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一个另类的影帝,从不上综艺,甚至向自己主演的电影开炮
2002年王志文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荣获影帝,然而他却吐槽道:“这样的一个角色也能获奖,莫斯科人瞎了眼。”作为主演的王志文不但没有尽力宣传电影,还大肆向该电影“开炮”,这是为何?
其实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骨子里的“清高”“孤傲”,让他一度在娱乐圈被封杀。
由他主演的《芬妮的微笑》这部电影,本来已经在莫斯科获奖,却因为他“口无遮拦”,面对多家媒体记者,直言这部电影剧情不足,编剧不好,严重脱离事实。
他的举动让片方损失惨重,于是一纸诉讼将他告上了法庭,还背上了“没有职业道德”的骂名。难道王志文在自毁前程吗?
他认为,作为一名演员就要对得起自己饰演的每一个角色,就要把专业的形象留在作品中,因为一个好作品自己会说话,只有让观众通过作品来了解他,才是对演员这一职业最大的尊重。
他从不接烂片,在没有戏拍的时候,既不上综艺,也不接广告,面对老戏骨们纷纷放下身段,频繁露脸圈钱,他却是个“异类”,不断打磨演技,等待属于他的那个“命中注定”。
在《天道》中,他塑造了满腹经纶、洞察世事的丁元英,就跟他本人的性格颇为相似,对人生早已看得通透,懂得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不畏世事如何变迁,只做自己该做的。
当丁元英去吃早餐,他付了钱接过馄饨,吃完后正要离开,却被摊主再次要钱。但丁元英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主动付了钱。他觉得花点小钱,就能避免无谓的争端,还能节约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大多数人就是太计较个人得失,一生80%的时间都花在了无谓的争端中,却失去了20%最珍贵的机会。
剧中丁元英的前妻这样评价他: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人讲道理,包容到让人觉得自己低俗、自卑。
这样的人不争不抢,遇事也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在人生低谷时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选择。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他们动静有序,开合有度,平和喜悦地活在当下每一刻。
所以,丁元英在古城的日子里,身心极简,一根油条,一碗米线,吃得有滋有味。一杯清茶,一曲音乐,过得自得其乐。
他有着极强的自制力,不去听耳边的杂音,不去看身边的热闹,不去想乱七八糟的事情,让自己的五感六觉进入“文化属性”的思考中。
他可以为欲望做减法,眼睛向内看,耳朵向内听,意念向内观照,在更高级的层面上升级自己的认知模式,在接纳、体察中升华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心灵找到一条光明之路。
这跟王志文的性情不谋而合,面对复杂的娱乐圈,早已看破“潜规则”,坚定做一股清流,不顾外界施压和舆论导向,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当恋人芮小丹向丁元英索要一样特别的礼物:一个神话,让王庙村脱贫致富。丁元英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弱势,在于一个“靠”字。
穷人之所以穷,是穷在思维上,穷在想依赖强者,穷在期望救世主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反正靠什么都行,就是不想靠自己。
所以王庙村的村民天天依赖神的救赎,几十年都没有改变世代贫穷的面貌。丁元英从一开始,就颠覆了村民对救世主的指望。
他把村民改变命运的机会,放在了他们自己的手里,这种改变穷人思维的“脱贫”方式,才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救世主,也没有神,只有规律。只要掌握事实规律和自然法则,并遵从它,就是所谓的“天道”,凡人也会成为他人眼中的“神人”。
这是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改编自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一经播出马上红遍大江南北,豆瓣评分高达9.2分。王志文塑造的丁元英也成为了荧幕中的经典形象,历经十几年,此剧仍然值得深思。
据说王志文有个朋友,反复看他拍的这部电视剧高达20多遍,然后顿悟了,后来做生意赚了几千万。虽然不知真假,但剧中丁元英关于“道”的思想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许多高人的智慧。
只有看过人世间的喧嚣与冷暖,经历过生活的种种跌宕起伏,才能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在丁元英的精神世界里,极简而丰盛,面对外界纷纷扰扰的竞争与汲汲营营的名利,他看得明白,活得通透。
这部电视剧为了通过审核,删减了许多直面人性的精彩镜头,揭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面,却不被主流所接受。
在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里,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每个读这本小说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向书中人物学习如何破局。
如果你想要了解丁元英高层次的思维,我建议你读一读原著。学习他为人处事的智慧,学习赚钱和做生意的思想。无论什么样的智慧,只要能带给我们灵感和思考,就是改变我们人生的钥匙。
如果古天乐导演的科幻电影你还没有看过,强烈建议看一下,读完这本书会让你有种豁然开悟的感觉,并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觉醒的大门。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