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揭露的12个真相丨父母才是我们人生最大的备胎
以前,不曾理解父母心,总是高喊“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长大后才懂:猫喜欢吃鱼,却不能下水;鱼喜欢吃蚯蚓,却不能上岸。
上帝造万物只给了小欢喜,剩下的,要靠自己。
8月如火,《小欢喜》横空出世,三个家庭揭开中国式陪读家长众生相,也撕开了父母对养育之恩的“迷信”。
中间:“摩登家庭”方家,虎妈猫爸,民主自由,却面临中年失业危机,不甘孩子平凡一生。
左边:有“恋人式亲子关系”的乔家,爸爸乔卫东,标准女儿奴,妈妈宋倩对女儿窒息式关怀,以掩饰婚姻失败的挫败感。
右边:“高干家庭”季家,区长爸爸瞻前顾后,儿子自幼留守家中,被老人宠溺,张扬叛逆。
有人说,《小欢喜》直击内心,将父母和孩子“各打50大板”。疼!但它也揭秘了12个为人父母后,我们最想告诉孩子的道理。
01、规则就是规则,谁都不可以例外。
年少时以为学习是为了考试,长大后才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
《小欢喜》的故事因高考而起。几家欢喜几家愁。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高考对一个人到底有多大影响?
高赞答案说:它是最公平可以选择未来生活的权利,可以跨越阶层,对抗后门与关系。此后,绝大多数的考试与竞争,再没这般公平。
即便在今天,高考形成的差距,用任何方法都很难弥补,因为一切珍贵的机会可能都以大学为起点,这是“游戏”规则,没人可以破例。
02、如果你足够勇敢,生活会奖励你一个新的开始。
《小欢喜》最新一集,黄磊饰演的方圆向两个孩子坦白了失业的事实,不忘安慰他们,一家四口一起加油,挺过高考。
“太戳心”,“生活好难”……满屏弹幕。
有人说,中年是个“卖笑“的年纪。讨老人欢心,做儿女榜样,看另一半脸色,拍上司马屁。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方圆只能借金庸先生去世,躲在楼道里痛哭,把暗藏在心里的压力发泄出来。
世人多爱令狐冲,奈何活成岳不群。
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但如果你足够勇敢说再会,它一定会奖励你新的开始。
03、读书不是唯一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
常有人问:我读过很多书,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孩童时,吃过很多食物,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但它们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
听朋友说起过他父亲的故事。
小时候,爸爸的成绩不好,爷爷有点像方圆很开通,面对老师的质疑,说:读书不是为了好成绩,是为了明事理。
朋友告诉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觉得这句话醍醐灌顶,爷爷帅得要命。”
还看过一个故事。
初中一年级时,@晴空的爸爸问她:“你觉得怎么才能让别人尊重你?”“我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我。”“放屁。是实力!”
当追求优秀成为习惯,或许就是努力读书的最大意义。
04、面对生活的暴击,声嘶力竭最没用。
高考倒计时,童文洁的焦虑与方一凡的困惑有了第一次正面交锋,两个人在补习学校不欢而散,黄磊用“人生是横着比还是竖着比”提示双方跳出自我看问题。
其实,让人与人渐渐拉开差距的,恰恰是思维和认知。思维和认知不同,导致你会有不一样的行动和判断,事情就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艰难的时刻,横竖的人生里,熬过去,你就会觉得那些当时快要了你命的事,早晚会变得不值一提。
05、如约而至就是养育过程中的小小欢喜。
成长这件事,等的辛苦,却从不辜负。
方一凡知道爸爸失业后,主动放弃艺考,他开始理解父母的用心。
英子的努力讨好,是心疼一个人撑起家的宋倩。
季杨杨,也只是表面冷酷。妈妈刘静一个人搬家时,他不打招呼就去帮忙……他的不学无术,不过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纹理,成长是小火慢熬,静待花开就好。
06、拥有善解人意的父母是孩子特别大的福气。
沟通与尊重,就像家庭和睦的惯性。
方一凡的成绩差难逃诘问,童文洁大发雷霆。她嘴上嚷着“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我吃饱了撑的,我就不该生你。”背地里却帮儿子查艺考资料,托人找辅导老师。
怕英子参加课外活动影响学习,宋倩本想冲进天文馆把孩子带走,但在看到英子自信讲解的样子后热泪盈眶,她开始试着理解女儿的梦想。
我们的粉丝群里有位爸爸前几天分享了一段话:
深以为然。
没有父母愿意赌上孩子的未来。旁人眼中的小小一步,已经是宋倩的一大步,有时候,最难的是成全。
07、以前烦透了爸妈的唠叨,现在才知道,这辈子最不想离开他们的“喋喋不休”。
中国绝大多数家庭,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不擅长直接表达爱意,一旦显露,反而羞涩,还可能不欢而散。
童文洁和宋茜都有点唠叨,良苦用心不知如何表达,唯有一次次用语言巩固。
王朔在《致女儿》的书里曾谈到自己的父母:
我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
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心里就难过。
08、这个世界,总有人视你如生命。
英子因为在爸爸乔卫东家玩乐高,给小梦阿姨吃妈妈炖给自己的燕窝,和宋倩大吵了一架。她吓得躲在阳台哭,以为妈妈不再爱她。
这是多么熟悉的画面。小时候,我们和父母闹矛盾就觉得他们不爱我,长大后才知道他们爱孩子胜过爱生命。
09、最亲的人,最好伤害。
年少时总是伤害最亲近的人,把最好的一面留给陌生人;长大后才知道最该温柔相待的是父母。
宋倩与英子常因为一点小事就点燃火药。过于完美的苦心,更像是一种强迫性的付出,让母女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有一个理论:父母的爱是一个从100分渐渐变成60分的过程。
在孩子刚刚出生的半年内,父母需要细心、全面地照料,慢慢的,随着孩子从绝对依赖、到相对依赖,到独立,父母也要开始回到自己生活里。
60分,量力而为,才是完美父母。
10、人生的安排很有意思:凡是能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年轻时所有的无忧无虑,不过是一场提前消费。即便是富二代,也会被现实摧残。
把法拉利开进学校的季杨杨和还没有意识到学习成绩很重要的方一凡都算。
但你一旦忍受了别人忍受不了的东西,你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所谓柳暗花明。
11、任何时候,都不要试图检验人性。
因为搬家的事,童文洁不得不连续请假,结果被跟了自己十几年的小助理顶替了职位。她不是没骨气,是为了家人,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戒掉脾气。
永远保持随时离开而且离开之后能比现在过得更好的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
12、身体健康,也是了不起的才华。
季杨杨的妈妈刘静被怀疑得了乳腺癌,她不想因为自己影响家庭,便借口出差独自到医院做手术。
为了孩子,很多父母将身体的不适默默扛下,但健康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责任。记得让孩子从小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打球,游泳,跑步,什么都好。
有这样一句话:真正优质的人生,健康的身体,永远是首选项。
写在最后
2018年,岳云鹏因为在德国演出,没来得及见父亲最后一面,忍不住在台上失声痛哭。后来,他写过一首歌表达遗憾:
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我一定不顾一切去看你;让你看看我的儿女,长得像我又像你……
昨天,实习生小朋友跟我说,上个月去上海出差,返程的火车上,收到妈妈的信息,她一下就哭了。
妈妈说:一早醒来,正想去房间叫你,突然想起你没在家。想了很久,还是忍不住去你房间看了看。原来你已经长大了,可能以后这个房间常常就空了,好不适应……
年轻时,我们总是醉心追逐我们喜爱的,对陌生人微笑,向广阔的世界问好,唯独不愿和爸妈多说几句。
直到有了孩子以后才发现,相守有期限。所谓父母子女,注定渐行渐远。
愿我们和孩子都懂得在成长过程中,停下脚步,转身拥抱一下最爱我们的父母。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