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瞩目的处女作,口碑滑铁卢,《热带往事》期待高,失望越大?

时间:2021-06-13 19:43:42阅读:1272
端午小长假来了。电影院又来了一波新电影。其中最受观众期待的莫过于《热带往事》。《热带往事》是一部怎么的电影?它是导演温仕培的第一部作品。宁浩监制,大名鼎鼎的“坏猴子七十二变”系列计划作品之一,2018

端午小长假来了。电影院又来了一波新电影。其中最受观众期待的莫过于《热带往事》。

《热带往事》是一部怎么的电影?

它是导演温仕培的第一部作品。宁浩监制,大名鼎鼎的“坏猴子七十二变”系列计划作品之一,2018年获柏林电影节天才项目市场单元现金大奖。主演是彭于晏、张艾嘉、王砚辉、章宇,个个都是实力派。电影上映前更惊喜入围了第74届戛纳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

从开拍以来,《热带往事》就顶着各种光环,让无数影迷对这部处女作充满期待。如今,它终于上映了,但口碑...却有点滑铁卢。

豆瓣评分6.6,首日票房2800万,实在差强人意。

《热带往事》辜负了影迷期待?它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热带往事》是一部典型的青年导演的作品,犯罪、玩结构、风格化,独特、大胆、有生命力。

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末,广州的夏天让人焦灼不安,一场车祸让王学明(彭于晏 饰)、梁妻(张艾嘉 饰)、陈警官(王砚辉 饰),三人的命运纠缠在了一起...

王学明撞死了老梁,进而接近梁妻赎罪。梁妻发现丈夫失踪,之后报警,而陈警官则负责追踪案件真相。三个人,三条线,相互交织,而在时空展现上,也采用了非线性的方式,一次次拨转时间轴,回到车祸现场,显露更多的信息量。

这样复杂的多视角、非线性叙事显然得到了宁浩的真传,但比起“疯狂”系列以文本取胜,《热带往事》在视听方面显然更加出挑,电影的形式感之强在华语电影中是罕见的。

影像上胶片的颗粒感,如老照片一般将我带入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广州,躁动的夏日,早晨市场处在一种过曝的状态,阳光笼罩着人物,甚至将景物的轮廓模糊不清,包裹在炎热之中。

到了晚上,躁动、闷热被猩红取代,近年来在内地电影中兴盛的“霓虹美学”再次被运用到影片中,红毫无疑问是夜晚的主色调,红色的车灯、焰火礼花、火柴、灯光,让广州顷刻间变成了血腥味极浓的城市。影片也别出心裁地运用了手电筒的小光源,在心理层面“聚焦”回忆中的某个人,聚焦局部,环境隐没在黑暗中。

电影的声音也突显了这种主观化的特质,风扇的转动、手指触摸金属、枪响、记忆与现实声音的变换,将微小的声音提炼、放大、融入环境。杜笃之+李丹峰的金牌组合,就是牛。

韩国电影怪物泰秀

内容与形式都很大胆,《热带往事》的确是部独特的华语电影,但它真的能称得上优秀吗?

近几年,华语电影兴起了一股风潮,赛博风、霓虹美学、在城中村、上世纪的景观中打捞奇观,在配合上犯罪类型,形成了“犯罪类型+城中村景观+霓虹美学”的“作者风格的类型片”。去年上映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就是典型。

可并不是所有导演都是刁亦男,和《南方车站》一比,《热带往事》可谓全面垮塌。

犯罪类型,非线性、多视角叙事,很酷,但也漏洞百出,就如陈警官的那条线索,简直就是鸡肋,全片打酱油,完全可有可无。梁妻那条线也很单薄,功能性太强,几乎只为引入主人公,完结故事服务。满打满算只有王学博这一条线写得不错,但其中也有大量的旁白进行解释。

城中村景观。电影力图营造90年代那个混杂、躁动的广州城,里面也有东北帮、山西小老板娘、盲人歌手这些游离在主线外的角色,还有很多如筒子楼、交际舞厅、百货市场这种时代符号,但还是没有达到《南方车站》那种浑然天成的高度,这些人物、符号,拼凑的感觉极强。

同时,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广州,但片中的人物却不说粤语,各种南腔北调混杂,让地域氛围荡然无存,相比于《南方车站》全员武汉话,高下立判。

最后就是“霓虹美学”了,霓虹灯光虽好,但用多了也没啥新意了,虽抓人眼球,但也有炫技的嫌疑,并不像《南方车站》那样有着“霓虹美学”使用的现实依据,在《热带往事》中是为了美学而美学,不成体系。

《热带往事》的确是一部有缺憾的电影,但作为处女作已足够独特,期待青年导演在平衡自我表达与商业诉求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