露,我是个「人」。

在其他作家还在探讨写作对自己而言的意义时,余华用满是戏谑的语气聊退稿。

提到改稿,也一点不苦大仇深,声称「只要能发表,我可以从头光明到尾」。

看着眉飞色舞的样子,简直像个「小市民」。

当然,「小市民」也有细腻敏感甚至诗意的一面。

他讲自己收到别人的书信,小心翼翼打开,生怕折碎了,错过了对方的心意。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部纪录片的题目其实源起余华。

在采访中,他说,自己当年在海中游泳,希望可以游出浑浊的黄色海水范围,一直游到蓝色海水当中的故事。

导演贾樟柯当即就表示,想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当作片名,余华也欣然答应了。

幽默,但不浅薄。

也无外乎余华快速打入脱口秀界,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

余华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