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吴亦凡背后的金主,凉了!
起底吴某凡背后的疯狂饭圈。
前几日,这条热搜热度高达13.1亿,终于来了,国家再次出手!
明星吴某凡因涉嫌强奸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在这个劣迹艺人的背后还有个疯狂的“饭圈”。
△饭是英文“fan”的音译
饭圈其实就是粉丝圈子的简称
明星不是一个人捧起来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粉丝。正主被拘留还不能让他们“死心”,有些粉丝继续发表出格言论:
觉得偶像交税是喂了狗:
专门建了群,说要进行救援、劫狱:
为了让自己的偶像躲避法律处置,已经走到了违法犯罪的边缘。
而这,已经不是单个的现象。
央视再次重申:畸形饭圈乱象必须整治!
今天就来讲讲,整治的背后,家长看不到的地方,孩子们都在做什么。
01
国家出手!必须停止,必须严惩!
自6月15日起,中央网信办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严重打击流量造假、蹭热点、雇水军、炒作劣迹艺人等行为。
8月27日,《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提出取消明星艺人榜单等十项措施。
9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
可怕的是,仍有不少粉丝“叫苦连天”,觉得自己的“哥哥太倒霉”。
撕开伪装,欢迎来到孩子们的真实世界!
很多家长做梦都想不到,平时在家不刷碗,不洗袜子的孩子,早早的就被“控制”,每天付费打工。
“饭圈”已形成完整体系,底层就是普通粉丝,有的做数据、有的写文案,有的专门发帖澄清。
只要偶像一发动态,他们马上前仆后继,转发、评论、点赞,若有黑粉,能和对方不眠不休连吵几天。
在他们看来,维护偶像的名声是正义之举,哪怕自己有失偏颇也要硬刚到底。
陷入到偏执当中,眼里只有单一价值观,有强烈的排他性。
网络环境对于初出茅庐的孩子,并没有带来知识的畅游。相反,一轮下来,好好地孩子也就染上了各种“阴阳怪气”,诋毁谩骂张口就来,充满戾气。
因为各种原因喜欢上了明星,可被捆绑后开始越陷越深。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曾公开表示:
“在校学生互联网金融借贷案大部分都是因粉丝应援等追星行为产生的。少则几百元,多则上百万。”
在粉丝群内部,他们是需要负责销量的!
粉头们开始各种精神控制:
“是学生又怎么样,就几百钱而已,你的压岁钱呢?”
“不买专辑,你凭什么做他的粉丝?”
可这些需要粉丝付费的产品,根本不值这个价,成本5块钱都不到的东西,他们的价格能升到破百。
为了打榜,成箱购买牛奶为偶像投票。在圈内形成了鄙视链,谁买的越多越光荣,哪怕喝不完要被倒掉。
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可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人,毫不手软。
被侵害误导的孩子,他们年龄小脸皮薄怕被孤立,又被“爱”冲昏头脑,还继续加码加价。
02
追星的孩子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撒贝宁一句话道出真相
一位00后在节目中表示:
“追星就是我的生活,吴磊会在机场跟我打招呼,孟子坤会夸我短发比长发好看,陈飞宇会喝我买的咖啡;每次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到了人生巅峰。
杨洋的电影我会去电影院刷二十几遍,他所有的活动我都不落下,接送机那是常便饭......”
主持人撒贝宁和这位16岁姑娘沟通后说:追星其实是在追你自己。你看到偶像那个样子,其实就是自己想要的样子,最终想投射到自己身上,希望自己未来能够像他一样优秀,一样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指出: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性”。
这个时间段的孩子,会不停地问自己: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偶像崇拜就是青少年追寻自我同一性的表现方式之一,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的出现,本身就自带光环,他们更容易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特质。
本质上来说,追星不是坏事。
只是目前的娱乐圈,什么“牛鬼蛇神”都有,有太多身居高位却实力不稳,乱立人设三观不正,没有底线的负面偶像。
柯震东、房祖名、张默、陈羽凡吸毒;
吴秀波、李小璐出轨;
王全安嫖娼...还有代孕、性侵、家暴、学历造假层出不穷!
他们为了捞金,变身成偶像,但捂住嘴巴,污秽还是会从别处显出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而孩子最容易受偶像感染。
如果长期身在“垃圾堆”里,难免沾到圈子里的污浊之气。
每次教育公众号发明星的内容,都有粉丝留言:“发这些内容,你们算什么‘教育’!”失望至极要取关。
但站在后台的我们想说,如果大家和我们一样,经常看到孩子们的留言,看到他们对于明星的追逐,就会知道我们写的不是明星,而是每件事情背后的原理,层层剖析后想要传递给孩子们的价值观。
前段时间,一个女主播火了。
平台已经禁止了未成年人刷礼物,但在直播时她直接喊话:
“我直播间里的未成年人,如果你们刷不了礼物,就去拿你爸的身份证过来给我刷!“
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能拥有辨识能力,面对喜欢并且信任的人,他们很难摆脱。
想一想那些疯狂雇人倒牛奶的孩子;
想一想那些三观不正误导孩子的大咖...
孩子的价值观还未形成就被荼毒。
03
追星不可怕,
可怕的是这个!
今年最欣慰的新闻,来自南京大学。
明星范丞丞、关晓彤、张一山主演的电视剧,在南京大学的鼓楼校区开拍。
一般明星拍戏,孩子们都会蜂拥而至,为此还特地安排了维持秩序的保安。
可南大学子们既没有围观,也没有尖叫,直接把这些当红的明星给忽视了,保安团队成了摆设。
这些优秀学生都不追星吗?
追!
这是钟南山到某所高校时的样子:
袁隆平院士到某大学演讲的场景:
作为国内top10的985高校学生,他们清楚知道自己的未来方向,不会因为对方的外貌和虚假的人设迷了眼。
建立了正确的三观,见过了真实的世界,他们崇拜的更多是行业领军人物,毕竟,大部分明星的高考成绩,可能连他们的尾巴都追不到。
追星不可怕,可怕的是方向不对!
郑州914名中小学生家长做了一份关于“孩子偶像”的调查。
66.3%的家长,是不支持、不认可孩子喜欢明星的。
作为家长,不要急着告诉孩子“你的偶像不行”,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孩子很可能会因为逆反心理而更狂热。
第一步,理解孩子的行为,如果没有负面影响,其实根本不需要干涉;
第二步,深入了解,认可孩子喜欢的对象,其实更有益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第三步,如果发现孩子的偶像价值观问题,可以针对性讨论,和朋友一样交谈沟通,而不是直接反对批判。
成年人应该帮助孩子识别偶像,但一定要带着尊重。
2014年主持人问易烊千玺想考什么大学,对方回答:“北京大学比较好。”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直激励着一位叫做陈淑盈的女孩,经过多年的努力,她终于如愿考上了北大。
偶像的力量往往比父母苦口婆心要有用的多,这也是国家出手的根本原因,树立正能量,真正值得追的明星,引导孩子前行。
孩子追星,不是坏事,学会在明星身上借力教育孩子,才是我们所有人该做的。
因为我们比谁都清楚,比起明星,我们怀中正在养育成长的孩子,才是那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大家共勉。
吴亦凡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