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坊市为何遭到破坏?不能满足官府的利益需求,长安庙会兴起

时间:2021-06-03 14:14:22阅读:1685
“市场”这个词大概是在中古时期才广泛使用的,之前的“市”,“场”是分开的,并不是一个概念。一切的原因都是源于唐代长安庙会的兴起和坊市制度的破坏。那么在唐代时期,长安庙会究竟为何可以兴起,不是有专门的“

“市场”这个词大概是在中古时期才广泛使用的,之前的“市”,“场”是分开的,并不是一个概念。一切的原因都是源于唐代长安庙会的兴起和坊市制度的破坏。那么在唐代时期,长安庙会究竟为何可以兴起,不是有专门的“市”?坊市制度的破坏又与长安庙会的兴起有什么关系?

一、坊市制度究竟为什么会遭到破坏?

1、坊市制度不能够承载超额的商业活动,坊市制度逐渐被破坏

坊市制度的建立大概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是当时的坊市主要是用于商贸交易场所,并没有其实际的居住功能,《晋令》规定:“坐垆肆者,皆不得宿肆上”。可见当时的坊市功能还是比较单一的。

进入隋唐时期,随着商业活动的活跃,坊市的功能逐渐发生了改变,坊市有了居住功能。但是上海国际电影节 抢票隋唐为了进一步规范市民的生活,对于坊市的界限进行了严格的划分。

“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用墉,墉用门,逋亡奸伪无所容阻。朝廷官寺,居民市区,不复相参。”“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如有犯者,科为敕罪,兼须重罚。”

由此可见,坊市制度在隋唐前期是十分严格的,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会受到惩罚。

唐朝时期,由于商业活动的频繁以及当时政府与外来国家交流过多,包括经济交流,直接带动了唐代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那么活跃的、动态的、不稳定的商业经济对于固定严格的坊市制度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逐步有一些商家逐步在坊中设立一些店铺,典型的就是前店后宅的商业模式。

《太平广记》载:“唐开元中,吴郡人入京应明经举。至京,因闲步坊曲……(随二少年)抵数坊,于东市一小曲内,有临路店数间,相与直入,舍宇甚整肃。二人携引升堂,列筵甚盛……于席前,更有数少年各二十余。”

可见在唐朝的中后期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前店后宅的商业模式,说明当时的“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商业活动了,商业活动的过多举行,使得原来的“市”的经济功能根本没有办法承载,多余的商业活动溢出来了。

后来人们的商业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大,逐渐为了商业贸易侵占坊的街道,使得当时的坊市之间的界限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并且后来商业活动的频繁到达了一定的地步,人们不只满足于侵占街道来满足于自己的商业需求。

所以后来人们逐渐拆除“市”的城墙,官府对于这样的现象也很无可奈何,一开始官府曾经想过维护坊市制度,在商业活动的频繁时,颁布了一些政策,主要是扩大“市”的地点范围,时间范围,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于人们的商品需求。那么多余的商业活动怎么安置?所以“场”就出现了,破坏了原来的坊市制度。

2、坊市制度并不能满足官府的利益需求

坊市制度由于设立得太过严格,导致坊市的规模是有限的,由于规模有限故坊市内的流动性很差,发展速度肯定也很慢,至少从商业经济上的需求的角度来说,坊市制度的发展是跟不上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只跟不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就连当时官府的一些社会需求都没有办法满足。比如遇到自然灾害来临时,官方需要对于百姓进行一定的赈济措施,赈济措施一般的规模都是很大的,不大的话,官方也不会开放统一的赈济措施。

但是由于坊市的规模是一定的,坊是居民的居住地点,不能够成为百姓赈济措施的场所,市是举行商贸活动的地方,的确能够提供给场所给官方举行赈济措施,但是其有限的规模真的能够容纳如此庞大的赈济措施吗?

连当时的商品活动需求都没有办法满足,百姓举行自己的商业活动,还需要侵占街道,故此可以推断,当时“市”的规模是没有办法承担官方政府的赈济措施的。所以官方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场所作为举行社会措施的平台。那么这样一个绝佳的场所就是“场”,能够满足官府的需求。

二、唐代长安庙会为什么可以兴起?

1、长安庙宇能够满足官方政府后来发展出来的社会需求

上述已经说过,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唐代政府会产生很多需求,这些需求坊市制度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在此等社会情况下,“场”诞生了。

“庙会”的绝佳定位应该算是当时的庙会,因为庙会本身就具备很多先天优势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唐朝期间,社会的总体走向都是对于佛教较为崇尚,所以佛教的信徒在当时肯定很多,那么庙宇的规模一定是可以容纳很多人的。在承载人口的角度上,就比“市”强太多。

那么如果社会一旦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政府想要举行一定的赈济措施可以选择此地点,起码可以容纳足够的人口。“关中久雨害稼,京师饥,诏出太仓米二百万石给之”“京城霖雨,米贵,令出太仓米十万石,减价粜与贫人”“自四月霖澍,至九月。

京师米斗八百文,官出太仓米贱粜以救饥人”,举行赈济措施的地点,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后来的历史学家都是趋向在庙宇举行此措施。

由此可见庙宇实际上是有自己一定的优势的。但是由于佛教属于一种较为重要的宗教思想,并且一度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故此统治者一般对于这样的宗教都有一定的政策优惠,比如会给予寺庙一定的土地,或者减免一定的税收,有时候统治者如果信佛教的话,有可能每年都会给予很大笔资金来支持佛教的发展。

故当时的寺庙很多都是“富寺”,官府的赈济措施是需要时间的,从政令的批准到物质的调运,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但是真正的灾民实际上等不了这么久,所以如果赈济地点设置在寺庙,那么寺庙的部分物资可以供给给灾民使用,这个时候不用政府从其他地区的粮仓调运物质,只需要下令让寺庙进行一定的赈济就可以了。

坊市肯定不行,“市”由于国模有限,故物质的存放肯定也是有限的,在此等条件下,庙宇明显有优势条件。

2、庙宇的庙会自带经济的优势条件

官方对于坊市的设立,太过于严格,所以每年的税收也是一种稳定的数值,并没有明确的提高,尽管后来有些百姓侵占街道,但是实际的税收还是没有明显增加,而且当时的这种行为一开始是不被政府所承认的,故属于一种灰色收入,不受政府税收规矩的控制。庙宇在经济上比起坊市来说,没有太多的便利性了。

首先是人口的承载量,庙宇明显比市所承载的人口多,上述已经叙述过庙宇人口的承载量究竟有多大。其次就是人们对于庙宇的信任,大多数的人都是佛教的信徒,其虔诚的宗教信仰,让他们对于庙宇多了一份信任,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商贩和消费者。

这样的地方、也就是庙宇或者是有一定时间段的庙会,都称为“场”,意思就是比市区更大的地方。“场”乃“祭神道也”,“屏摄之位曰坛,坛之所除地曰场也”,“能知四时牺牲,坛场上下,氏姓所出者,以为宗。”

从这些史料中,也是可以印证,“场”是一种比“市”更大的场地,庙会被当做“场”一般的存在,也是指商业承受能力强。另外,庙宇可以吸引更多的商贩以及人口累加效应,就意味着,官府的商业税或者其他有关于庙宇的税收可以达到很高的数值,因为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没道理官府的财政收入不增加。

之前的市是有一定规模的,所以官府对于市征收的税收也是一定的,但是“场”并不是一定的,因为“场”相对于“市”来说,是动态的、不稳定的,故其商业活动是不怎么受规模限制的。

换句话说,商业活动越频繁,那么官府征收的税收也越多,那么对于官府有这么直接利益的事情,官府没有必要拒绝。

另外,坊市的确不能容纳过多的商业活动了,所以此时出来一个新的商业活动模式,官府一般也不会给予太大的干涉,更何况在唐朝的中后期,官府对于钱是越来越重视了,否则后来也不会搞出两税法的财政政策。这样的庙宇自带如此的经济条件,更何况于每年定期举行的庙会呢?所以以庙宇作为商业的新的承载点,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总结

每个时代由于发展条件不同,衍生出来的社会承载场所也就不同,发展到了一定的瓶颈时,那么其场所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社会一个领域发生变化,其余有关系的领域也会发生变化,这样,社会才能形成质的全面改变。

参考文献:

1.《新唐书》

2.《旧唐书》

3.《宋史》

评论

  • 评论加载中...