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云究竟在智慧城市中,扮演什么角色?
政务云为什么这么重要?
文丨华商韬略 陈石磊
2020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达42.3%,和中国相比,国际政务云的增速只有9%。
冰火两重天背后,为什么中国如此热衷于发展政务云?在政务云发展的过程中,为什么华为会成为技术合作首选?
【为什么中国更需要政务云】
聊政务云的话题,我们得先回到中国当下的城镇化上。
根据“十四五”(2021年-2025年)规划,到202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5%,而当下我们只有6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责任教授蔡继指出,按现行口径统计,我国8.5亿城镇常住人口中,城市化率不到40%,远低于60.6%的城镇化率。
这意味着,未来5年,虽然中国城镇化可能放缓,但城市化仍将进行。
对于二者的区别,蔡继将其描述为:城市化不仅强调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化,更强调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居民的转化;而城镇化则包括农村居民镇民化,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
在谈及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阻碍时,蔡继认为,当下还存在两个突出问题:速度慢和质量差。
比如,因为许多政务系统仍然需要人为审批,一个审批流程走下来,不仅办事人要四处跑,受制于人为纸面审批的速度,办事周期也非常长。如果遇到跨城办事,办事周期甚至能被拖延到一个月以上。
按照“十四五”规划的城镇化速度,政府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解决人口迁移中由于人为审批和跨城办事,造成的办事难、质量差问题。
针对这一困境,国家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数字化。而要建设数字化中国,政务云就成了我们当下需要行动的第一步。
中国大力推进政务云,一位行业分析师观察发现,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口密度较高、国土面积较大和人口基数较多,因此相对来说政府的事务性工作量大且繁杂。
这位分析师补充道:“中国和欧美国家不同,作为西班牙第二大城市的巴塞罗那,其人口总数仅162万,甚至不及我们一个地级市的人口数量。”
而且,由于中国人口仍在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经常快速流动,所以中国普通人对政务系统的需求频次,往往也是欧美国家的数倍。
这些客观因素,造成中国比欧美国家,更需要政务云。这也是为什么,国际政务云的增速只有9%,国内政务云市场却高达42%。
▲来源:华为
让地方着手推进政务云,除了方便普通民众,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伴随政务云对地方办事效率的提升,地方经济也在快速增长。
与此有关的数据是:2021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规模达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 38.6%,同比名义增长9.7%,数字经济在逆势中加速腾飞,有效支撑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沿海城市如此,政务云对西部城市的提升带动作用则更大。
据一位华为技术专家介绍,在一些城市,例如克拉玛依,这些城市因为技术服务发展并没有那么快,所以华为跟这些城市的合作后,对于城市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及经济产业发展也有更好的助力。在克拉玛依,华为云通过统一云服务体系、标准政务云平台构建“一主多元”产业结构,助力克拉玛依打造智慧新油城。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城市外,从上海12345智能感知到广西的“简易办”,从深圳的“秒批”到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更多的“数据多跑腿”“算法多跑路”等政务服务新模式在各地掀起复制热潮,政务服务在政务云的加持下,已发生“数字”蝶变。
而在这些蝶变背后,默默提供技术支持的就是华为云。
据华为云技术人员介绍,城市除了是人们生活的聚居地,当下也正在变成人类活动的中心。未来城市是人们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中心。在强大的技术底座支撑下,将城市平台化,更利于打造良好的城市竞争环境。
▲来源:华为云城市峰会2021
为此,华为云推出的“城市一朵云”,正在基于“一城一云”策略,打造政务云新模式。
▲来源:IDC
【扎好根,才能做更大的生态】
在国内政务云快速发展的当下,为什么是华为云在助力中国政务云的发展,而不是比华为云起步更早的其它云技术。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政务云和公有云的使用场景差别讲起。
BAT三家作为国内公有云领域的三大巨头,在公有云上一直做得非常好,尤其是阿里云更是在国际市场和亚马逊等巨头厮杀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公有云强调普适性,简单来说就是,它不是最适合的,但也不难用。
而政务云则需要根据每个城市的人口结构、资源结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极具本地特色的特征进行贴身服务。
就像吉林省会长春和湖北省会武汉,两个城市因为位置不同,产业结构不同,所以城市和城市之间的高频政务服务内容,一定有所区别。因此,基于两个城市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方向,两个城市的政务云系统,也一定是各有侧重的。
以长春和广州为例,华为云助力长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围绕智能中枢、智慧应用、云底座、数据湖和人工智能进行展开。而广州则是在既有的基础上,通过政务云打通了40个单位的138+系统,实现了一站登陆、一门处理、一网统管、多源感知、智能分析和全局一体的升级。
据华为技术人员介绍,每个城市的建设侧重都是有所区别的,刚刚签下的武汉,则是另一种政务云的组合。
所以,公有云的技术积淀,在政务云领域并不适用。而华为云发力之初,就锚定了政务云市场。
其中,2012年华为与克拉玛依市政府展开全国首个政务云建设与运营合作。之后9年,又先后与政府客户开展了38个国家级、40个省级/直辖市级、530多个市/区/县级项目合作,累计600多个政务云项目实施与合作。
这让华为云在时间积累下,依托大量的云项目实施与运营实践,在产品和技术升级迭代上实现了与客户基于基地模式的联创共享。从起步期的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到发展期的城市大数据解决方案,再到现在面向智慧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市智能体解决方案,为城市IOC、政务、医疗、教育、交通、工业大脑等多领域提供全场景的解决方案。
正是因为这九年的经验积淀,华为云也成了国内云计算市场技术人员规模最大的企业。
以北京团队有什么讲述人生意义的电影为例,一位业内朋友向华商韬略介绍,华为在北京的云团队大约是800人,是其他公有云团队的20倍到100倍以上。
这让华为在政务云服务上,可以做到24小时全天待命。
对于需要随时维护的政务云系统来说,这种团队规模,既是维持系统稳定运转的必需条件,也是保障贴身服务的前提。毕竟,政务云服务内容的特殊性,远比公有云更加强调稳定性和解决问题的及时性。
所以,仅从技术经验和技术团队规模上形成的壁垒,国内其他公司也很难在政务云市场和华为竞争。
对于贴身服务的重要性,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曾表示:“只有根扎稳了,才有产业的参天大树;只有各方携手努力,才有数字中国的茂密森林。”
基于这一点,对每个城市的政务云进行定向搭建,也就成了扎好根的前提。
▲来源:华为
有了这个前提,城市政务云才能在技术推进中,逐步向城市云和智能体进行阶段性过渡,并最终实现国家反复提及的数字中国,以及“十四五”规则中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的要求。
由于政务云不仅要考虑当下,还需要考虑未来,所以华为基于团队规模和9年经验的现实优势,也就成了地方政务云建设的必然首选。
【政务云如何助力智慧城市】
2021年5月31日,长沙数字人民币红包中签结果出炉,被4000万元“红包雨”砸中的30万幸运市民,纷纷掏出手机上街消费或进行网购,享受购物之乐。
而助力实现这一场景的,就是政务云。
对于城市的智慧建设而言,政务云不仅可以提高便民事项的办事效率,它还将和城市的交通、金融、医疗和环保,环环相扣地组成一个更大的生态。
这个生态的完美联动,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城市。
我们继续以长沙“红包雨”为例。除了用数字人民币发红包的功能外,长沙市的公积金业务、户口服务、车检预约等与普通人密切相关的1700多项城市服务事项,也都能在“我的长沙”App一键办理。
这是华为首次在全国采用“云原生2.0 × 分布式”的政务云+公有云模式作支撑,进行实战操作的成功案例。
这种融合,让一个终端就能实现本来需要跨云办理的多个大事小事,是政务云向智慧城市迈出的坚实一步。
据长沙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武介绍,长沙政务云肩负着“数字政府算力基座+智慧城市核心枢纽”的双重使命,目前在三个方面成效明显:
一是云上升级数字服务。城市超脑汇聚了疫苗预约、健康码出示、公交地铁刷卡等1600多项城市服务;
二是云上深化现代治理。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天网工程、智慧交通、智能网联公交、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城市体检平台等一系列智慧应用项目深入推进,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
三是云上普惠美好生活。在疫情防控方面,通过“大数据+网格化”支撑体系,保障了生产生活正常化。在群众就医方面,通过“智慧医疗”项目,接入119家医院,有效破解了就诊排队时间长、问诊时间短的问题。在学生就读方面,通过“智慧教育”打造云上课堂,疫情期间支撑了百万师生“停课不停学”。
2021年6月24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和华为云共同发布的《2021年长沙市城市治理现代化发展评估报告》显示,在政务云加持下,长沙市在发展质效领域得到全方位提升,比如经济质量指标得分率69.06%、绿色生态指标得分率77.90%、民生福祉指标得分率73.43%,并以综合得分率73.47%的成绩排在36个城市评比中的第一位。
而这就是政务云,在智慧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
据一位技术人员介绍,智慧城市的下一步是智能体。在那个场景下,将实现城市资源主动服务你,而不再需要人主动去做预约。
以智慧交通为例,城市的红绿灯将彻底打破传统的计时变灯模式,而是通过城市的政务云中心数据,时刻根据车流变化,通过AI计算出最优的交通通行方式。
普通民众最大的感受是,以往遇到晚高峰,开车回家要1个半小时,而现在在智慧交通的加持下,只要40分钟。
这种效率的提升,不仅方便个人,还是在每个人都节约半小时的情况下,给整个百万人口的城市,节约了百万个半小时时间。
这些时间,则会通过购物、娱乐或更多的办公时间,汇聚成一个城市市民幸福感或城市GDP的一部分。
进入智能体时代,一百万人的一天如此,一年的积淀下又将如何,我们不难想象。而这一切,都源于政务云对城市建设的加持。
假如把每个城市比作一颗星,待到全国的满天星都被政务云点亮,那么,打通全国数据的政务云合集,就是数字中国的雏形。
中国在2020年实现了人均GDP一万美元的突破。取得这样的成就,意味着我们早已脱离了粗狂式发展的阶段,进入科技创新驱动的时代。
而数字化所诞生的大数据,作为未来竞争的新“石油”,也将成为中国下一个阶段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数字中国也好,科技自主也好,亦或城镇化也好,他们的第一步其实都起步于政务云。
这个云看似距离我们很远,但实际却距离我们非常近,近到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陪伴我们左右。
只是,这个B端的技术,我们习惯于将其归纳为科技进步的范畴,但却少有人提及,它的名字叫政务云。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