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又老又丑」之前,他可是国剧第一男神

时间:2021-06-24 12:03:53阅读:3778
要说今年最令人惊喜的荧屏表演。除了《觉醒年代》中的「神仙打架」。另一个就属他——《叛逆者》中王志文饰演的顾慎言。他是共产党潜伏在特务科的卧底,代号「邮差」。每天都在刀尖上舔血,双面人生,如履薄冰。「老

要说今年最令人惊喜的荧屏表演。

除了《觉醒年代》中的「神仙打架」。

另一个就属他——

叛逆者》中王志文饰演的顾慎言。

他是共产党潜伏在特务科的卧底,代号「邮差」。

每天都在刀尖上舔血,双面人生,如履薄冰。

「老戏骨」王志文凭借「变脸式」演技,撑起了这个复杂的角色。

也俘获了一大批年轻观众,成为他们口中「yyds」。

有人说,就连王志文的眼袋都在飙戏。

可是在一片褒奖中,也有个别评论格外扎眼。

有人说王志文又老又丑,看着很出戏。

What!?认真的吗?

若是说王志文老了,鱼叔不反对。

毕竟他已经55岁了。

但若是说王志文「丑」,那鱼叔第一个不同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志文可是万千女性的梦中情人。

演了一系列痞帅型角色,火得一塌糊涂。

用今天的话来说,王志文是个「氛围感」帅哥。

他帅在骨相而非皮相,面部线条硬朗,极具辨识度。

浑身散发着神秘莫测、桀骜不驯的气质。

而且深入了解后才会发现,相较于外表,他的性格更迷人。

简直可以用「性感」来形容。

既然很多年轻观众对他还不了解。

今天,鱼叔就来说说这位曾经的「顶流」——

王志文

「狂」

和他所饰演的顾慎言不同。

王志文在生活中做不到「慎言」。

因为他很「狂」。

直来直去,口无遮拦。

最狂的一次,自然是炮轰电影《芬妮的微笑》。

《芬妮的微笑》

王志文接拍这部电影,完全是被瓦格纳夫人的原型故事所吸引——

她与奥地利的中国留学青年相识相爱。

此后远渡重洋,在中国生活了60年,直到生命尽头。

可是拍摄过程中,王志文意识到不对劲。

他认为电影对于人物的信仰存在曲解。

多次表达了对剧本的不满,但都无疾而终。

电影上映时,他直接拒绝出席首映式。

王志文后来强调:

「有些电影是非常严肃的,不能当作一个游戏来拍。」

凭借这部电影,王志文获得了2002年莫斯科电影节的影帝。

但是谈到这个奖项,他言语间充满鄙夷:

「我也纳闷了,这个电影还能得奖,真是邪了门,评委们都眼瞎了。」

后来,为避免「祸从口出」,王志文索性不再接受媒体采访:

「我尽量少说话,但是要说就得说真话。尤其是在新闻发布会,第一是会被利用,第二是会被曲解,第三是会被无限扩张。」

这一事件,既能看出王志文的狂。

也看出了他对待作品和表演的执拗。

其实,王志文并不是打小就这么狂。

甚至在成名之前,他一度极其自卑。

1966年,王志文出生在上海。

家中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哥。

王志文13岁时,父亲因车祸意外去世。

那段最难熬的时光,王志文每天睡觉前都会去摸一下母亲的眼睛。

如果眼睛是干的,说明母亲没有哭,他也能睡得踏实。

父亲的离开,让儿时的王志文少了很多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这也是他想成为演员的一个原因:

因为演员天然就是一个表达的职业。

用身体,用语言,去表达观点和态度。

18岁,王志文如愿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在同班同学中,他的条件并不算好。

年纪最小,身形瘦弱,说什么都没人当回事。

于是他就苦练台词,弥补先天不足。

大四的时候,王志文被第五代导演张军钊邀请,去演男一号。

可还没高兴多久,就被换掉了。

而且被导演告知:「你不适合当演员。」

对于即将毕业的王志文来说,这是一个巨大打击。

1988年,王志文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

他没有选择去拍戏,而是选择从教,在中央戏剧学院教台词课。

这也成了王志文日后的一大「杀器」。

论台词功底,王志文可以说是国内男演员中最强的。

王劲松曾这样评价他:

「他演的戏是可以用耳朵听的,不用看。」

之后王志文陆续饰演了青年艾芜、吴敬梓、柳亚子等历史人物。

由于都是清瘦文人的形象,太过温和,王志文也跟着不温不火。

王志文演艺生涯的分水岭,是1994年的电视剧《过把瘾》。

他在剧中饰演方言一角。

不仅是个情场浪子,还是个都市愤青。

这样一个「斯文败类」,被王志文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也凭借这个角色,他成为了「飞天奖」视帝。

从《过把瘾》之后,王志文才有了狂的底气。

来年娄烨导演的《周末情人》里,王志文饰演了一位摇滚歌手。

那大概就是王志文当时的一个真实写照。

低音炮声线,卷发蘑菇头,超大号T恤,再配一副墨镜。

完美代言了九十年代的潮流先锋。

试问谁看了不心动?

不过。

虽然在外人看起来,王志文很狂。

但他自己并不这么理解。

外人眼里的「狂」,在王志文看来就两个字:

简单。

戏大过天。

他只想做好与演戏这一件事,其他的无暇经营。

他从不指望让「每个人都说王志文是个好人」。

那样就活得太累了。

「真」

王志文的前女友之一,江珊。

和王志文合作了好几部作品,演的都是夫妻,对他再熟悉不过。

她曾这样评价王志文:

「他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他有时候过于看重自己的这份真诚,反而会因此得罪一些人。」

真诚,是王志文性格里最有魅力的一点。

不管是生活,还是演戏,他说:

「我希望我真诚一点。」

可想而知,王志文最大的真诚,全都给了他所扮演的角色。

王志文很挑剔。

挑戏,挑剧本,可一旦认准了,就会全身心投。

最具代表性的,是电影《荆轲刺秦王》的一场戏。

王志文饰演嫪毐。

在和前辈李雪健的对戏中,丝毫不败下风。

还被外媒评为具有「莎士比亚风格」的中国演员。

随后有一场独身过独木桥的戏,离地约莫十余米。

那天正巧下过大雪,桥面湿滑。

开拍前导演陈凯歌和王志文反复确认,行不行?

王志文说,没问题。

开拍后,他在那支独木桥上站了整整一天。

王志文拒绝了任何的保护设施。

因为他认为一旦上了保护设施,必定会穿帮。

而且他当时身穿长袍,还有一个脱衣的动作。

如果中途稍有不慎绊到,后果不堪设想。

更揪心的是,往前走的时候,王志文的眼睛始终正视前方,没有去看脚下。

没有折中,全力以赴。

这一幕,几乎就是王志文整个演绎生涯的缩影:

「我一定不会迂回,我直面这件事。」

当然。

王志文真正让我们记住的,不只有敬业精神。

更有一段又一段封神的名场面。

比如鱼叔心目中国产剧台词表演的天花板——

电视剧《黑冰》最后,郭小鹏11分钟的独白。

整整11分钟,不仅要把台词一字不差全部念完。

还要体现情感的起伏,配合一些手部动作和微表情。

点烟,抿嘴,微笑,挑眉,摊手,眼睛斜视上方,包括一些战术性结巴。

「我要不择手段的疯狂的去追求钱和权。」

说这句话的时候,夹着烟的手微微颤抖,语调也突然高昂起来。

「你更控制不了你的心跳,你的血压。」

一边说,一边用手前后推了推,模拟心跳的感觉。

有人将这段表演对标《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和《小丑》中的亚瑟。

还有人把郭小鹏这个角色称作「中国版绝命毒师」。

虽说有捧杀之嫌,但确实有相通之处——

「良善被逼为邪恶,往往是最邪恶的。」

郭小鹏的双面性格,其实也是王志文的想法——

既有毒枭恶毒的一面,也有常人柔情的一面。

王志文说:

「我不希望发展到21世纪的文艺作品,对人的判断还是那么简单。」

他参与到了剧本的创作中,希望把郭小鹏塑造成一个「观众会为之扼腕」的人。

除了郭小鹏,王志文塑造过的经典角色,还有电视剧《天道》中的丁元英。

他是一个半魔半神的人。

有如先知,一切尽在掌握。

这样的人设,让王志文的台词功底得到了充分发挥。

他侃侃而谈苏联解体,洞悉国际局势;

他与大师五台山论道,领悟众生的得救之道。

还有电影《风声》中的特务处处长王田香。

王志文在片中「单挑华谊群星」,并且完胜。

拦截到密保时的喜悦加坏笑,一个狡黠的反派瞬间就立起来了。

盘问周迅饰演的顾晓梦,从沉稳到暴跳如雷,内心的斗争和矛盾一览无遗。

郭小鹏,丁元英,王田香。

这三个角色,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亦正亦邪。

驾驭这种气质的角色,王志文太拿手了。

在观众看来,他的演技已然封神。

可王志文本人,却对「演技」嗤之以鼻。

这是他最讨厌的词之一。

因为在他看来,表演不是技巧,而是感受:

「可能我认为的演戏,跟大家所认为的是不一样的。没有技巧,都是感受。」

「隐」

自出道以来,王志文和娱乐圈一直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哪怕是九十年代最当红的时期,人们也很难在片场之外的地方看到他。

同样的,就算是现在《叛逆者》火了。

依旧不见王志文的踪迹。

因为他既没有微博,也不再接受采访。

就好像这部剧拍完了,他也跟着打卡下班,全身而退。

他说过:「我是习惯工作一结束就离开,你在很多热闹的,似是而非的场合是不太能见到我的。」

因此。

王志文给人的感觉就像个「隐士」。

他说:「年轻的时候也喜欢热闹,现在更喜欢独处。」

工作之余,他会打打高尔夫。

或者是在家里溜达来溜达去,「我也觉得很好玩。」

关于独处,王志文说过:「你是你最大的敌人,你也是你最大的朋友。」

如今,娱乐圈很少能再见到王志文的身影。

但圈内始终流传着他的传说。

出道三十多年,王志文只做一件事情:

当好一个演员。

他是「戏疯子」没错,但他也很清楚生活远比演戏重要。

在生活与演戏二者间来回周旋,已经让他疲于应付了。

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留给媒体和综艺节目,更别说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

就连广告,他也从来没拍过。

王志文说过:

「我跟钱没仇,但这钱我挣得不舒坦。我觉得是在买卖,卖的是我这张老脸,挺没劲的。」

鱼叔有时候也觉得,这大概就是老一辈艺人的修养。

诸如李保田、李雪健等老戏骨,他们同样不拍任何广告。

他们将演员当作一份工作,怀有敬畏之心。

兢兢业业完成,然后远离聚光灯下的纷争,享受生活。

我们总说娱乐圈是个大染缸,王志文却是「万卉千花,一叶不沾身」。

这其中的大道理,王志文自己早就总结过了:

「做什么都不容易,什么都不做也都不容易,就看你需要2022年4月哪些电影什么。然后,你就会很快乐。」

王志文,真正担得起「人间清醒」这四个字。

纵观娱乐圈,能达到如此境界的人,屈指可数。

或许,这就是真正的演员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