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烟酒店里买卖忙

时间:2021-06-14 05:24:43阅读:2530
编辑 | 于斌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传统的端午佳节来临,各种送礼现象又蔚然成风。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逢年过节,除了一些福利好的企业,会象征性的给员工购置端午节定制的粽子礼盒外,各种走亲访友、拉近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传统的端午佳节来临,各种送礼现象又蔚然成风。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逢年过节,除了一些福利好的企业,会象征性的给员工购置端午节定制的粽子礼盒外,各种走亲访友、拉近领导关系的需求,也让送礼这个市场的盘子越来越大。

早年,礼品回收四个大字,在马路大街上几乎是随处可见。随着互联网的日趋发达,各种礼品回收广告也蔓延到了线上,甚至是满天飞。潜移默化之间,上门回收礼品也成为了新兴的大市场。

与此同时,这也回答了很多人的疑惑:为何线下实体烟酒店看似门可罗雀,却依然坚挺?实际上,在互联网日渐发达、传统零售日渐萧条的当下,看似江河日下的烟酒商行,其背后也有着人们看不见的生存逻辑。

送礼场景多样样,催生礼品二手交易大军

而每逢传统节日来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盘算,应该买点什么烟酒给亲朋好友?平时买烟买酒都是一盒或者一瓶的单买,但是一到节假日、走亲访友比较频繁,烟酒的消耗量大,频次也更高。因此买烟都是论条,买酒也是论件买,对礼品的包装颜值与价值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节假日礼尚往来外,一些人为达到某种目的,给手握权力的人送“见面礼”、“感谢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且,这类送礼基本是不惜成本,礼品越贵越好。而因为收礼的,可能没有烟酒嗜好,或许收得太多,短时间享用不完。因此,为收礼的一方为了避免“浪费”,姑且低价处理。于是,买—送、收—卖、买—卖的回收“产业链”由此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礼品回收的范围之广令人咋舌,小到各类消费卡、代金券、高档烟酒,大到黄金、玉石、高档表无所不包,几乎能涉及礼品范畴的物品都能在一些烟酒商行、在线礼品回收平台,分门别类地找到价格。

烟酒回收的利润有多高?可能一般外界人士没有概念。据一个烟酒行的老板透露。这两年最常见的那种茅台,今年的价格我们这边是2800左右一瓶就是超市里面的零售价,他给的回收价是2200,这中间就是600。要知道,一个小超市的店老板蹲守一天门店,也赚不到这么多。可想而知,烟酒回收的利润有多高。

自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种胡吃海喝、送礼办事的社会现象逐渐藏匿,礼品回收这个行业也开始衰落。据一个从业17个年的业内人士介绍,他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起与衰落。

“早些年,一年赚个一二十万元根本没问题。”回想起过去礼品回收市场的辉煌,这位业内人士不由的笑近几年国产好悬疑电影起来。他说,以前,回收的物品主要以高档烟酒、人参虫草为主,一转手,利润至少在10%以上。

2005年前后,随着电子购物卡的兴起,烟酒等实物少了,回收基本以购物卡为主,虽然转卖卡的利润稍微要低一些,但是卡的金额大,单笔利润丰厚,礼品回收业仍然一片红火。让他记忆最深的是,有些外地客户一次性带过来的购物卡金额甚至超过10万元。

不过,国家高压政策的一股风,一刮快10年,这位已经年过四旬的中年人表示,靠礼品回收已难以养家糊口,无奈之下,他在附近找了一份工作,由妻子在家看店。

「于见专栏」注意到,在一些繁华商业区附近的弄堂街巷里,过去礼品回收店聚集的地方,如今回收店数量已大大减少,零星保留的一些店面有的大门紧闭,有的生意惨淡,还有的直接改成了螃蟹店、美容店等。由此也不难看出,这个行业已经由最鼎盛的时期逐渐走向了衰落。

不过,所有的商业模式都会进化,礼品回收及二手交易也不例外。在实体门店生意冷清的同时,

茶叶、香烟、白酒、保健品、干果、牛奶……去年疫情过后,很多农村也恢复了挨家拜年的风气。

在市民王先生的家里,堆着这些东西。据了解,这些全都是春节期间亲戚朋友送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亲戚比较多,春节期间,来走访时都带着各种礼品。现在他岁数大了,烟抽得少了,一些高糖高脂的食物也吃得少了。

但烟和食品都是有保质期的,他希望能以合适的价格处理给礼品回收店,但他日前上街走访了一圈发现,街上不少回收店都关门了,无奈的他也不得不让熟悉互联网平台的侄子,帮其在网上寻找回收公司。

与线下店铺生意冷清不同,礼品回购的线上交易却很是火热。在58同城和赶集网上输入“礼品回收”看到,江苏本地弹出的收购信息多达数百条,回购产品也不仅仅局限于高档烟酒、燕窝、阿胶等滋补保健品等。

实际上,王先生所面临的问题,并非个案。目前整个礼品回收行业,也面临是线下冷清线上火爆的局面。

种种迹象,也似乎印证着,送礼、礼品回收,再到销售二手礼品的产业链,也在随着随带的进步,快速升级。而由于各种送礼场景的客观存在,也滋生了数量庞大的送礼大军。

高端礼品回收预冷,电子购物卡成为香饽饽

礼品行业的发展,除了交易的渠道在悄无声息的变化外,其交易的产品类别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据「于见专栏」观察,电子产品和各种购物卡券,已然成为了新时代下的礼品回收新宠。

据一家回收店的店主陈女士透露,这个春节她店里的生意比平时上涨了接近一倍,“我们最近收到不少电子产品,手机、电脑、平板都有,回收价格一般比零售价低10%左右。”陈女士表示,电子产品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春节送礼的新宠,而这种趋势也给回收店带来了商机。

在「于见专栏」于另一家回收店老板攀谈过程中,也了解到,很多单位过年会发电影券、超市卡,有市民自己不用,便会来转让,一个星期左右,他已经收了几万元的消费券。

“以前回收礼品主要是烟酒,现在手机、电脑、消费券越来越多,这些产品实用,价格也实惠,供求较旺。”这位店老板如是说。

另外,据媒体报道,有记者曾经探访位于南昌的烟酒商行,也发现了这样的迹象。据报道,记者所到的烟酒门店,玻璃门上贴了一张写着“高价收购”的海报,这家店除了回收白酒外,还回收各种钱币、虫草、洋酒、燕窝等商品。

记者拎着两瓶53度飞天茅台进店表示想出手,当时店主拆开包装仔细看了看,然后拿出电筒,对着酒瓶照来照去。“现在行情不好,收到假酒就亏大了。”将电筒光源照射瓶盖顶端的标识,“酒没问题,2200元一瓶收。”验完货后,对方开了一口价。

“不能再高一点吗?”记者问,“行情不好,就这个价。”这位店主拒绝抬价的理由很充分:“现在礼品回收业没市场,最近两天一单礼品回收的生意都没做到。”

该位记者接连造访了几家店,几乎都是同样的状况。除了茅台类的高端白酒尚且有市场,容易出手外,一些偏中端的五粮液、“和天下”的高档香烟都不太受回收店的待见。

也有店家透露,“一到中秋、春节,各种高档香烟收得快,卖得也快,一进一出能赚一两百元”,但是一旦无法出手,不仅无法赚到钱,可能还要把自己的成本搭进去。所以,在高端礼品市场预冷后,很多回收商贩也纷纷转行,告别过去轻松年赚20万的老行业。

不过,在传统的烟酒商行纷纷"歇菜"的同时,商超购物卡成网络回收“香饽饽”。稍微百度和逛一下闲鱼,搜索“礼品回收店”,弹出的礼品回收信息也为数不少。回收礼品种类繁多,范围小到各类购物卡、储值卡、加油卡、代金券,大到名贵药材、黄金、玉石、名包名表。而稍微查阅多家网络回收公司的销售记录就可以发现,回收量最大的是购物卡。

据分析,网络礼品回收大多不涉烟酒,商品价格与成色更容易鉴定。因此,购物卡成了网络礼品回收的香饽饽。究其原因,很多企业会在年终以购物卡的形式向员工发放购物卡。而且,有的公司发放的购物卡面值超过1000元,有些员工自己短期内不会有如此大额的购物卡,因此通常会卖给回收平台。

“每逢过年很多单位和公司都会发购物卡,这些卡在市场上都是硬通货,变现能力强。”身在互联网公司的李经理表示,他和同事每年都会把公司发放和朋友送的购物卡在网上变现。

正是这些原因,购物卡成为了目前礼品回收市场上的“明星”级产品,而对应的产业链也正在焕发第二春。

礼品回收,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影响?

众所周知,目前的零售行业,多数都相对成熟,因此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规。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存在。包括整个行业的产品类别、定价体系、交易流程及规则。

首先,礼品回收,很显然会冲击原有的零售市场,甚至扰乱市场秩序。例如,原本价格都在同一水平的礼品,因为其回收过程中,成本更低。所以同样是正品,其出手价格也比常规渠道的更低,因此更容易获取客源,对于其它渠道的商家来说,是一种相对并不公平的竞争。

其次,从消费者的角度,购买已经入手过的礼品,转赠其它人也潜藏着巨大的风向。例如,即使是礼品回收的店主不做手脚,也难免会因为商品鉴定能力等因素,导致假冒伪劣的商品流向市场,让一些消费者无意之中成为“接盘侠”。

例如,「于见专栏」就看到网上有这样的段子,说的是某些人为了和领导拉关系,送给领导的香烟盒中,装满了毛爷爷,最后领导看都没看直接转手卖给了礼品回收的烟酒行,结果让烟酒行的老板捡了便宜。虽然这是个笑话,但是现实中,礼品交易确实难以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再次,礼品的来源,除了一般来自企业送福利、亲友之间的馈赠外,还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过于价值高昂的礼品,可能涉及到行政贿赂、商业贿赂,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据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规定,销售酒类必须有酒类商品零售(或批发)许可证,并且只能从正规渠道进货,并有严格的酒类溯源制度。因此,商贩不得私自从居民手中收购酒,回收高档酒在进货渠道上是不合法的。而烟草更是国家专卖产品,从生产、流通到销售,都实行许可证制度,不允许商户或个人回收。明知礼品“涉腐”仍回收,如果金额较大将构成犯罪。

因此,看似暴利的礼品回收交易行业,也潜藏着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因为种种原因,其也无法向其它的二手交易一样光明正大,多少给人一种相对灰色的印象。

结语

俗话说:礼轻情意重。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人情来往相互送礼,联络感情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助长这种风气,也必然无法真正达到加深感情的作用。而如果企图用这样的方式去求人办事,走后门,更是可能会触犯法律的底线。

而且,原本相互送礼,可以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这类节日变得更有氛围,而如果不惜成本,甚至乘机讨好贿赂,就会让美好的节日氛围有些变味、甚至走样,更会让做回收生意的这些行业从业者坐收渔利。

因此,礼品回收行业的长期存在,而且不断进化升级的背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社会风气助长的结果。如果人们都保持着送礼的那份理性,相信那些做礼品回收生意、谋取暴利的小商小贩,也没有了可乘之机。

但愿在物质日渐充盈的今天,那些陈规陋习不再重演。如此,礼品交易市场也将不会延续目前的混乱,而是回归清净。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