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预售票房破1亿!幕后用心,刘昊然王俊凯演技炸裂
1921年,国破家亡内乱不断,一群有志青年集结在一起,商讨救国图存之大计,他们不畏辛苦、不畏强权、不畏死亡,渴望带领人民走出泥泞,踏进幸福的康庄大道!
100年后的今天,当初的故事被写进了电影里,无数后辈走进电影院,感同身受地去体验这段历史,这段挥洒泪水、汗水、血水的历史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这部激动人心的电影就是黄建新、郑大圣执导的献礼片《1921》,将在2021年7月1日在各大院线上映。
|01、点映收获好评
这部电影是两位导演的呕心之作,在6月25日到6月27日全国2D点映,观众大多评价剧情不拉垮,还原历史,整个电影画面自然激昂,动情处很容易惹人流泪。
一位观看过电影的观众写道:我特别喜欢一群人围着开会的画面,最后枪杀和绞刑让我泪流满面。
还有一位观众说,刘仁静邓恩铭他们开始青春洋溢潮气蓬勃,后面受刑这个反差太好哭了。
这大概是观众看过电影最受触动的地方,也是电影泪点和燃点所在。
除了影片所拍摄的故事情节,这部电影到底算不算成功,是否值得去购买支持?
|02、电影力求还原历史
看过这部电影拍摄过程和后期制作,也许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从前有句古话:十年磨一剑,便是说一件事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才达成这样的高的艺术成就。这部电影光是前期的筹备工作就用去了5年多的时间,剧本改了又改,不断地提高剧本的水准,以期达到贴合时代背景的效果。
除了有专业编剧的操刀,对于这段历史了解甚深的历史学家也被剧组邀请来共同修改剧本,所以影片中很多历史细节其实都是还原当时的真实场景。
电影中的情节,涉及的人物,人物的形态动作,心理变化都是专家根据史料准确真实的指导演员来演绎,所以对于看过点映的观众,很容易因为剧情产生共情,这样热血喷张,撕心裂肺的故事,轻易地击中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除了人物和故事情节尽力地复原1921年前后的真实面貌,剧中的场景也是基本上做到了1:1还原。例如出现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上海市私立女子大学等,都是根据留下来的书籍、影像资料,做到了还原,力求让观众重回当年的场景中,设身处地地感受先辈们抛洒热血的青春年华。
在大场景上做到还原,小细节上也是丝毫不马虎。在上海街头运营的黄包车牌照,是根据现在留存的黄包车牌照做了还原。在影片中出现的报纸,是上海俄文生活报,恰好就是当时人们经常看的报纸。更有甚者,出现在主角家中的桌子上的餐具,都是1921年留下来的古董,是剧组专门去收藏家那里借来为了完成拍摄。
以上介绍的是人物、故事情节、场景、布景细节方面剧组的用心。更让人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的是,导演对每一位演员的演技精益求精,力求指导到位,展现出有血有肉的爱国青年的真实面貌。
其中有一场戏,需要近700个演员合力完成。镜头会对有的演员给个脸部特写,有的会一扫而过。导演要求每一个演员都必须打起100%的精神。其中有两个年轻妇女去问黄包车的价格,导演还专门为他们设计了台词,力求真实。
还有一场反映长沙街头热闹非凡的戏,剧组去市场买了很多鱼,所以在拍摄鱼市时,鲜活的鱼跳跃在镜头里,真的给人活色生香的街道烟火气。
|03、电影在色调上做出创新
这部电影不同于已经在小荧幕上映的献礼篇,它的色调是明亮欢快的,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视觉感受。因为这部电影描述的这些牺牲的先烈平均年纪还不到28岁,他们的青春也是鲜活美丽的。只是恰好他们遇到了动乱的时代,他们为了理想奉献了自身,拯救了更多无辜的大众。
摄影师曹郁解释道,这是一部拍摄先烈们年轻时的影片,更多的是展现青春时期的美好,让观众感受他们身上的朝气。
正是这样的对比,现实的黑白电影的明亮,少年的朝气赴死的悲壮,这样的强烈反差,给观众从视觉和心灵带来双重的冲击。
|04、预告片冲上热搜
6月28日,王俊凯在电影《1921》中拍摄花絮流出,这是一段王俊凯受刑的戏份。在导演喊开始之前,王俊凯已经调整状态,完全沉浸在角色的情绪里。坚毅的眼神,颤2020年电影大片有哪些抖的肌肉到几乎痉挛的状态,却能感受到演员内心坚定的力量。隔着屏幕看这段只有几十秒的视频,都能对演员的疼痛感同身受,仿佛疼痛击穿自己的皮肉,网友纷纷表示:有被演员王俊凯的表现震撼到!
总结:王俊凯的10几秒的表演只是电影的一个很小的部分,相信看过全片之后,会有着更深的感触。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良心之作。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100年前的中国是这群年轻人用鲜血换来名族的觉醒,100年后的中国是我们接过先辈的接力棒,去创造如今的幸福和安宁。我们不会忘记过去的历史,因此更会努力奋斗,更会珍惜先辈们换来的盛世。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