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着暴露、直播丧礼,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流量乞丐”下限在哪
2022年的清朗行动,还在继续。
继开年国家广电对涉及演艺圈秩序和规范的整顿之后,这次把目光对准了亟待整顿的“网红”圈。
3月29日,“人民日报谈流量乞丐现象”的话题冲上热-搜,让我们再次认识到“网红”圈的混乱。
文章里也指出,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重点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的直播和短视频。
连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低俗、恶俗、庸俗的“流量乞丐”们,真的该管管了!
下面我们就好好来聊聊,网络平台上恶臭的“流量乞丐”们。
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何为“流量乞丐”?
“流量乞丐”,说的是在一些网络平台上,以低俗恶俗庸俗媚俗内容,博取眼球、赚取流量的主播或账号。
01 吸睛即吸金
2018年,直播和短视频崛起的一年。
随着越来越多人涉足直播和短视频,开始以“流量”为赚钱方式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如何拥有更多的流量,成了“流量乞丐”们需要思考的。
他们也确实想到了办法,即:色、丑、怪、假、俗、赌。
你我皆俗人,越是被禁止的越容易引发好奇,越是猎奇甚至到反人类的操作,越是能够抓人眼球。
比如直播打色情“擦边球”。
这个类型下最容易被看到的是打着跳舞的幌子公然卖肉,有些女主播利用自己的身材吸引观众,但其实是在走软色情的路线。
还有的主播白天时段的直播内容是以唱歌、聊天为主,但到了晚上10点以后,直播内容就变了味。
不仅衣着暴露,还不断怂恿网友刷礼物、加微信,声称会发送更加精彩的节目。
再比如通过欺骗等方式来骗取流量和钱,之前因意外曝光的乔碧罗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直以来都以萝莉音活跃在直播界的乔碧罗,之前发布的照片都是以年轻漂亮的形象出现。
一次和别人的连线过程中,意外暴露真实相貌,引发全网吐槽。
不过讽刺的是,这次外貌翻车后,乔碧罗的流量不降反升。
可直播和短视频领域,并不是都是“又美又帅”的人在掌控,比如不少短视频通过“比狠”来哗众取宠。
2018年,有这么一条短视频在网络上火了。
内容是一个小女孩的哭诉,配文是
“今天妈妈火化了。我再见不到他。求求你们。就给我1万个赞可以吗”
而这样的短视频并不是个例,有网友发现,同样是小女孩对着屏幕哭诉,配字就有好几种,但都是同一个主题:妈妈出了意外。
这就是之前流传很广的“梗”,直播卖惨。
除了这样卖“惨”,还有人直播葬礼。
之前云南昭通的某网红,为了博取流量,竟然直播自己母亲的葬礼。
无独有偶,有人直播自己爷爷的葬礼,还是不间断直播。
耍狠这条路上,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直播和短视频博主做不到的。
你敢想象有人会直播吃si吗?
再比如这段时间又出事的吃播。
继网红吃播博主泡泡龙29岁猝死之后,网红闻味哥也因病去世,年仅32岁,结婚才两年。
更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是,闻味哥生前就患有尿毒症,他的父母和妻子都知道,但是却还是没有阻止他进行无节制的吃播,因为他们“不想跟钱过不去”。
他母亲还在他死后开通了新账号,直播的内容就是讲闻味哥去世的事,并且开通了打赏功能,被曝每天进账数万元。
为什么明知道危险,明知道不对,却还是有人“不顾生死”地去做?
这不由得让我们发出质疑:为博取流量,真就没有下限了吗?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
吸睛即吸金!
只要能吸引流量,就意味着能够变现,而这也是这些“网红”们的终极目标。
02 先造神再毁神
因为直播和短视频“引流”的入门门槛低,操作起来简单易上手,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很容易被别人复制。
于是,“流量乞丐”们又开发了高阶流量密码——“先造神后毁神”。
眼下就有一个很直观且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前段时间一度被迫火遍全网的南京最帅和尚。
事件开始于他之前微-博上的一张自拍,眉眼间俊秀非常,甚至还有点男团成员的味道。
网友看到了,立马炸锅,评论区涌进了大量的赞美;
“谁能想到这是灵谷寺的门面呢?还以为是哪个爱豆。”
还有一些不合时宜的臆想;
“您的模样很适合作为原型出现在我们的一些文章中.....”
甚至还有露骨的“虎狼之词”;
“我现在的心情,就跟妖精馋唐朝和尚一样。”
“大师度心碎女生吗?”
“大师我想出嫁”
随着热度越来越高,事情走向开始变得越来越魔幻。
一群“流量为王”的“游客”纷纷赶来,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拍持善师父。
他们中有人拿手机,有人拿相机,有人拿专业相机,对着师父就是一顿猛拍。
为了能够更好地拍到师父不同角度,更具美感的照片,还有人动用了打光板和无人机进行辅助拍摄。
还有人为了照片效果,开始指挥师父,让他配合拍照。
事件到此,我们都还只能感慨一些人为了流量,真的什么都可以做出来,但接下来事件的发展,就渐渐走偏了。
先是有不少人开始指责师父配合拍摄,说他六根不净沉迷世俗娱乐,如果不想被拍,可以不露脸。
明明是自己去挖了别人的照片,反倒怪别人为什么要发照片,这是什么道理?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师父起初并没有在意,但很快反向蹭流量逐渐离谱。
某个不知名的网友给营销号投稿,以师父老熟人的身份开始爆料师父的“风流韵事”。
微信截图,描述细节,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而这种和清修之人反差极大的风流事,更是让网友们“兴奋”。
谣言不断发酵,最后持善师父只能出面一再澄清,逼得他说出“蹭流量热点也没必要跟一个出家人过不去吧!”的话,这件事才得以消停。
灵谷寺最帅和尚的被迫走红之路,很容易让我们想到2020年底爆红的“新晋顶流”丁真。
当时,丁真因为一脸纯真朴素的笑容意外走红网络,他被贴上了“纯真的藏族少年”的标签,之后还成为理塘县的旅游大使。
然而,就在2021年1月13日,一个丁真吸电子烟的视频流出,引起了巨大争议,尽管他工作室已经发出了道歉信,但许多人还是直呼“滤镜崩塌”。
其实丁真是幸运的,他没有陷入“流量为王”的世界里,而是选择了一条更阳光,更正面的道路。
可尽管丁真本人已经拒绝被过度“流量化”,但后续的故事还是超出了他和大众所能理解的范围,关于他舅舅的,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总之就是,剧情要多魔幻有多魔幻。
先造神,再毁神,捧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惨,所以我们爱的到底是丁真本人,还只是对他一厢情愿的想象?
那么问题来了,“流量乞丐”还有救吗?
03 “网红”圈真的没救了吗?
当然,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是不对的,网络时代有流量的代表人物并不都是负面的。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火遍全球的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
李子柒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一些,她小时候父母离婚后她跟着父亲,4岁时父亲去世她就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谋生14岁时李子柒就辍学打工,当过服务员,做过DJ,经济窘迫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2012年由于奶奶生病,李子柒回到老家,起初她开了一个淘宝店,但生意并不好。
之后她开始自拍自导古风美食短视频,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
正当她准备放弃时,她拍摄的一期《樱桃酒》居然意外火了。
很快她又拍出了爆款视频《兰州牛肉面》,全网播放量5000万,点赞数超60万。
至此李子柒开始正式走红,从各类美食到非遗产品,她的视频里有越来越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
而且她不是为了流量,为了哗众取宠来拍,每一个视频都是极为用心。
甚至为了高质量地呈现作品,5分钟视频成品,从拍摄到后期剪辑可能要花上大半年。
拍《蜀绣》时她跟着大师学习半年,拍《兰州拉面》她去拜师学习了一个月,每天练习拉面胳膊酸痛到都抬不起来。
2017年,她获得微-博超级红人节十大美食红人奖。
2018年,李子柒的原创短视频在海外运营后相继获得了某大平台白银和烁金创作者奖牌。
2019年,李子柒成为成都非遗推广大使,还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
2020年1月1日,李子柒入选《中国妇女报》“2019十大女性人物”,还受聘担任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2021年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发文宣布,李子柒以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刷新了由其创下的“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还有反诈警官老陈,曾经一度火遍短视频平台,他的经典开场白便是:
“我是反诈主播,请问您是什么主播?”
据统计,“反诈警官老陈”的账号火了之后,单日涨粉181万,一周累计观看人数达4058万次,获赞超过1亿次。
不过,走红后的反诈警官老陈却没有继续直播。
据他所说,因为自己只是个中专生,能力有限,走红后,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有被误解的风险,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但老陈这波出圈效果却很明显,不少主播都加入了宣传反诈app的队伍,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个APP,直接提升下载量,达到了两亿次。
此外,还有奇思妙想的手工耿,被央视点名表扬的收废品网红刘阿楠。
这么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网红”都是迎合流量的,“网红”圈还有救。
首先我们也必须清楚真正的“流量逻辑”不是成名逐利、跟风炒作的逻辑,而是去浮去躁、精益求精的逻辑。
在互联网发展飞速的今天,每一个在网上发声的人该追求的不应该只是曝光量、传播量,更应该是传播内容的价值含量和价值增量。
说到底,流量是网络生态下的必然产物,但只有在健康的网络生态中,人们才能享有流量红利。
网络生态需要共同呵护,把“网感”变成“美感”,让“流量”更有“质量”。
最后,我想说:愿人间更少乞丐,更多这种真网红。
青石电影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师父人民日报短视频李子柒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