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演员就该像张译和李现这样,不上真人秀了吗?
张译在一次采访中坦承,他说虽然自己的工作是有“以赚钱为目的”这种事,但实际上他在这一行里算是赚钱很少的。
因为他只拍电影电视剧,他有自己的底线,就是不参加综艺真人秀。
曹可凡问他“你为什么不参加真人秀?真人秀赚钱很多的,都可以上千万。”
张译:“对呀!我推过好几个的。”
——好几个?那就是好几千万吧?这段对话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个信息。
一个是:真人秀对演员来说的确是个捷径,能给他们带来热度而且来钱快;二:张译是个好演员。
因为他除了有目共睹的角色塑造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演员的坚守,能抵住那么大的诱惑。
所以好演员就该像张译这样,不上真人秀了吗?
其实对于演员该不该上综艺、上真人秀这事一直都有争议。有人不喜欢,有的人却希望在真人秀里看到自己喜欢的演员。
在讨论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演员自己是怎么想的。
参加真人秀的人好处已经很明确,不参加真人秀的演员也是各有各的理由。
像张译拒绝真人秀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个性不太适合上节目,他说自己“修为上比较低一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能娱乐大众的人。”
当然我们不知道张译这是不是一种托词,因为上综艺不一定非要大雅大俗地“娱乐大众”,也有一些生活观察类的、演技点评类的,这些对他应该没有难度。
但是当初于谦和吴京邀请他去《幸福三重奏》串个门,张译都直接拒绝了。
所以他也可能像很多网友总结的那样:真正的演员是为角色服务的,参加真人秀容易使人跳戏,所以经典电影教你人生的意义很多好演员会拒绝真人秀。
李现也是这么认为的。
李现虽然2018年才开始走红,但他入行也已经有10年了。
入行10年、又那么有人气,更应该是各大综艺的热门人选才对,但李现始终在坚持做一个纯粹的电影人。
他给出的理由就很直接:不希望大家了解真实生活中的李现是个什么样的人,否则观众很可能会在看角色的时候想起李现本人。
所以毋庸置疑,为了电影而拒绝真人秀的演员一定都是好演员。
但反过来说,好演员就一定不能参加真人秀了吗?倒也未必,只要不影响角色塑造。
35岁的郑恺为了拍《超越》在两个月内增重40斤,他很期待角色得到观众的认可。但他对真人秀有着不同的看法。
郑恺说他也理解网友的想法,但对真人秀这事他觉得也没必要“杠到一个高度或者一个道德审判的层面。”
他觉得这事就是个人选择,演员类型不同选择也会不同,两件事没有那么对立。
郑恺的这一“非主流”说法自然招来一阵非议,然而郑恺的话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
很多演员的戏路都比较固定。比如你演了一个成功的反派,那可能接下来就会有很多反派的戏来找你;你是个喜剧演员,那大部分给到你的剧本就都是喜剧。
甚至还有像金超群老师那样的“包拯”专业户。
这种角色类型比较单一情况下,演员上真人秀还可能会给角色增加厚度。
比如沈腾。
沈腾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喜点的艺人,戏里戏外的他都能给人带来欢乐。
所以他就不用担心看他电影的观众会跳戏,甚至观众把他和角色融为一体的时候可能代入感还会更强一些。
还有像孙红雷这种驾驭角色能力超强的人。
虽然他在真人秀里也是喜感非凡,但他严肃起来也同样能让人不敢造次。
所以18年前他在《征服》里让人不寒而栗,2020年他在《新世界》里的气场照样压倒一片。有人出戏吗?
甚至因为参加真人秀倒让观众认识了一个更多面的孙红雷,反而拓宽了他的戏路,演起喜剧来也显得自然很多。
这样看起来演员参加真人秀的确未必都是坏事。
之前有很多观众有些矛盾,既不希望自己喜欢的演员去参加真人秀又想在真人秀里看到自己熟悉的身影。
现在就大可不必如此纠结了。
我们只需要分清,真正让我们反感的是哪种真人秀。
演员们自己也清楚,真人秀其实是把双刃剑。适当的参加能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但把握不好也容易伤到自己。
我们观众也没必要一味地排斥,要知道我们真正反感的是真人秀里的虚假人设和演员们过度的曝光。
就像有些明星在节目里秀着恩爱其实私底下早已分手、有些人在节目里刻意打造自己的人设,难怪演员廖凡就“看不上”真人秀。
被问到为什么不想参加真人秀时,他笑笑说“因为我骗人的技术不够好。”
至于过度地在真人秀里曝光,甚至一家大小都一个接一个地上真人秀,那基本上就成综艺咖了。演员都谈不上,更何谈好演员呢?
最后总结一句话:在不影响电影作品的前提下适当上综艺真人秀未尝不可,但为了其他目的上真人秀、甚至不惜影响电影作品的,那就称不上好演员。
你觉得呢?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