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鬼,却比鬼片更吓人,这部高分恐怖片你敢挑战吗?

时间:2021-06-05 18:37:58阅读:4207
说起恐怖片,大家似乎都已经见怪不怪了。一方面,恐怖的套路早已被摸得一清二楚。另一方面,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的模式,让观众嗤之以鼻。因此,恐怖片并不受大家待见,评分也清一色偏低。不知道是因为受到惊吓打低

说起恐怖片,大家似乎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一方面,恐怖的套路早已被摸得一清二楚。

另一方面,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的模式,让观众嗤之以鼻。

因此,恐怖片并不受大家待见,评分也清一色偏低。

不知道是因为受到惊吓打低分呢还是因为恐怖片没有内核,即便是享誉世界的《昆池岩》,豆瓣评分也只有6.2。

可是有这么一部作品,它没有妖魔鬼怪,也没有血腥暴力的场景,更没有灵异画面。

看完却让人心惊肉跳,汗毛直竖。

更厉害的是,它的豆瓣评分竟然高达7.4——

鸡皮疙瘩

为什么叫《鸡皮疙瘩》?你看这些海报就明白了。

这其实并不是一部电影,而是由日本导演三木康一郎执导的一个系列电影。

每部电影都由几个小短片组成,分别讲述一个独立的故事,而且故事之间也没有联系。

这个系列为什么会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真实”。

与其他恐怖片不同的是,它所讲述的故事没有漫无边际地虚构,而是来源于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事情。

然而看似不合理的的东西,仔细推敲一下却又觉得合理,当你豁然开朗时,莫名的恐怖感随之而来。

比起鬼怪、血腥暴力,它把人性的阴暗巧妙地融合在片中,让人有极强的代入感。

所谓真实的才是最恐怖的,不需要过多描述就能让人瑟瑟发抖,而且想得越久越害怕,这种恐怖效果不得不让人拍手称赞。

下面,挑几个故事给大家分享一下,心理承受力不好的请提前回避。

一、恐怖常伴你左右

这个小伙是个猥琐男。

一大早他听到隔壁的咳嗽声,再看了看自己的手表,便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原来,他摸清了隔壁小姐姐的生活规律。

他每天定时定点打开门,就为了偷看一眼小姐姐的制服。

每到夜晚,当小姐姐洗澡时,他就把电视机声音调到最小,钻进卫生间。

他一边听着小姐姐洗澡时淅淅沥沥的水声,一边思考着人生。

某天,他照常打开门,眼神肆无忌惮地扫描时,却被小姐姐发现了。

他只好假装出门,小姐姐一脸嫌弃地走了。

夜晚,小伙发现小姐姐迟迟没有回家,于是从窗户上翻进了她的公寓。

他贪婪地享受着小姐姐枕头上的味道。

突然,传来了开门声,小姐姐回家了。

此时要翻回去已经来不及了,小伙只好躲到了床底。

小姐姐回到家,似乎心情不太好。

她一边嘀咕着,一边发着牢骚。

她从柜子里翻出一个东西,就出了门。

紧接着,隔壁就响起了门铃声。

原来,她是去找小伙的。

可是他却在床底,错失了与美女接触的机会,他肠子都悔青了。

不一会小姐姐回来了,她手里竟然拿着一把大砍刀。

她一边抓狂地大骂“混蛋”、“去死吧”,一边对着墙一顿猛踢。

原来,她早就知道小伙一直偷窥自己。

她拿着刀躺在床上,嘴里念叨着:“绝对要杀了你!”

就在这时,小伙的手机震动响了,他赶紧用手捂住。

可下一秒:

第二天,小姐姐正常出门上班,今天她会心地笑了。

二、贪婪的爱情带来的颤栗

这个男人在出差,夜深人静百无聊赖之时,他通过手机精挑细选了一个叫熏的足底按摩师。

很快他便听到了敲门声,男人整理了一下发型赶紧去开门。

可是,开门后男人吓了一跳。

什么鬼?怎么来了这么个人?

男人很失望,他要求换人。

女子拨通电话,告诉老板换人的请求,男人则骂骂咧咧回到了房间。

一杯茶的工夫,敲门声再次响起。

男人跑去开门,眼前出现的还是刚才那个女人。

男人感觉被耍了,他气呼呼地拨通了商家电话,可对方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于是又安排了另外一个叫玉子的过来。

十分钟后,敲门声再次响起,男人开门,来的还是熏。

男人气炸了!洗个脚怎么就这么难?

他又打电话给商家,质疑他们是否只有一个人。

商家说,他们明明让玉子过去的,并表示马上给她打电话。

然而此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一转身只见熏满手是血,手里提着一把大砍刀。

身旁的行李箱中塞着三个手机...

三、便利店女店员的接触

这个小伙正在买东西。

可结账时,女店员紧紧抓住了她的手,很明显是看上了他。

可店员一抬头。

男人骂了句“恶心”便回到家。

窗外传来了异响,他走上阳台查看,是一颗小石子。

他环顾四周,看并没有发现可疑的人。

第二晚下了夜班,小伙照常路过便利店,本准备买个中国1927年第一部有声的电影宵夜。

可一转头,刚好店员也看向了他。

男人又骂了一句快步离开。

回到家刚坐下,他又听到了玻璃声,依然没有人,又是两颗石子。

到了十二点,又传来敲打玻璃的声音,他迅速冲了出去,想看看到底是谁在恶作剧。

阳台上又是两颗石头,只是比上一次要大了一些。

就当小伙郁闷之时,一张纸片从楼上飘了下来,小伙捡起来一看,是他昨晚便利店的小票。

他伸出脑袋看向楼顶,一缕青丝随风飘扬,下一秒露出了真容。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些故事很多都处于合理与不合理的临界点,当你在看过程的时候你会跟着剧情去思考,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逻辑判断。

就像第一个故事中,女孩去按小伙的门铃明明是去杀他,却会被误以为“上门求拍拖”,而结局小伙被杀也是因为长期偷窥,作茧自缚的后果。

看似合理却也牵强,偷窥就该被杀吗?女孩最后的会心一笑又何尝没有蓄谋已久的味道?

而导演并不是为了向你解释表象背后的真相和动机,而是为了让你在这种看似不合理又感觉合理的诡异日常生活中,体验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